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是说起来这只不过是为了在群雄逐鹿中采用的策略,后来小明王意外身亡,朱元璋当然不会去再为自己去找一个主子,因为这个时候可以说已经大局已定,他朱元璋已经不是当时的那个小诸侯了,其他诸侯不是被他收编,就是已经在这场大战中灭亡了,基本上天下已经是朱元璋的了,他当然可以不再打着宋的旗号。(朱元璋的口号谁提出来的)。
2、扩展资料公元1356年,元朝的水军在采石矶被朱元璋歼灭,集庆城里元军投降,朱元璋胜利进入集庆。他将集庆改名应天府,从此有了一块比较稳定的有发展前途的根据地。
3、明朝继承的元朝而非宋朝,朱元璋即位后就下诏明示了元朝的合法正统地位,但是我们知道古代的穷苦百姓何其多,就单单一个“明王”哪渡得过来?其中在中国大地上又发展出了弥勒教和白莲社,顾名思义,弥勒教和白莲社都是信奉未来佛弥勒佛。起初他们也是“岁月静好”的教宗,但是在封建社会现实远比梦想残酷,其中一些底层的教徒不知怎么的,就把未来佛弥勒理解成了未来的光明,于是他们产生了和明教一样的思考,这三个教结合在一起,逐产生鼎鼎大名的—白莲教。“明王”一词并非明教所独占,释教中就有“不动明王”、“大威德明王”等如许的称说。在《阿弥陀经》中,阿弥陀佛被称为“光之王”,而“明王诞生”则是阿弥陀佛的诞生。
4、《谕中原檄》的核心观点即朱元璋政权的口号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但其对象并非是整个中华,而是华北汉人。
5、朱元璋感到自己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尽管此时占据浙江、四川、湖广的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已纷纷称王称帝,朱元璋还只默默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在太平,仅设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在金陵,仅仅称吴国公而已。
6、二是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长子,嫡长子死后由长孙继承皇位这在当时也是传统;
7、“明教”最早由古波斯萨珊王朝的摩尼(216年4月-274年2月)所创建,故而又叫做“摩尼教”或者“牟尼教”,经由西域传入漠北,接着进入中原,并在公元845年唐武宗灭佛的时候和道教结合,于江南地区的平民百姓中秘密流行,产生了一个新的教派“明教”。明教宣扬“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的教义,其教主被誉为“明尊”,通俗讲就是“救世主”,教众多数为底层受压迫的百姓。自古以来,国号要么是它的第一个地方的名称,要么是土地的名称,或追溯到它的起源。一般来说,就只有这三种情况。而大明与这三种情况无关,它的文学意义“光明”也不知道它来自何方。
8、朱元璋拥护小明王不过是为了借用小明王的旗号,好让自己队伍更加出师有名,朱元璋利用完了,当然不会需要在自己的脑袋上放一个皇上了,其实这也是有例可循的,秦末的刘邦和项羽拥立楚王之孙也是如此的。
9、十年后,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提出十六字方针时,不知是否那场战争的“鼓舞”。
10、后来在寺院被排挤的朱元璋,从寺庙出来之后四处流浪,并且一度的饿晕在路边,并且被郭子兴的养女所救,没错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11、他还非常清楚粮食等物资对支持他的政权与军事活动的重要性。尽管军务繁忙,他每到一地,总要关心当地农业生产,鼓励种田养蚕。他安排军队耕种粮食,称为屯田。任命专管官员,负责修筑堤防,兴修水利,保证军粮的供应。
12、至此之后,朱元璋军之所至,仁人志士纷纷来归,朱任用他们告谕乡邑,劝课农桑,发展生产,乱中求治。以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支援战争。(朱元璋的口号谁提出来的)。
13、朱元璋利用红巾军的旗帜,其师发布的檄文中,提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民族意识非常强烈。
14、《谕中原檄》是指元朝末年吴王朱元璋于1367年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出兵北伐时所颁布的檄文,相传由宋濂起草。
15、“高筑墙”指的是对基地要做好巩固,加强军事防御建设,加强军事防备,指巩固后方,不能让敌人轻易地攻下自己的根据地。
16、后来的朱元璋投身到郭子兴的队伍中,并且从小兵做起,最终受到郭子兴重用成为了郭子兴队伍的掌控者。
17、历史上的朝代称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取大明为国号,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学过历史的知道,朱元璋部下主要分为两个派别:红巾军和儒生。两大派别各有各的诉求,为帝国长治久安计,必须同时兼顾。朱元璋出身贫民,于元末动乱之际投奔红巾军,开始了他的发迹之路,最终凭借个人高超的智慧一步步登上皇位,并建立了大明,那么朱元璋立国号为大明是不是和明教有关系呢?朱元璋夺得天下后,里国号为明,那自己就是明王了,这符合当时农民义军中流传的“明王降世”的口号,以此的确可以堵上民众继续反叛的理由。不过这应该并非是朱元璋的本意。
