一、愚公移山文言文
1、“杂然相许”:省略句,承前者去主语“室人”。
2、箕畚(jībě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4、列御寇先秦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5、文言文愚公移山全文拼音
6、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7、是的,这个人就是三过家门而不进进出出的治水大师大禹。
8、接下来,我要颠覆你从小就知道的励志故事了
9、答:不有损。一是这个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与封建迷信有本质区别。二是因为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遣力神二子背走二山,这衬托了愚公的形象,使之更加丰富,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赞扬。
10、2)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11、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12、北山愚公,面太行、王屋两山而居,出入不便,率领子孙们挖山不止,坚信终能将山挖平。天地为之感动,命二神分别把山背走。愚公的愿望实现。喻做事不怕困难,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
13、4).“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简陋。
14、鲧和禹治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堵”,一个是“疏”。结果堵的输了,疏的赢了。
15、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6、就在演的过程中,还有两大亮点。第我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愚公年轻力壮时不移山,到了90岁才想到移山呢?引发了同学们极其热烈的讨论,顺便把寓言故事明确了。
17、《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18、第四段写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派神将山背走了,愚公的愿望实现了。
19、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20、太行山又名王母山,王屋山也是王母旗下全真教的圣山,因此愚公每天睁开眼,王母的双峰就暴露在自己眼前,高耸,挺拔。
二、愚公移山文言文注释
1、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2、说,很久以前,愚公家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太行,一座王屋。
3、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所以作者应该是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郑国人。
4、结尾深意:照应故事开头。太行、王屋二山被大力神的两个儿子背走,愚公的愿望实现。虽是神助,但愚公之诚,不可磨灭;移山之功归属于愚公!
5、彻:强行开辟,开句意:愚公要开山,是不可强行的。原句:愚公移山固不可彻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6、搬家Pk移山,哪一种更好?
7、愚公:不,我的意思是此刻我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们用手。
8、当我们后空转体180接前空翻360跳出思维定势,把关注的重点移到村民身上后,你是不是发现,大禹治水和愚公移山的逻辑如出一辙:村民,相当于水;山,相当于堵住水的土石;愚公移山,开通道路,相当于大禹挖土,开通渠道。
9、孀(shuāng)——孀妻,寡妇。
10、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
11、愚公移山本质上和大禹治水完全一样,都是“疏”。
12、何苦而不平
13、“帝感其诚”省略介词“于”。
14、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15、愚公要移的两座山,是王屋和太行,而大禹也曾在这王母的双峰上圈了两个圈,划为治水重点。《尚书.禹贡》有大禹为了治水疏通王屋山、太行山的记载:“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16、甚矣,汝之不惠为倒装句。实际语序:汝之不惠甚矣。主语表达:汝之不惠,主要说愚公不聪明。谓语:甚矣,表语气,主要是你太不聪明中的“太”我们的解释是这样的:你太不聪明了。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句,先说“甚矣”,有强调的意思。甚矣,太过分了。惠,同“慧”,聪明。
17、“鮌治水土,绩用不就,殛诸羽山。禹纂业事仇,惟荒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及受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忧苦者也。”
18、如果说愚公代表的是勤劳,那么智叟代表的是智慧。《愚公移山》呈现的实际上是人们对勤劳和智慧的态度。
19、我问她们具体如何操作?她们说,具体有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名师上经典课文,第二个环节就是孩子们体验相关内涵,导演组带领孩子们去拜访英雄和劳模;第三个环节是孩子们结合课文和英雄精神演绎课本剧。
20、勤劳PK智慧,你更赞成哪一种?
三、愚公移山文言文拼音
1、儿子:爸爸为什么要对儿子这样,蓝瘦,香菇。
2、愚公看了眼头上的蓝天,又看了眼地上的狗屎。
3、彻:强行开辟,开 句意:愚公要开山,是不可强行的。 原句:愚公移山固不可彻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5、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6、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7、有利条件呢?杂然相许,这是家人的支持。跳往助之,这是邻居的参与。子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这是客观条件,也是未来的美景。
8、大禹曰:“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9、周厉王听后非常恼火冒三丈,于是让巫师去监视百姓,一旦发现有人咒骂他,就抓来砍头。从此,人们虽然牢骚满腹只好往肚子里咽。熟人在路上遇到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成语“道路以目”也是由此而来。
10、故事用神话做结尾的原因有哪些(故事为什么用神话结尾)?
11、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12、移山有哪些不利因素呢?山之高大,愚公之衰老,工具之简陋,人力之单薄,路途之遥远。
13、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裏,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14、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习惯把注意力都放在愚公和山身上,却忘了故事还有一个重要角色:村民。
15、第一段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的品质也就越突出。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笔。
16、比喻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典出《列子。汤问》:相传古时有个愚公,住在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北面。他嫌这两座山妨碍出入,就动员全家人把两座山挖掉。有个叫智叟的人笑他做蠢事,愚公说:“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山并不会加高,哪有挖不平的道理。”他移山的行动感动了上帝,上帝派神仙把这两座山移走了。毛泽东《愚公移山》:“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
17、甚矣,汝之不惠。
18、焉——疑问代词,哪里。
19、愚公:续一秒便搬一块,子子孙孙无穷尽!
