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必要和亲。朱元璋的后期到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前,明朝对比北元在军事上的优势明显,北元还不至于到对明朝起危险的地步。也就没必要去和亲而拉拢关系,北元明显在明朝之下。
2、西哥特人占领法国南部和西班牙(419年),东哥特人(493年)占据了意大利。
3、再说东路军,东路军毛贵部攻占了山东,截断了京杭大运河,然后往大都进发,一路接连攻占清州、沧州、河间、蓟州,到达北京通县附近的柳林,然后遇到从河南赶过来的元军精锐,东路军战线拉得太长,又没有等到中路军的援军,折损过大只能退回山东。
4、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 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今江苏南京)。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举兵北伐。(朱元璋北伐口号是什么)。
5、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朱元璋北伐口号是什么)。
6、巴托尔德著,张丽译,《中亚历史:上册》,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9页,第138页。
7、“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参见:《魏书·崔浩传》。
8、明朝是推翻元朝建立的,朱元璋占领南京北伐的时候,发出了《谕中原檄》,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成为朱元璋北伐的纲领。正是这句口号的提出,顺应民心,有力的配合了本次北伐,北伐最终成功,跟这句口号也有莫大的关系。
9、顾颉刚著,《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益世报·边疆周刊,第23期,1939年5月29日。
10、这一幕,后世也屡屡重现。国际突厥学者列为始祖文物的《阙特勤石碑》的突厥文一面上,突厥可汗哀伤抱怨:为什么回纥要与唐朝合作而围攻自己,为什么草原族群总是要迁徙到中原去生活。
11、人们认为嫁公主给外藩是国家的耻辱。在宋朝时期,婚姻的重要性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认为跟胡人结婚是耻辱的事情。而这种思想也被传到了明朝,明朝的公主大多嫁有点钱但绝不是阀门,尤其是不嫁当官的人家。由此明朝公主的地位也较低,这在另一方面对于胡人来说,和亲达不到他想要的目的。
12、佩里·安德森著,郭方、刘健译,《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1页。
13、杨念群著,《何处是“江南”》,三联书店,2010年版。
14、仅仅只有3000多公里,远不如东汉首都洛阳到西域喀什的距离。所以历史匈奴远遁欧洲、蒙古西征欧洲看似很远,其实难度和岭北机动到杭州是一样的,任何势力从岭北右臂打欧洲,据上攻中原是相当方便。
15、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故定国号为明,是为明太祖。明朝北伐成功。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留都。
16、此句话显示出了朱元璋的风云一生: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他自己从淮右一介布衣的平民到金陵坐拥天下的帝王。
17、该文的影响亦十分深远,很多汉民族主义者都对该文推崇有加,其中“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亦演变为清末孙中山同盟会的口号
18、白莲教教主韩山童把自己打扮成大宋皇室后裔,号称是宋徽宗的第八世孙,因为宋朝是相对比较文明的政权,尤其是跟蒙元比,民间怀念大宋的人很多,读书人都怀念大宋的生活。相当多的读书人加入韩山童的队伍,因此,这不是没有文化的队伍,看看他们北伐的口号“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重开大宋之天”一般的人写不出这样大气的口号。
19、元朝的上都被占领意义很大,天下震动。接下来何去何从,是往南攻击大都还是找根据地稳下来呢,中路军的智囊跟团建议攻占辽东,与山东的红巾军一南一北夹击元大都。理论上确实是可行的,历史上从东北往南打是比较容易的。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慕容鲜卑,契丹,女真都成功了。加上东北元军势力不强,辽南也很富庶。于是中路军把辽阳攻占了,然后四处出击,建立根据地。同时派出大军进入高丽,一是为了斩断元朝的臂膀,解除来自半岛的威胁。另一个原因是报仇,因为高丽仆从军曾经在淮河流域烧杀抢掠,镇压红巾军。
20、村元佑著,《中国经济史研究》,东洋史研究会,1968年版,第96-99页。
21、费孝通著,《顾颉刚先生百年祭》,读书,1993第11期,第5-10页。
22、“我本淮右布衣”出自《谕中原檄》:“予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是由《孟子·告子》:“万锺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锺于我何加焉。”中“万钟于我何加焉”改编。此句意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23、韩儒林著,《突厥文阙特勤碑译注》,北平国立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出版课,铅印本,1935年版。
24、“一个种族就是共享单一起源、并根据自身的类聚区分于另一种民族(natio)的一群人,例如‘希腊种族’或‘小亚细亚种族’……‘种族’这个词因此源于家族的代际,也就是从‘生育’(gignendo)得名,正如‘民族’一词来源于‘出生’(nascendo)。”参见:王晴佳、李隆国:《断裂与转型:帝国之后的欧亚历史与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290页。
25、《谕中原檄》以“天命”为中心,同时带有华夷之辨的民族主义,理直事明,气势磅礴,顺应民心,有力配合了北伐军事行动,为明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26、元朝朝廷征发十几万民工去修河工,凡是工程类的事情,对各级官员来说都是机会,本身元朝给民工的粮草只够维持最低限度的,经过各方面一克扣,民工就不够吃了,然后又要干重体力活,还要受监工的打骂,民工们积攒的怒火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白莲教趁机在火上浇了一盆油,在黄河底埋了一个一只眼的石头人像,并四处传播箴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石头人被民工们挖出了后,消息迅速传遍四方,然后天下大乱。
