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唯美句子网
菜单
青春语录 励志语录 高考语录 伤感语录 人生语录 经典语录 爱情语录 个性经典

赤壁怀古原文(赤壁怀古原文)

来源:经典语录 发布时间:2023-09-22 09:09:11 点击:59次
随心语录网 > 经典语录 > > 赤壁怀古原文(赤壁怀古原文)

一、赤壁怀古原文

1、体裁不同:前者是词,后者是散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通过缅怀古代英雄人物,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后者表达了忘怀得失、胸襟坦荡的人生见解。

2、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

3、《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4、宋杨士贤赤壁图绢本设色横733厘米纵30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5、陪伴我们渡过成功的彼岸。

6、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7、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8、以下三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酹”,即以酒洒地之意。

9、 风流人物:古指杰出人才,现指花心人。

10、释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11、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12、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明文徵明

13、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字数:属于:长调。

1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5、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对于黄州之赤壁是否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故地是颇存疑虑的。

16、此作应其友人傅尧俞(1024~1091)所作,由卷末「轼去岁作此赋」ㄧ句得知,其应书于元丰六年,时四十八岁。另由苏轼特别交代近来「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等语,可知此时因文字受难之苏轼惶恐之心。

17、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18、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19、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20、声明:非常感谢原作者的分享!如原作者见到后认为不妥,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二、赤壁怀古原文

1、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2、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念奴娇·赤壁怀古怀禅微刻《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5、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对比之下,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而感叹。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像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樽”,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酹(lèi)”,洒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像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6、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8、《念奴娇》作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作于1082年,一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为“是岁十月之望”

9、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0、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

11、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12、④苏轼的词,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有时放笔直书,便成为"曲子中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诗";有些从内容看也颇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长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显出江河的宏大气势。人们可以如此这般地挑剔它,却总是无法否定它。

13、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道,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蒹葭,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14、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1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6、"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17、在大宋的词坛上,名将如云,名作如雨,但在那些灿烂的华章中,必定有不同凡响之作,由不同凡响之人完成,一骑绝尘,成为宋词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当我们想到宋词,就必定想到他们,那种精神,那种气质,华贵而耀眼,流金而多幻,不死而繁荣,寥寥几笔,臻于完美,真堪人间神作也!也将作者送上神坛,后人仰望,感叹人间出现这样的天才,神作真的眷顾人间!

18、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

19、⒁“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20、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三、雨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1、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 多情:词义很多怀古柔情,现指花心。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本词极雄丽之至,大起大落,横绝今古。既认知人生如梦,又极写人生之辉煌,使人难辨其究竟消极还是积极,人生功业虽辉煌而终归于梦,但纵使如梦毕竟曾经辉煌,也许如梦的辉煌人生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在雄长豪宕壮丽恢弘之中,隐然一种低徊婉转深隐幽微的情思绵绵不尽。

5、更为难得的是,苏东坡的情感并不只是生长在温室里,他一生宦海沉浮,家庭生活也屡遭变故,但他始终能做到处变不惊,不消沉低迷,更不会自怜自伤,而是始终如一地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演绎了属于自己的亲情、友情以及浓浓的家国情怀。

6、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7、(15)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8、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苏轼望着波涛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1、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1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3、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14、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15、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16、(12)樯(qiáng)橹(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延祐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黄丕烈题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

17、念奴娇·赤壁怀古创作背景

18、明蒋乾赤壁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9、更加有趣的是:“羽扇纶巾”的周瑜,“在谈笑间”,就把“强虏”打得“灰飞烟灭”。据历史记载,这场战争,“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据《三国志》转引《江表传》)。所以,诗人用“谈笑间”三字,描写周瑜轻而易举地打败五十万曹军;用“灰飞烟灭”四字,描写烧船的盛况,是非常逼真的。“灰飞烟灭”,是曹军不堪一击、彻底失败的形象;也是善战善胜的周瑜这“风流人物”的功绩。

20、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四、赤壁怀古原文及翻译

1、念奴嬌·赤壁懷古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2、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

3、(作者)苏轼(朝代)宋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4、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雄杰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5、明文徵明仿赵伯骕后赤壁图5×56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6、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虽然他们囿于传统观念,对东坡词新风不免微带讥消,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7、一代文坛巨擘虽然已作古千年,但他的这些情感早已穿越时空,深深熔铸在他的诗词创作中,比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体现了苏东坡浓浓的家国情怀。

8、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9、前景树石虽用盛行于北方的李郭风格,然主山以朴素的短直皴构成,全卷并以淡墨渲染,全无李郭风格原有的戏剧性笔墨与气氛。加上整幅作品作于纸上,其素雅简朴的气质,回应了北宋末苏轼等人所提倡之文人画之旨趣,显示此时金画如何融会原来北方地方传统与新兴之文人画风潮。

10、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11、永鹏是一艘装载知识的航船,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3、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是悲哀,也是一种通脱,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

14、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如下:

15、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关注了解赤峰市青少年宫

16、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17、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18、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19、②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20、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樽”,酒杯。

