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在檄文前面义正言辞地说要“驱逐胡虏”,后面又说“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态度,看似是矛盾的,可实际上却是一种笼络人心的策略。
2、首先该文并未否定蒙元的正统地位,甚至赞赏元初“君明臣良”的局面,但后来元室子孙不肖并且“天厌其德”,使天命移转。
3、而后来元朝在朱元璋的多次北伐之后,北元政权也是被彻底的打垮掉了。所有矗立在漠北的城市也都是被明军所破坏掉了。可以说朱元璋他这多年的北伐最终也是有了成果,也是让外族人重新了解到汉族是不可被辱的。可以说北元倾尽全国之力修建的这座蒙古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一夕之间被汉人所摧毁,从此这座城市再无兴起之势。可以说这一件事对当时的汉族人也是十分的鼓舞的,也同时也是振奋了当时的民心的。
4、中国在宋朝以后,蒙古人入主中原,创立元朝,也是首个由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王朝。
5、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6、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7、从文化来说,通过批判北方的“数雄”即李思齐、王保保等军阀,指责他们不讲纲常道义,“为生民之巨害”,甚至“反就胡虏禽兽之名”,因此只能由以“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为己任的“圣人”——朱元璋来承接“天命”。
8、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
9、公元1367年,朱元璋召集诸将商议北伐元朝事宜,随后发布言辞激烈的《谕中原檄》,在檄文最后提到:“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10、朱元璋称帝后封他为鄂国公,然而常遇春有个缺点就是喜好屠杀,每攻占一座城池,不管有没有这个需要,都会想方设法大开杀戒,其中最为惨烈的就是怀庆屠城。由于两方军队互相倾轧,很短时间内就出现多次易主的情况,为了保命,怀庆府的百姓在木板的两面,分别写上欢迎元军和欢迎明军的标语,哪方进城就以哪一面示人,不巧的是,当常遇春正在接受怀庆府人民的热切欢迎时,一阵大风吹过,将一块木牌吹掉,顿时,欢迎元军的标语露出来,这可给了常遇春一个屠城的机会,于是为了回报百姓,常遇春对怀庆进行了三次清洗。常遇春下令无论老幼看到就杀,一时间怀庆府尸横遍地。
11、从力量悬殊来看,不足20万军队的朱元璋,绝对不是60万陈友谅的对手,于是乎,接到这个挑战书,可谓是闻风丧胆,痛定思痛后,朱元璋邀约将帅们在大殿内商讨应战之事,大臣们都到了,自己却隐而不现,任由大臣们七嘴八舌。
12、如果说“驱逐胡虏”让蒙古人、色目人感到生命受到了威胁,他们不得不抗争的话,那么“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则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那便是融入华夏,怎么融入?
13、《谕中原檄》的核心观点即朱元璋政权的口号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具体而言,《谕中原檄》的政治诉求可归纳为三点,即“天命移转”、“文化道统”与“招降劝诱”。
14、一代枭雄陈友谅气势凶猛,尤其以水师著称,此时的他,无视一切,迫切地东进挑战叫嚣朱元璋,气势不凡,口号便是“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15、当时的元朝朝廷虽然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可是他们的军事实力仍然很强悍,要说朱元璋对此没有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16、意思是“这山河大地上覆盖着中华民族的气息,时机来临我们要重新光复大宋的天下”。
17、并且,常遇春走的时候令人在地上放置几块金子,第二天,金子消失不见了,于是常遇春又一次命令士兵挨家挨户的找,有生还者一律处死。不久后,怀庆府迎来第三次清洗,清洗完成后,怀庆府已经形同废墟,周边百姓再也不敢踏进一步。或许是杀戮太重,在返回军营的路上,常遇春中风,不久便去世了,朱元璋追封他为开平王。
18、临近100天,守城士兵被杀净了,石头也扔完了,蓝玉下令,拆掉百姓房子,让全城百姓都到城门抗战,对百姓们说,城守住了大家都安全,城未守住,全体都末日了,又坚持了几日,终于,100天到了。
19、朱元璋还在檄文中提出了一句响彻古今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句口号带有很强烈的民族主义,也即古人所说的“华夷之辨”,不过古人对华夷之辨也留有空间,那便是识圣人教化,知礼仪。
20、战士早已死的死,伤的伤,蓝玉双腿都已断裂,无法站立,但他让属下将自己绑到旗杆上,让大家都看见他,号令着士兵做最后的拼死搏斗,蓝玉一边呼喊,一边向天大叫着:上位,怎么还没有来啊,快挺不住了!
21、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蠢尔丑虏,犹托要盟,朘生灵之资,奉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谓之当然。军入塞而公肆创残,使来廷而敢为桀骜,洎行李之继迁,复嫚词之见加;含垢纳污,在人情而已极,声罪致招,属胡运之将倾。兵出有名,师直为壮,言乎远,言乎近,孰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敏则有功,时哉勿失!
22、蓝玉已将士兵们集合,做临死前的豪言壮语:杀出去,反正都是死,还不如战死沙场,还有换得一线生机的可能呢!
23、于是,他们冲杀上去,气势凶猛,打得陈友谅士兵们措手不及,城坚守了下来。
24、取江山易,治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当时蒙古人的军事作战能力确实很优秀,从亚洲碾压到欧洲,不可不谓之铁骑,然而他们得到如画江山以后却不善治理,泱泱蒙古帝国顷刻间崩塌,元朝亦不过百年命运。
25、当下的局势,根据势力悬殊,分别是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三分天下的局面。
26、那就是拥护朱元璋,这样则可以降低他北伐元朝所受到的阻力。
27、元朝末年的时候,中国的局势已然如同浑水,所谓乱世出英雄,朱元璋最终崛起,成为中原江山的最强争夺者。
28、“驱逐胡虏”这根棒子打下去,让当时居于中原的蒙古人等少数民族人心惶惶,在心中担惊受怕,这是朱元璋在有意地向他们宣扬自己的权威。
29、然后又给他们一根胡萝卜,“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你们虽然不是我们华夏同族,但是如果你们可以知礼仪、受王化的话,我是可以让你们融入华夏的。
30、而朱元璋这样说也就是向将士们表明了决心,要将元朝彻底的打消掉,让他们永日不得再翻身。所以朱元璋说的这么一句话,便是让当时参战的将士们的军心大振,他们也都是怀着百年来汉人对蒙古人的仇恨的,因此便是拼了命的去杀蒙古人。
31、赏析:《愤题和尚诘问》又名《不惹庵示僧》、《示僧》,顾名思义,是写给一位僧人的。据记载,这首诗写于公元1359年,当时,朱元璋在龙湾之战中大胜陈友谅,杀敌无数,豪气正盛。
32、最弱小的朱元璋率先主动地、讨巧地分别对陈友谅、张士诚俯首称臣,以免腹背受敌。
33、刘伯温想去上位(对朱元璋尊称)住处一探究竟,但前去两次都被挡在门外,在回道的路上,他惊讶地发现,上位正端坐地上,在大殿的门帘后,手执毛笔和小纸片,偷听并记录着大臣们主战和主降的意图。
34、然后又从种族和文化两个层面来论述“天命”该由何人承受,从种族来说,“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而且“天运循环,中原气盛”,因此必须是中国人(汉人)为真命天子。
35、终于,援兵来了,朱元璋即刻让千总以上官职人员到场,将这场面壮阔的战役结果作为典范来宣导,也正因为有了这次守城成功,陈友谅深刻认识到朱元璋队伍的不容小觑,洪都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中不可撼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