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唯美句子网
菜单
青春语录 励志语录 高考语录 伤感语录 人生语录 经典语录 爱情语录 个性经典

秋夜朱淑真赏析意境(秋夜朱淑真)

来源:经典语录 发布时间:2023-09-23 09:08:53 点击:59次
随心语录网 > 经典语录 > > 秋夜朱淑真赏析意境(秋夜朱淑真)

一、秋夜朱淑真

1、凉,既指天凉,又写心境的孤独与凄凉。“凉”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

2、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的作用:表现手法在诗歌中主要是为了使诗人立场观点更清晰,抒情更淋漓尽至,如“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使XX更为突出”,更侧重抒情和议论;而修辞手法在诗歌中主要是为了使文字语言生动传神,便于理解

3、词中之帝李煜诗词全集: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句句写透人生的本质

4、朱淑真是南宋有名的女诗、词人之她命运不幸,嫁给一个市井商人为妻,情绪时时抑郁苦闷而又无可奈何,她只有寄情于诗。

5、(1)凉,诗人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

6、诗人为了写酬诗,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又赞扬友人寄赠的诗章,感情真挚,表现出诗人与友人的真挚友谊。

7、厦门广电集团广播中心i听厦门出品

8、前两句叙事.首句交代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9、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

10、秋天时常让人想起离别。愿你能得一心人,不需再面对这世间孤独之苦,白首不相离。

11、月光透过窗户铺洒在凉凉的床席上,从梧桐树的缺口里向外望去,今夜的月亮是那么的明亮。

12、经典诵读(7)|秋江·道潜

13、尚被浮名诱此身,今时谁与德为邻。

14、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

15、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16、经典诵读(19)|漫成一首·杜甫

17、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18、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19、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马上就到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20、秋夜,韦应物思念兄弟,担忧民生

二、秋夜朱淑真赏析意境

1、点击进入i听厦门小程序

2、经典诵读(5)|增广贤文·第16则

3、据记载,朱淑真的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所以朱淑真诗中的愁绪,都是移情于物的体现,即寄情于诗,来排遣爱情生活的不顺。因此在次句中,我们紧接着便能看到朱淑真难以入眠后的所作所为,即“烛花频剪欲三更”,剪烛花剪到马上就三更天了。频繁地剪烛花,加上时间的推移,说明朱淑真是在饱受孤寂的煎熬之苦。

4、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5、此词用“危楼”、“玉绳低亚”、“月明霜冷”、“万家鸳瓦”等词造出了一个清冷至极的情境,来感叹人世间永恒的凋零。

6、经典诵读(26)|忆江南(其三)·白居易

7、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

8、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9、经典诵读(24)|金缕衣·杜秋娘

10、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11、每一篇国学,都是鲜活的游历图;

12、中原人民在金人的铁骑之下,一年又一年的盼望着王师归来,可是,南宋统治者却早已把他们忘得干干净净,诗人为遗民呼号,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13、经典诵读(15)|雨晴·王驾

14、此诗前两句描述作者操劳国事的情况,表现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后两句写作者骑马行于长安街头,万籁俱寂,一派安宁的景象。

15、①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②烛花:烛芯烧焦结成的花状物。

16、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浙江海宁路仲人(海宁简志),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与李清照齐名。

17、“i听厦门”小程序正在公测

18、明末第一才子张岱,迷倒无数女人,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19、秋夜,欧阳詹想念好友,写诗相赠

20、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皎皎月华,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三、秋夜朱淑真拼音版

1、这首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2、“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即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了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却是那么的明亮。本来月色的皎洁是高远、喜人的,可一个“凉”字,便道尽了月色的凄美。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得知,朱淑真所能想到的绝不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而是没人能“共剪西窗烛”的凄凉。

3、烛(zhú)花(huā)频(pín)剪(jiǎn)欲(yù)三(sān)更(ɡēnɡ)。

4、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5、 yué zài wú tong que chu ming 。

6、而从梧桐缝里望去,月光却是那么亮。不知道当你置身那个环境中时,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在我,听到的是独自面对这世界的孤独。从屋外到室内,从床铺到梧桐月光,这里只有我一个人,那种沁透入骨髓的孤独感,令人心惊。

7、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8、用清人陈廷焯的话来说,就是“宋妇人能文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魏玩)也”。不过可惜的是,朱淑真过世后,她父母将其生前的文稿都付之一炬了。好在后来有人将其流传在外地辑成《断肠词》、《断肠诗集》传世,我们今天才能读到朱淑真的诗词作品。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秋夜》,便是朱淑真的代表诗作之一。

9、意象:无眠,欲三更,凉满,缺处

10、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11、秋夜,王国维忧虑自身命运和国家前途

12、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烛花:烛芯烧焦结成的花状物。

13、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会给她送来温暖呢?这情景怎不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