20、列子所在的年代是周朝末期,处于周朝衰亡边缘。古代文人最喜欢对国家衰亡朝代更迭有感而发。
四、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和原文
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2、愚公究竟该不该移山,得看愚公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远古时代的中国人,有一种土地崇拜,具有根深蒂固的安土重迁思想。除非实在活不下去,他们是不可能背井离乡的。而愚公不过“惩山北之塞”而已,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搬家。在这种前提下,愚公只能采取移山的方式,尽管悲壮,但却令人尊敬。
3、5).河曲智叟劝阻,讥笑。
4、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焉”充当“置”的宾语,前置。
5、出入之迂也的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跳往助之的之:代词,他们,指愚公。隐土之北的之:助词,的。《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扩展资料: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思想主张的矛盾冲突,借人物语言作了透彻的表达。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对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起了重
6、在《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是为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路线是从“冀州”直达“豫州”,大概是吃腻了河北的驴肉火烧,想去河南少林寺吃几天斋。
7、相对应的,愚公想要把山移掉,本质是什么?
8、愚 公 移 山
9、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
10、愚公这个顶针修辞手法很好,但推断并不成立。首先,沧海桑田,世事多变,愚公并不能保证山不加高;其次,愚公并不能保证自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再次,就算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不能保证他们都能和愚公唱“同一首歌”。最后,从结果来看,愚公也并非通过自己的力量移走了太行王屋山。这实际上从侧面说明了愚公移山的不可行。
1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12、20世纪初,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愚公就是一个拼命硬干的人,他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13、"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小时候听过愚公移山这首歌,并且跟着哼出来的举个手!
14、第三种,一分为二的看待愚公和智叟,既肯定愚公身上的这种精神,大智若愚,直面困难,不屈不挠。但又要批评愚公以为通过子子孙孙的努力,就真可以搬走大山的愚不可及。对智叟而言,既要看到智叟面对大山的理性思考,直面现实的态度,也要批评他在困难面前息事宁人,无所作为的消极无为。也就是说,从感情上我们赞扬愚公,从理智上我们又不得不同意智叟。从战略上我们同意愚公,但在战术上我们又不得不认可智叟。
15、实词有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用手指;曾:古义:连,都;今义:曾经;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方:古义:方圆;今义:常指矩形;惩:古义:苦于,被...所苦;今义:惩罚;苦:古义:愁;今义:痛苦。
16、我想从古希腊西西弗斯说起,他永无止境地推着一个大石头上山。很多人认为西西弗斯是悲苦的,但哲学家加缪说,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他的石头,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获幸福的踏板。在中国也有一个西西弗斯一样的英雄,他不是推一块石头上山,他是要移走两座大山。这个人叫愚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愚公移山》。
17、帝感其诚。“帝”是被感动者。
18、一个故事被视为经典或者神话,它一定是揭示了人类深厚的集体无意识中的某一原型,它一定是人类灵魂或者集体智慧的一个高度浓缩的“原始意象”,并在长期的发展中,最终转化为民族心理。那么,《愚公移山》这个寓言背后的集体无意识,究竟是什么呢?
19、愚公说移就移,一年一个来回。智叟看不下去了,要制止愚公。
20、北山愚公者,年且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五、愚公移山文言文的意思
1、所以,《愚公移山》,实质上就是情商胜过智商的一场较量,这种“扬勤抑智”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或者说集体人格。
2、智叟:挖一年就老一岁,土土石石何年光?
3、妻子:冰箱里只剩红烧肥肉和金针菇了。老公,我支持移山。这样,你的目光就会重新回到我身上。只是,我有一个深思熟虑的疑问:挖出来的石头扔哪里?
4、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5、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6、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7、匮(kuì)——竭尽的意思。
8、这样就清楚了,一个叫愚公的人,在他将近90岁高龄的时候,竟然想要搬走自己家门口的两座大山。因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9、大禹就是坚持“疏”的先进代表。
10、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11、两座山挡在愚公家面前,实际上是什么性质?
12、我于是就准备课,我的梦很美满,和孩子们好好上一节课,把第一粒扣子扣好。
13、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14、叟(sǒu)——老头。
15、3).“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人老又少。
16、节目内容是儿童通过演绎语文课本剧来感受真善美。节目嘉宾有孟非、金龟子和各大名校的老师。目前确认的录制嘉宾有南京北小的校长孙双金、上海特级教师郑朝晖、北师大附中特级教师王芳耀。她们还说看了我的很多资料,一直在找我的联系方式,非常希望邀请我参加这个节目。
17、文中烘托: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石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也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一定的作用。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这么一个道家代表,我实在很难想象会写这么一个充满正能量弘扬中国梦的励志故事,就像你没法想象鲁迅会写一篇《我之所以幸福是因为嫁给了爱情》一样。
19、大禹治水,不是像他父亲鲧一样去堵塞,而是挖土开渠,对洪水进行疏导。
20、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六、愚公移山文言文
1、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停下来补妆。
2、北山愚公者,年且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
3、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4、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5、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
6、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7、读了这个故事的人,内心的小宇宙似乎都要爆发,紧握的拳头似乎快要骨裂,大脑皮层上飞过的全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字样的弹幕。
8、愚公pk智叟,你支持谁?
9、这个偶然的发现为我打开了一扇浴室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