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权劝学译文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2、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省略的内容:吕蒙的学习过程。
4、该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通篇主要记录了人物的几次对白,却生动刻画出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5、东吴屯田分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
6、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7、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8、邪(yé):通“耶”,语气词。
9、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10、之:结构助词,没有实际的意思,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11、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i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12、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13、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粗泛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擦擦眼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14、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15、此文出自司马光撰宋代《孙权劝学》。
16、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17、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18、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19、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0、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二、孙权劝学译文手抄图片
1、古义:只。(但当涉猎)
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4、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5、(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6、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队中多事务来推脱。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没有时间学习),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从事学习。
7、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8、卿言多务,孰若孤?
9、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
10、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11、孙权告诉吕蒙其实学习对自己没有坏处的时候,吕蒙开始认真的学习起来,每一天都坚持读一本书,读一些关于国家大事的知识,丰富了他的知识,增强了他的能力,从而更加的努力学习,每一天都严格对自己,每一天都刻苦。希望可以帮助你!为我加分哦!
1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这一段写事情的结果,并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鲁肃的反应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和进步之快。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3、何:疑问代词,为什么。
14、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扩展资料主题思想:
15、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16、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7、更(gēng(2)):另外,重新。
18、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
19、孰若:谁比得上。孰,谁。若,想、比得上。
20、《孙权劝学》译文:当初,孙权规劝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三、孙权劝学译文简短
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4、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⑪见⑫往事⑬耳。卿言多务,⑭孰⑮若孤?
5、因为读书可以了解历史,大有好处。《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主持编撰,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后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持之以恒,热爱学习的重要性。此文围绕“学”来写,共有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三个部分。此文被选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
6、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动词表趋向,从事,进入。
7、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4)
8、第一层的段意是劝学。第二层的段意是吕蒙学有所成。
9、耳: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罢了。
10、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
11、见事:知晓事情。
12、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13、孙权:爱惜人才,好学,关爱部下,善劝;
14、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15、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16、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17、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18、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
19、论议:谈论,商议。
20、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四、孙权劝学译文一句一译
1、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2、当涂:当道,当权。当:掌管,主持。“涂”通“途”,道路,仕途。
3、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一种学位。
4、今者:如今,现在。
5、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录于《司马文正公集》中。
6、刮目相待:试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7、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8、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9、④卿——帝王对爱臣的称呼
10、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11、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爱才、敬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2、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3、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14、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15、一开始的时候,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军权势力,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反驳孙权说,这根本就不是他不读书,实在是因为军营里面事情太多,他没有时间来读书。孙权听了,就和他说:“我又不是要你去深入研究那些博大精深的儒家经典,不是要你去当教书先生?我只不过是希望你能够简单地通读一遍,有些印象,知道一些历史就足够了。你怎么能说你没有时间呢,你想想看,还有谁能比我更忙呢,但是我还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是有很多很大的益处的。”听了孙权的一番话,吕蒙这才开始学习。
16、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1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8、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非常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19、“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20、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⑪别。
五、孙权劝学译文
1、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2、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