27、《晋书·四夷列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48页。
28、2017年,中蒙考古学家发现了班固为汉朝彻底击败匈奴而作的《燕然山铭》。有大汉情结之人常因“燕然勒碑”而欢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真实历史是,南匈奴单于首先侦测到北匈奴的内部动乱,主动向汉朝建议出兵。窦宪率领的6万骑兵里,3万是南匈奴人,剩下的6万中还有一半是羌人。可以说,是汉朝率领南向中原的游牧族群共同迫使北匈奴西迁的。
29、彼得·希瑟著,马百亮译,《罗马的复辟》,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版,第5页。
30、桑原隲藏著,《中等東洋史》,《桑原隲藏全集》(第四卷),第17页。
31、芬纳著,马百亮、王震译,《统治史(卷一):古代的王权和帝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72页,第332页,第348页,第350页。
32、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刚立纪,救济斯民孙中山先生国民革命曾经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显然,朱元璋的这两句话被孙中山先生原封不动地引用、继承下来。后面朱元璋提出陈刚立纪,救济斯民。
33、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1页,第243页,第252页,第331页。
34、朱元璋在命将北伐的时候,要宣布自己进攻大都的合理性和取得政权的合法性,他要向天下的人民表达自己的意图:干什么来了,为什么要取代元朝?。他写了一篇《告河北山东人民书》。这封书实际上是一个讨伐的檄文,向全天下宣布的文告。这部文告当中有这样几句话叫做:
35、彼得·希瑟著,向俊译,《罗马帝国的陨落》,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第532页。
36、顾颉刚著,《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02页。
37、从岭北出土的遗迹以及突厥碑文证实汉唐曾在这里设置过统治机构,但汉唐都以为这地方不适合耕种,忽必烈却建五卫,每卫万人,其中屯田者2000人,屯田军与其他军人为二与八之比。京师六卫,每军抽兵士二人屯田,以供兵士八人之食。
38、〔英〕彼得·希瑟:《罗马帝国的陨落:一部新的历史》,向俊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503页。
39、〔意大利〕马基雅维利著,潘汉典译:《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8页。
40、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明朝实行双京制。
41、建国第二年,刘福通韩林儿在战略上犯下了一个大错。他们的军队大都是来源于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这广大地区,这里就是他们起家的地方。只是这里是平原地区,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他们应该找个富庶的有屏障的地方作为大后方,集中全部力量慢慢打天下,例如最近的金陵,又富庶又有长江天险,但是他们没有,在淮河流域都没有站稳脚跟的形势下他们选择了北伐,想着在北方打下来一片根据地,而且是分兵三路北伐,也许是他们认为找到了战机,毕竟当时元朝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各自为政,容易个个击破。也许是他们认为自古偏安长江以南的政权没有成功的先例,长江以南的政权北伐都是失败。因此对江南不屑一顾,觉得还是要在北方找到合适的大本营,例如陕西,山西,或者攻下汴梁等。
42、〔英〕彼得·希瑟:《罗马帝国的陨落》,向俊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200页。
43、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窦宪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44、马注,《清真指南·自序》,《清真大典》(第16卷),第510页。
45、爱德华·吉本著,黄宜思等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8页,第165页,第166页。
46、白莲教据说来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自唐宋以来,一直存在造反的问题,他们的宗旨很坚定,管你是汉人的朝廷还是胡人的朝廷,我就是要造反。因此,白莲教一直是官府打压的对象,无法像佛教禅宗,道教那样成为官府保护的宗教。
47、FrancisFukuyama.AgainstIdentityPolitics:TheNewTribalismandtheCrisisofDemocracy,ForeignAffairs,2018,Vol.No.
48、顾颉刚著,《中华民族是一个》,益世报·边疆周刊,第9期,1939年2月9日。
49、艾因哈德著,戚国淦译:《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页。
50、尽管它屡遭打压,但是由于它的教义通俗易懂,宣扬人们只要信教,在弥勒佛的庇佑下,顺利渡过大劫难,等弥勒佛降生后,光明就会战胜黑暗,建立一个没有苦难,天堂般的国度。这个就对底层信众很有吸引力了,因为现实永远是困难的,痛苦的,压迫的,但人们总是希望未来是美好的,白莲教给了他们精神寄托。当然这些都是未来,是虚幻的。白莲教不单单对未来有描述,对现实中一样能为信徒排忧解难,号召教友互通财物,互相帮助,同时他们的骨干会念咒,会魔术,懂医术,符箓,气功,经常表演一些神迹,例如刀枪不入,喝了圣水病人马上痊愈等等。这对底层没什么见识的民众震撼太大了。元朝末年的白莲教那是相当厉害,不但能团结底层民众,对知识分子,地主阶级一样有吸引力。
51、“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参见:《晋书·王猛传》。
52、这就说明,十分之二屯田,即满足其余十分之八的粮食需要。之后,其他各卫抽调的屯田军有多有少,都与2000户相去不远,虽然中原有的地方屯田军人数要高出,但还是少数。历史上中原军民不断打走一波总会有另一波不知名的游牧民族从蒙古高原渊源不断的涌下,为此元朝从岭北扼守北方成为重中之重。
53、奄,覆盖的意思,比如奄有天下。例:自我先君报九世之仇,剪灭纪国,奄有其地。——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54、超过40%的东罗马军队(占东西罗马军队总数的20%—25%)一直用于专门防备波斯,剩余罗马军队中大部分是驻地部队,主要处理对边境安全威胁较低的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