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字
1、犯过失(人恒过)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3、如《明史·忠义传·许琰》:端午日过友人,出酒饮之。
4、★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5、★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6、突出。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应突出强调。《桃花源记》一文中,就有很多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突出,如“交通”现指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是指交错相通。除此之外,还有“鲜美”“妻子”“无论”“不足”等等。当然,课堂上切勿直接给出答案,有必要提出疑问,学生自己带着问题讨论探究,最后得出答案,以加深印象,培养学习文言的兴趣。
7、如白居易《琵琶行》:似诉平生不得志。(诉:诉说。)
8、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
9、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缯
10、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贪、淫、靡
11、1通:通过(初极狭,才通人)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顺利、顺畅(政通
12、★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13、★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14、释:不拿片刻的荒淫行乐去换取没完没了的悲痛,即使是愚蠢的人也会懂得这个道理的呀!
15、★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16、★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17、如李朝威《柳毅传》:有顷,(洞庭)君复出。
18、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19、《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20、如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馔玉:美好的饮食。)
二、文言文字相矛盾
1、更让人称奇的是,有些植物在受到毛虫袭击时,()。其实,它们早就,与这些食虫豪绅结成了互惠联盟。结果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毛虫很快就会成为食虫族们的盘中美味。比方野烟草是烟草天蛾幼虫的最爱。当烟草天蛾幼虫在野烟草叶子上的时候,野烟草受损的叶片会分泌一类叫绿叶挥发物的化学物质,这些绿叶挥发物发散到空气中,就成了野烟草的一种求救信号。酷爱烟草天蛾卵子的大眼长椿则会闻讯赶来,搜捕幼虫附近尚未孵化的卵子,专门吸食里面的营养,从而解除了野烟草的。
2、★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3、福:赐福、保佑(神弗福也)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4、10施:shī,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yì,(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
5、①去;离去。《论语?子罕》:“了在川上曰:‘~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鄙:见识短浅。)
7、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8、★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
9、王文元:为檄“文改先生”致王永民书
10、吏》)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11、1下:攻下、攻克(蕲下)向下(曰光下澈)往下走(下见小潭)
12、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坐船快。
13、★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
14、B.士燮器量宽容厚道,礼贤下士。士燮升任交阯太守后,中原地区的士人有数百前往他那里避难或依附,都能蒙受他的恩惠。
15、★行军(行收兵,比至陈)
16、B.居安思危大快朵颐燃眉之急措手不及
17、★抵挡。(“锐不可当”)
18、如《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19、★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20、明日、翌日:第二天。
三、文言文字义
1、一厝朔东:放置,安放。
2、河曲智叟亡以应:没有。
3、如《史记·吴起传》:吴起不悦。
4、幸: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5、每想到文言文正漸漸從我們的生活中淡出這一嚴峻現實,未嘗不血沖於頭,汗發於背,哀歎出於口。烏呼!有撥亂之能,無繼絕之力,欲歌無弦,欲哭無淚。我何以能?起死文言,回生國粹,不亦難乎!(王文元《漢字正見》)
6、耿(介):光明正大,正直。
7、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8、★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9、予拼音:yǔ、yú释义:(yǔ)给:授~奖状。
10、1图: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画(命工吏图而
11、★代词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12、骑:jì,骑兵(骑千余)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13、学习文言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以课本为抓手、抓实重点文言词语,同时注重课外延伸,拓展与之相关的内容,引领学生在文言的春天里徜徉。
14、如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时穷:困难的时候。)
15、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16、注意:上古时“豆”是一种盛食品的器皿,与“菽”的意义完全不同。汉代以后,“豆”才逐渐代替“菽”,成为豆类的总称。
17、★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18、★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19、如《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蠹:蠹虫,咬器物的虫子。比喻危害集体利益的坏人。虽有:即使有。勿怪:不足为奇。)
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四、文言文字词翻译大全
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
2、B韻書前期(東漢至隋);
3、饿:严重的饥饿,因饥饿而病倒。
4、毅:意志坚定,果断。
5、患:憎恶,讨厌,厌恶。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7、★朋友(有朋自远方来)
8、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9、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士庄伯不能诘。(士庄伯:人名。)
10、德、操:品德,道德,品行。
11、★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12、固:本来(固众人《伤仲永》)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一定、
13、★神情、态度(意暇甚)
14、状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15、★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6、★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17、★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18、牾、忤:违逆,冒犯,触犯。
19、D.未雨绸缪狼吞虎咽燃眉之急猝不及防
20、★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五、文言文字典
1、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木强敦厚。(木强:性格质朴倔强。)
2、(《中國文學論叢》,三聯書店2002年版,P2)
3、横柯上蔽:柯,树木的枝干。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4、道路以目——出於《國語》
5、度: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6、如欧阳修《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7、D.士燮威望尊贵无比,但过于招摇。士燮兄弟们同时担任郡守期间,出入鸣钟响磬,礼仪完备齐全,车辆马匹等挤满了道路。
8、★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
9、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10、★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11、如:御驾(皇帝驾临);御膳(皇帝的饮食);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
12、★凭借、依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3、业)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因此(因以为号焉/而因以及乎其迹)
14、★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
15、士燮字威彦,苍梧郡广信县人。士燮年少到京师游学,服侍颍川人刘子奇,研究《左氏春秋》。士燮后来被察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公事被免官。他父亲士赐的丧事完毕后,他被举荐为茂才,任命为巫县县令,升任为交阯太守。
16、恶:怎么(恶能无纪)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17、如《左传·晋灵公不君》: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18、小国寡民的文言翻译??小国寡民的文言ClassicalChinesewithsmallnationsandfewpeople
19、如《史记·蒙恬列传》:始皇甚尊宠蒙氏。
20、表刑罚的:髡、黥、劓、笞刑、杖刑、刖、刑、膑刑、官刑、大辟、炮烙、汤镬、车裂、凌迟、腰斩、弃市、枭首、菹醢、极刑
六、文言文字
1、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怨、患、疾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如《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
4、如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
6、进士: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
7、1屯:堆积(大雪屯门)停驻(屯大泽乡)
8、如《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强:竭力。)
9、(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0、如《商君书·农战》:不可巧取(官爵),则奸不生。奸不生,则主不惑。
11、疏:给皇帝的奏章。
12、乳:喂奶(妇抚儿乳《口技》)奶头(儿含乳啼《口技》)
13、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4、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5、10胜: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忍
16、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7、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
18、卑:低下(非天质之卑)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19、表拜访的:造、过、访、顾、谒(见)
20、冠:①是帽子的总称;古代的一种礼仪。②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
1、如《史记·文帝本纪》: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
2、胡適抓住阮元關於文言文修辭功用為便於記憶的觀點不放,以為得到把柄,以阮元的觀點為自己張勢,企圖告訴人們,文言之流行不過是為了便於記憶而已,忽略了阮元道出的另一實情——經過對仗、音律處理的文言文不僅“便於記憶”還起到“無能增改”的作用,“無能增改”的文字當然可存於久遠(不死)。如果漢字也像西文那樣迎合時尚,想必與西文一樣,後人一定讀不懂前人文獻。所幸不是這樣,中國歷史是用統一文字記載的,是一種真正的連續文明。
3、十方突:爲文言、文字、漢字正名
4、现在教学指导层对学生文言文的预估水平太高。笔者近二十年来一直教授着中国最优秀的高中文科学子,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学生们的文言水平远不像语文教育专家们想象的那样乐观,我的学生这样,那么全国平均水平怕与专家们预估的差上五万四千里。
5、朕、孤、寡人:古代帝王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