14、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15、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16、纵观朱淑真的这首诗,先从屋外的漫漫秋夜,写到室内的频剪烛花,又从室内的“铺床凉”,写到室外的“缺处明”,可谓层层深入,反复渲染了朱淑真作为一个思妇的孤寂苦闷之情。总的来说,《秋夜》是朱淑真水平很高的一首诗,无一“情”字,却处处含情,能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空间。

17、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18、宋代才女朱淑真的作品秋夜全诗如下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译文秋意漫漫,天气清凉,诗人辗转反侧难成眠,频频剪这频频结成预兆喜事的灯花,猛然意识到天已三更了。铺床欲睡,枕席冰凉,满床月光冷影,蓦然抬头向窗外一望,窗外的梧桐树枝丫稀疏,月影在梧桐树叶间若隐若现,原来床上月光是从梧桐缺处射近来的。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19、众所周知,由于古代特定的社会情态和生活遭遇,女子能文者屈指可数。但并不是说女子就一定逊色于男子。像我们所熟悉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便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更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实在宋代,除了李清照之外,朱淑真亦是有名的一位才女。朱淑真,号幽栖居士,自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工于诗词。

20、经典诵读(13)|杨柳枝词·白居易

四、秋夜朱淑真的三四句赏析

1、朱淑真到底是在和丈夫离异后才另觅爱人,还是在无爱的婚姻中出轨,并无明确记载。但根据她实在娘家的情况来看,她最后应该已经跟丈夫分居,纵使没有得到正式的休弃,不算“大归”,事实上已经离异。后考证其因与情人分手而“悒悒抱恨而终”,“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有人据此猜测她又可能是投水自尽,死于湖中,尸骨都不能安葬。

2、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3、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4、秋夜,庾信望着大雁,想念家乡

5、一个落第诗人却成为皇帝,留下一句千古名句,成为张艺谋电影名

6、全诗没有精工华丽的词藻,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文字质朴,却富有味。

7、每一位文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

8、pu chu àng mǎn wú tong yué

9、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皎皎月华,她似乎忆起了曾经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与浪漫;而如今,“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时刻,没谁能与她“共剪西窗烛”。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10、赏析: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11、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

12、带着孩子一起在国学中寻觅美丽的风景

13、秋天的夜晚,秋雨淅沥,秋虫飞舞,总会勾起人的情思,这个秋夜,你又在思念谁呢?

14、经典诵读(8)|江村晚眺·戴复古

15、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 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16、(小题1)“夜”(“秋”);“频剪”(2分)(小题1)表达了女诗人月夜独处时的寂寞愁苦。(2分)

17、我爱阅读精彩音频↓↓↓

18、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晚上没有一丝睡意,百无聊赖之际坐在灯前剪烛花,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

19、烛花:烛芯烧焦结成的花状物。

20、经典诵读(14)|笠翁对韵·十一真·第1则

五、秋夜朱淑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经典诵读(18)|增广贤文·第1则

2、 (2)诗人描写了床上之月、天上之月,梧桐、凉床,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诗人的孤寂的情怀。(意对即可)

3、秋意漫漫,天气清凉,诗人辗转反侧难成眠,频频剪这频频结成预兆喜事的灯花,猛然意识到天已三更了。铺床欲睡,枕席冰凉,满床月光冷影,蓦然抬头向窗外一望,窗外的梧桐树枝丫稀疏,月影在梧桐树叶间若隐若现,原来床上月光是从梧桐缺处射近来的。

4、经典诵读(2)|笠翁对韵二冬第1则

5、秋天雨夜、寂静无人,王维思悟佛法

6、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7、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8、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9、经典诵读(1)|秋日·秦观

10、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1、经典诵读(23)|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12、huāpin jiǎn yùsāngeng。

13、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14、经典诵读(16)|山亭夏日·高骈

15、月(yuè)在(zài)梧(wú)桐(tónɡ)缺(quē)处(chù)明(mínɡ)。

16、经典诵读(9)|从军行·王昌龄

17、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18、第三句中的“凉”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凉”字照应题中的“秋”字,既写天凉,也写心境之幽寂。诗人由室内的月影,过渡到室外的月影。再运用顶针手法,写由望床上之月到望天上之月,融情于景,造成了缠绵的情调。写月光,不从正面写,而是写梧桐叶间若隐若现的月影,桐与月交织成一个纡徐婉曲的深邃意境。(意对即可)

19、婚后不久,她就因为失望而写下了诗歌《愁怀》:“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20、雁儿孤单的身影在明月边上飞翔徘徊,显得更加孤独、凄惶。独自稽留北地的庾信,不正如这只失群的寒雁一般,不能飞向南方吗?

