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静夜思
1、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chuzhongyuwen/
2、经典咏流传:一代大师,《梁祝》声中化蝶而去
3、李白的诗歌中,其实常常出现“山月”这个意向,比如“峨眉山月半轮秋”、“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4、教师范写。(提示“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5、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6、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7、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8、https://www.renjiaoshe.com/xiaoxueyuwen/
9、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这首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人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10、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配乐)
11、“明月”重点表现月之色,却失了几分月之孤,和全诗的主旨而言,没有那么契合。
12、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13、首先,叫《静夜思》其次我们熟知的静夜思出自明朝的《唐诗三百首》,并不是李白的原稿,在宋朝以前李白最初的《静夜思》如下: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读起来像是李白小时候的手笔。当然也可能是思想这种最淳朴的感情流露。
14、李白的《静夜思》是秋季所做。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即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静夜思》一诗中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15、这还没有结束,在明代曹学佺所编的《石仓历代诗选》清代四库本中,《静夜思》又变了样子:
16、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17、https://www.renjiaoshe.com/gaozhongyuwen/
18、《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19、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于是有人说“床”这个字,有可能是窗户的窗的通假字,因为这首诗的宋代版本里,第三句写作“举头望山月”,而非简单的“举头望明月”,既然是望山月,通过窗户去望窗外的山月,这里头才能看出“窗含西岭”和“千秋月”的意境来。既有山,又有月,两个意象要放在一起,最好的状态叫“同框”,那是今天网络常用语,而山月同框的办法,就是放在隔窗望去的意境里。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有关这首诗的配图,大多是画作李白站在窗前仰望明月,大概是作画者也认为要把这首诗通过形象的视觉艺术表现出来的时候,这种隔窗望月大概更有意境吧?
二、李白静夜思原著
1、在宋刻本的《李太白集》中,《静夜诗》是长这个样子的:
2、部编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3、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4、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
5、大诗人李白跟你们一样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下这首诗的,你能再来读读这首诗吗?
6、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7、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8、经典咏流传: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9、创作背景: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10、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11、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12、静夜思,即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原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13、李白 〔唐代〕
14、李白失眠,晚上睡不着,才有闲情看月亮!李白近视眼,否则不可能把地上的月光当成下霜!李白有颈椎病,抬头看月亮都费劲,要用手举头!李白有轻度抑郁,大半夜不睡觉,想家乡,一定是孤独、寂寞、事业不顺,有点抑郁!
15、一般来说,一首诗歌里是要尽量避免出现重复字,当然,前提是不损害诗歌的整体内容,不能为文害意。
16、李白的静夜思是多少岁写的,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只知道窗前明月光,凝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可以说大众都知道。
17、读读比比,激发兴趣
18、李白静夜思的床指椅子。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脍炙人口,汉人的马扎又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大约在汉代传入。东汉灵帝从西域引进一种叫“胡床”的椅子。胡床交杌(音物),古称“胡床”,今通称“马扎”。马扎也称马闸或交杌,“杌”就是凳子,如今宁波人仍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
19、思乡回乡作品是∶贺知章《回乡偶书》、李白《静夜思》、杜甫《羌村三首》。王之涣《登鹳雀楼》写的是个人抱负。王维《终南别业》写的是隐居生活。
20、当然其实床的本意确实是坐器而非卧器,连许慎的《说文解字》都说:“床者,安坐之器也。”但回到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如果“床前明月光”的床是小马扎,是李白坐在一个小马扎上看着明月光,然后“疑是地上霜”,这种景象想来就实在有些无厘头了。除非那是六七岁的李白,而非二十六七岁的李白。不是李太白,又不是李大白,是李小白的时候,坐在小马扎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倒说得通。
三、李白静夜思被改编
1、观察描摹,指导写字
2、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shengwu/
3、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进一步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5、https://www.renjiaoshe.com/gaozhonghuaxue/
6、经典咏流传: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
7、好,我们回到李白这里。那么李白有没有可能住的也是破屋呢?他的《静夜思》究竟写于何时?单从本诗寥寥几字,很难做出判断。百度百科上认为:(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不知道如此精确的时间地点,出处在哪里?我们不妨先来读一读这首《秋夕旅怀》:“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这首诗读下来,像极了《静夜思》的解释诗,简单讲就是李白思乡了,可是故乡遥远,望着明月的光辉他心断了。白露的寒冷催逼着他身上单薄的衣裳,含着悲伤想着旧国故里,流泪了。
8、指名读,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9、哪个字最满意,找出来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满意在哪里。
10、疑:好像。举头:抬头。
11、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资源网
12、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1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14、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15、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16、这首诗写的是在异人的诗人即李白在寂静的月夜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7、教师范写。提示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