18、在《谕中原檄》中,朱元璋除了提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之外,还提出了“立正纲维”的口号。立正纲维的意思就是建立正确的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19、单明教就能被人利用了,现在产生了对现实社会更加叛逆的白莲教,可以说是非常好煽动和利用的群体,所以,答案很明显。元代末年,红巾军领袖韩山童利用白莲教起义,由于其本人就出生在白莲教家庭,朱元璋取国号大明,好处显而易见:第表示新政权还是继承小明王这一系统,所有明教教徒都是一家人,应该团结在一起,共享荣华富贵。第告诉世人“明王”在此,大家不要痴心妄想,再利用明教另搞一套。第使老百姓安心,本本分分享受明王带来的幸福生活即可同时,历史上曾有过大明宫、大明殿,古代神话里面“朱明”把国姓和国号连在一起,更为巧合。所以,儒生派别自然也乐于接受,赞成用大明作为国号。
20、“广积粮”听字面意思是多积攒粮食,其实指的是要发展经济,从而使自己有足够的钱粮做经济支撑。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
21、我们先从朱元璋的身世稍微的了解一下,朱元璋原名朱重他是在元朝的逼迫下才成为孤儿的,元朝当时的苛捐杂税压垮了朱元璋的父母,最终成为孤儿的朱元璋走投无路之下为了能够吃饱饭不至于饿死,只能选择出家为僧人。
22、意思是:驱逐少数民族的政权,这里指元朝被蒙古人统治,恢复汉人统治的历史。
23、在徽州,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今后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实际总结了朱元璋一贯实行的方针,他非常地高兴。朱元璋正是在这一方针下,一步步完成统一中国的帝业的。
24、朱升二十四岁时,采访民间的好人好事、千古传说,编写了第一本专著《墨庄率意录》,二十六岁时,将自己观察、研究的星象变化、占卜的方术,整理成《星卦提纲》一书,三十五岁时,将为亲朋好友看风水的实践经验写成《龙穴阴阳之诀》一书。
25、在1367年,朱元璋命令发布檄文《谕中原檄》,同时他提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这一口号,正式公开举起了反元的旗帜。
26、三是因为朱元璋不想要儿子们因为皇位产生争斗。
27、该文的影响亦十分深远,很多汉民族主义者都对该文推崇有加,其中“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亦演变为清末孙中山同盟会的口号
28、在历史上有人说朱元璋取国号为大明是因为它出自于明教,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探讨了解一下吧。
29、起先朱元璋军队的粮草,主要来源于“镶粮”:每攻取一地,任部队向百姓征粮。另有“检刮”,即放任士兵到敌占区劫掠,以济军饷。定鼎金陵后,人民负担加重。朱元璋随即任人屯田,开始发展农业生产。一年后,收获粮食一万二千多石。1360年,正式废除了寨粮,屯田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
30、《谕中原檄》以“天命”为中心,同时带有华夷之辨的民族主义,理直事明,气势磅礴,顺应民心,有力配合了北伐军事行动,为明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31、出自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32、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元末(1367年)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后因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采纳而闻名。
33、在这之后朱元璋奉小明王为尊,朱元璋成为了如同曹操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哪个群雄并起的时候,朱元璋是占了先机的。
34、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在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发布《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对清朝治下的汉族人民提倡“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宣传策略,号召汉人和日本人一起将满清赶出中国。当时还真有不少中国人助日参战。清败。而后日本历史学家把那场战争称为“清日战争”而非我们熟悉的“中日甲午战争”。
35、“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这一口号是朱元璋提出的,意思是要驱赶鞑虏,恢复汉人江山,挽救百姓,制定纲纪。
36、他们所拥立的人,并没有为当时的刘邦和项羽提供什么实际的帮助,最后可想而知当然楚王之孙的下场。
37、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汉语词语,出自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徽州,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今后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38、在发布的檄文中,朱元璋指责蒙元的统治者求逸恶劳、勤于无端杀伐、天厌其德、人皆欲杀。他表示上天收走了元朝的天命,让他们结束了统治。
39、有空看看这些书,再回答问题,否则误人子弟。
40、“立正纲维”是朱元璋的治国之道,也就是以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在这个口号下,朱元璋要推翻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重建汉族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