六、秋夜朱淑真

1、赏析: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2、经典诵读(4)|钟山即事·王安石

3、经典诵读(10)|增广贤文·第2则

4、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却用这书,让唐朝诗人风光了1000年

5、在诗中,诗人言明自己的处境,他想脱离官场,但又不忍,最终不得不周旋其中,但他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

6、一天一首诗:杜荀鹤《旅舍遇雨》

7、1905年的秋天,清王朝危机重重,王国维也为此忧心忡忡,所以借这首词表达自己对国事和自己命运前途的担忧。

8、评选史上最厉害八大诗人,你会选谁?清朝有一人上榜

9、经典诵读(20)|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10、后人给朱淑真的诗集作序,说她“嫁为市井民妻”,但根据考证,她的丈夫应该不是普通市民,而是一个小官吏,朱淑真所不满于他的,并不是无财无势,而是才学不能相称,心灵无法沟通。婚后不久,她便因失望而发出了这样的抱怨:“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11、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12、秋夜,李德裕骑行长安街头

13、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14、此题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写初秋月夜少妇的怨情.起句写秋月从东方升起,露水虽生,却是淡薄微少,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第二句写女主人公在气候转凉的季节还穿着轻软细薄的罗衣,没有更换秋衣;暗示了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的丈夫.第三句写女主人公的弹筝行动,实际是以乐曲寄情.结句以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表现方法,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诗的前两句是写景,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便展现在读者眼前,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惋惜之情.

15、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16、经典诵读(12)|笠翁对韵·九佳第1则

17、哭坏了双眼伤心又断肠,最怕到黄昏可偏偏天又昏黄,怎能忍受细雨霏霏的初秋夜,一盏孤灯陪我苦熬夜的漫长。扩展资料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与李清照齐名。

18、yě jiǔ wú miàn qiu qiqing, zhu

19、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

20、直到南宋淳熙九年(1182)有一个名叫魏仲恭的人,将朱淑真的残存作品辑录出版,并为之作序。现存传世的《断肠集》、《断肠词》,都是劫后余篇。

1、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酒在冰凉的床席上,

2、经典诵读(3)|秋山·张籍

3、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一个人就是这样地在岁月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这冷酷的事实使他自觉无力而陷于深刻的悲哀。

4、带着日间田野劳动后的轻微疲乏和快意安恬,怀着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欣然自适,两位乡居老朋友在这宁静美好的秋夜不期而遇,怎能不叫人开怀呢?

5、一天一首词:晏几道《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

上一篇:隆中对翻译手写(隆中对翻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经典语录

  • 中秋夜古诗李峤 朗读(中秋夜古诗)
  • 鹊桥仙夜闻杜鹃赏析(鹊桥仙夜闻杜鹃)
  • 咏雪诗词赏析(咏雪诗词)
  • 中秋古诗词100首及赏析(中秋古诗词100首)
  • 金陵酒肆留别赏析(金陵酒肆留别)
  • 观沧海原文及赏析(观沧海原文)
  • 郦道元三峡的赏析(郦道元三峡)
  •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意思简短(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意思)
  • 桃源图赏析(桃源图)
  • 浣溪沙李清照赏析(浣溪沙李清照)
  • 观月记翻译和赏析(观月记翻译)
  • 山居秋暝赏析古诗文网(山居秋暝赏析)
  • 梅花王安石赏析(梅花王安石)
  • 酬张少府王维赏析(酬张少府)
  • 迢迢牵牛星翻译及赏析(迢迢牵牛星翻译)
  • 经典语录相关栏目

    推荐经典语录

  • 给军训女儿的鼓励话(女儿军训鼓励她的话语)
  • 给女儿军训加油鼓励的话语(女儿军训父母鼓励的语言)
  • 带娃加上班发朋友圈(边带孩子边工作的朋友圈)
  • 自家种的西瓜发朋友圈晒西瓜说说(摘西瓜发朋友圈说说)
  • 四月大雪的句子(四月大雪纷飞的说说)
  • 种蘑菇发朋友圈的句子(发朋友圈蘑菇说说)
  • 回娘家舍不得走说说(舍不得离开娘家的句子说说心情)
  • 赞美孙女的句子(赞美外孙女的优美说说)
  • 最新经典语录

  • 秋夜朱淑真赏析意境(秋夜朱淑真)
  • 隆中对翻译手写(隆中对翻译)
  • 劳动精神的古诗名句(赞美劳动精神的古诗词)
  • 宋史赵普传断句(宋史赵普传)
  • 赠汪伦的意思全解(春晓的意思全解)
  • 中秋佳节倍思亲的古诗五年级(中秋佳节倍思亲的古诗)
  • 鲁迅作品和简介 视频(鲁迅作品和简介)
  • 端午诗句古诗大全(端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