五、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古诗词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4、⑻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5、《念奴娇》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

6、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7、这首词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

8、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9、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0、明张瑞图后赤壁图卷绢本水墨9×320cm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11、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势浑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采!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像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12、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在苏轼写此词的八百七十多年前,东吴名将周瑜曾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当年的战场究竟在哪儿?向来众说纷纭,东坡在此不过是聊借怀古以抒感,读者不必刻舟求剑。“人道是”,下字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

13、赤壁之战除了战争前魏、蜀、吴三方阵营斗智、权谋攻防的尔虞我诈,战争过程中极富戏剧性的发展脍炙人口外,战后的影响也是令后世热衷讨论、研究的焦点。一般说来,魏、吴、蜀三分天下的契机奠定于这场战争。然而,三国鼎立的局面虽然出现了,但最后统一的局面,并非由参与这场战争的任何一方完成。历史的发展,曲折迂迴似乎没有必然的逻辑。

14、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15、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

16、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17、“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的倒文。

18、赤壁图金武元直卷纸本50×14公分

19、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战争;它是用灵活战术发挥以寡击众的成功战例。战争从双方集结到交战,前后历时几个月,但却传颂了一千多年,至今不歇。后世以诗词歌赋、艺术书法,戏剧歌曲,各种方式称颂这场战争及参与这场历史盛会的英雄。

20、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六、赤壁怀古原文

1、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2、苏轼(1037-1101),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⑿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延祐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黄丕烈题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

4、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5、学习语文就不得不面对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如何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以及复习。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永鹏教育专家为大家整理出来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希望可以帮助你轻松地学习这篇经典文言文。

6、(作品名称)念奴娇·赤壁怀古(创作年代)宋代(作者姓名)苏轼(作品体裁)词(诗词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7、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苏轼这里所描述的风起水涌景象和对曹操、周瑜赤壁之战的联想,在这首《念奴娇》词和《赤壁赋》中都有鲜明生动的反映。

8、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9、(10)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10、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白话译文:

1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只好旷达一番。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也就算了。这里用"如梦",正好回应开头的"浪淘尽"。因为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不旷达,又何必过分执着呢!这是苏轼思想上长期潜伏着的、同现实世界表现离心倾向的一道暗流。阶级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无法避免而不时搏动着。

1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4、赤峰市青少年宫的地址:赤峰市新城区九天国际酒店西侧,冠东百货东侧,亚兴国际公寓北门对面。

15、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6、请看,在"公瑾当年"后面忽然接上"小乔初嫁了",然后再补上"雄姿英发",真像在两座悬崖之间,横架一道独木小桥,是险绝的事,又是使人叹绝的事。说它险绝,因为这里原插不上小乔这个人物,如今硬插进去,似乎不大相称。所以确是十分冒险的一笔。说它又使人叹绝,因为插上了这个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风流俊雅极有精神地描画出来。从艺术角度来说,真乃传神之笔。那风神摇之处,决不是用别的句子能够饱满地表现的。

17、末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这末尾一句的“江月”,照顾到开头一句的“大江”,表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

18、 华:古义同花,花白。今指华丽,繁华。

19、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上一篇:秋天的诗大全100首四年级(秋天的诗大全100首)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经典语录

  • 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译文(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原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别赋原文及翻译(别赋)
  •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图片(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
  •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拼音(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 燕歌行 高适 原文及翻译(燕歌行)
  • 季札挂剑原文(季札挂剑翻译)
  • 人间四月天诗歌原文 朗读断句(人间四月天诗歌原文)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及翻译(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诗经关雎原文注音版(诗经关雎)
  •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画分(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
  • 七步诗古诗带拼音原文(七步诗古诗)
  • 归去来兮原文翻译及评析(归去来兮原文)
  • 三峡原文及翻译(三峡原文)
  •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带拼音(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后赤壁赋赏析及情感(后赤壁赋赏析)
  • 经典语录相关栏目

    推荐经典语录

  • 给军训女儿的鼓励话(女儿军训鼓励她的话语)
  • 给女儿军训加油鼓励的话语(女儿军训父母鼓励的语言)
  • 带娃加上班发朋友圈(边带孩子边工作的朋友圈)
  • 自家种的西瓜发朋友圈晒西瓜说说(摘西瓜发朋友圈说说)
  • 四月大雪的句子(四月大雪纷飞的说说)
  • 种蘑菇发朋友圈的句子(发朋友圈蘑菇说说)
  • 回娘家舍不得走说说(舍不得离开娘家的句子说说心情)
  • 赞美孙女的句子(赞美外孙女的优美说说)
  • 最新经典语录

  • 赤壁怀古原文(赤壁怀古原文)
  • 秋天的诗大全100首四年级(秋天的诗大全100首)
  • 文言文字相矛盾(文言文字)
  • 元旦诗词的100首(元旦诗)
  • 赞美冬至古诗大全(赞美冬至的诗词)
  • 窦娥冤戏曲电影完整版(窦娥冤戏曲)
  • 穿井得一人 文言文翻译(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
  • 关于冬天的古诗句小学(关于冬天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