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示儿
1、交流作者资料,感受陆游的爱国情怀: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他毕生志向西北从军,屡遭罢黜不改其志,及至老年依然壮怀激烈。背诵积累的陆游爱国诗句:
2、示儿:写给儿子们看。元知:原本知道。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3、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
4、(2)对查停顿,读出节奏。
5、桂燎薰花果,兰汤洗玉肌。
6、他临死前写下的一诗《示儿》。顾名思义,其实它也是陆游临死前写给儿子们的遗嘱。因此《示儿》一诗,所传达的陆游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抗金大业未成的无穷遗憾,要比其它诗词更为深厚、强烈而真挚。所以陆游这首诗读起来催人泪下,可谓感动世人近千年。
7、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8、《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9、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街。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10、(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11、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古诗。
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3、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
14、死sǐ去qù元yuán知zhī万wàn事shì空kōnɡ,
15、会认会写“祭、乃”两个生字。
16、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17、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8、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1课《古诗三首》。板书课题。
19、认识“祭、乃、熏”等7个生字,会写“祭、乃、熏”等7个生字。
20、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星标)每日解读诗词,就不会再走丢啦!每一天的努力都是,
二、示儿 陆游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2、合——拓展升华收获丰
3、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
4、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5、回顾总结学习《示儿》的方法:读古诗——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6、示儿:写给儿子们看。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7、(1)解诗题:结合注释,理解“示儿”;借助背景资料,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8、(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9、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
10、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11、南宋诗人陆游特别注意用诗陶冶孩子性格。他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告诉孩子,一定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12、承——夯实基础悟方法
1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金错刀行》
14、苏东坡有一首挺好玩的《示儿诗》人家生儿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有儿鲁且直,无灾无难到公卿。尽道人生况味,是对浊世的抗议和无奈。愿儿做大官,反话嘛——东坡先生才不稀罕“公卿”那劳什子呢。而“鲁且直”,倒是很多大官的写照。反观东坡之聪明,乃真聪明也,有话就说,有屁即放,连皇帝老儿之错也敢指,所以他断断地不合时宜,在官场上根本吃不开。
15、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16、(A.朋友B.学生C.儿子)
17、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18、出示学习要求,自主探究。
19、(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20、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
三、示儿古诗原文
1、(12)无忘:不要忘记。
2、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3、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4、《示儿》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示儿》(作者)陆游(朝代)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5、《示儿》是陆游临终时写给儿子的诗,是他遗嘱,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这首诗直抒胸臆,语言朴素,没有任何修饰,但因为表达的是自己最深厚、最真挚的感情,因而自然地达到了真切感人的效果。
6、(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7、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8、(作者)陆游(朝代)宋
9、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
10、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
11、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
12、(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3、利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继续阅读《病起书怀》和《秋波媚》。
14、(A.家族的事B.国家还没统一C.儿子还没做官)。
15、但dàn悲bēi不bù见jiàn九jiǔ州zhōu同tónɡ。
16、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
17、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18、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
19、⑶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
20、责子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四、示儿硬笔书法作品
1、“乃翁”指的是诗人自己。
2、敬请关注醉月诗苑ylpzzysy,投稿邮箱1451057278@qq.com
3、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4、诗中的“乃翁”指的是谁?
5、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感知诗文大意;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6、再读古诗,感知诗意
7、烈士不惜流血牺牲,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后来人把苦难的中国“变秋天为春天”,“耕种成美丽的园林”。这是任何拜金主义者所做不到的,是烈士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