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雎赏析
1、本诗语汇丰富,如使用“流”、“求”、“采”、“友”等动词,“窈窕”、“参差”等形容词,表明了诗人的文学技巧。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
2、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扩展资料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3、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家”是叠韵。
4、这首《关雎》主要运用了“兴”这种表现手法,以栖歇雎鸠的鸣声为开头,从而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中心主题。
5、《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
6、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7、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这首诗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保持了古代诗歌纯朴自然的风格。
8、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9、《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
10、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11、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12、(1)依字行腔:吟诵的调子和普通话的读音一致
13、《关雎》这首诗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什么?
14、长养我身命,性情常欢愉。
15、《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16、⑶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17、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18、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19、夜晚,我一直思念到天亮。
20、对爱情冲昏了头脑不成熟的恋爱观
二、关雎赏析题及答案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2、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3、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
4、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5、起兴,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集传》)。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有①起情,②营造作品气氛,③协调韵律,确定韵脚和音步,④拈连上下文关系等的作用。运用起兴手法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行文显得轻快、活泼。
6、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美好的愿望终能够达成,
8、水面上高高低低的荇菜,
9、当我们坚守着难得的纯真!
10、《诗经·周南·关雎》赏析(简要版)
11、当诗人对淑女的追求没有得到答复后,心中炽热的情感不仅没有冷却下来,反而对佳人更加相思。无论诗人睡着了还是醒着时,梦中、眼前总是出现少女的形象,真是到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地步,心中不住地说着:“想念呀!想念呀!”以至于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形象地显示了君子对那位“淑女”的痴情程度,为了追求心上人,当遭到拒绝的时候,内心极度痛苦,翻来覆去睡不着。这一章刻画了诗人忧思、悲苦难眠的形象。“辗转反侧”包含了诗人那种苦闷而焦躁之情。
12、释义: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13、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14、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u)鸠:一种水鸟.
15、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16、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17、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18、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19、禅具大智慧,祛除诸迷雾。
20、求而不得的忧伤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三、关雎赏析
1、基于上海理工大学尚理国学工作室而建立
2、古代男子心中的女子形象对女孩的追求
3、《周南·关雎》的作者辨正从《关雎》所产生时代社会中的各个社会阶层、《关雎》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思想、《关雎》诗中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关雎》中所反映的奴隶社会的社会风貌四个方面来研究,其作者不可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只能是奴隶主贵族青年。请给我好评吧谢谢
4、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5、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6、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
7、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
8、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9、中国古代借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0、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干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11、发布原创文章,弘扬中华文化。
12、正因《关雎》富有多重美感,使得这场河边的美丽邂逅流传千古。
13、《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为中国先秦时代的民歌。诗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女子的外在美,又赞扬女子的内在美,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
14、《关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两幅美轮美奂的经典画面——河洲上,成双成对的雎鸠就像恩爱的情侣互相依偎;河岸上,姑娘小伙互相吸引眉目传情。因而画面流传千古,《关雎》传诵千年。
15、对父母之命求而不得的痛
16、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17、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教育学院
18、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19、——《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0、《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四、关雎赏析500字
1、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2、刘永,2021上班路上思得之
3、《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
4、国学四维度,道为养生主。
5、《国风·周南·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6、这是一首劝导君子娶妻要兼顾美貌和德行,以及夫妻相处之道的诗歌。
7、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8、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9、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10、芼(mào):择取,挑选。
11、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12、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13、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14、提升我价值,修身天下沐。
15、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16、千百年来,当我们情窦初开遇见自己心仪的女子的时候,便会吟上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此一个暗恋便开始了。
17、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18、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19、心灵也美好的年轻姑娘。
20、在人迹罕至的水中陆地,
五、关雎赏析论文2000字
1、参考答案: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2、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3、感谢学校宣传部和学生处曾给与的启发和支持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我初中就学过了.初中我是文学社的.
6、《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募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7、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
8、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9、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
10、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11、参考答案: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第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12、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
13、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4、欢迎将您的专题讲座、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与大家分享,
15、意大利、西班牙有几个地方,至今男子在女子的窗下弹琴唱歌,取欢于女子。”
16、却是那样地专贞静。
17、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鸩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
18、作品中人物身份:“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生活。
19、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0、⑼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六、关雎赏析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3、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
4、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5、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6、会通儒释道,首创四维度。
7、那累世结下的美好善缘?
8、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9、《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是《诗经》的首篇,又为十五国风第一篇。作品原文关雎(诗经·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0、“关关雎鸠”两句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描写是比兴,由河洲的禽鸟和水中的荇菜“兴”起君子求淑女的愿望,这就是诗的主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此诗干脆自始至终都是“赋”。而说它的手法是“赋”的,又有两种解释。一是古人旧说,认为采荇菜的活动本是贵族妇女(包括后妃以及嫔妾)应做的“本职工作”,所以是“赋”;二是今人新说,认为这是一首写实的情歌,小伙子看上了河上采荇菜的劳动少女,于是表示了爱慕之情,无论“雎鸠”的鸣声也好,采荇菜的场面也好,都是“君子”身临其境耳闻目见的,当然属于“直陈其事”的“赋”了。这些说法都能言之成理,读者不妨互参。
11、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13、注意看结尾,有详细答案。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
14、⑺寤寐(wù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15、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
16、赏析: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17、诗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貌”,又赞扬她的“美心”,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又如“辗转反侧”句,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这里化出的名句。而最后一句“钟鼓乐之”,又更是“千金难买美人笑”之类的故事的原本。通过这不知名的作者的笔,我们完全被这朴实恋情和美丽如画的场景感动了。
18、但常常帮助善良的人们;
19、《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0、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1、关雎宫位于沈阳沈河区的沈阳故宫之中,是沈阳故宫中“崇德五宫”之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由于十分宠爱他的一个叫海兰珠的妃子,于是就册封她为宸妃,住在沈阳故宫内宫廷区的东宫之中,位份仅次于中宫。取《诗经》典故,赐名关雎宫,以此表达对宸妃的浓浓爱意。
2、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3、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4、《关雎》的内容很单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5、他配得上一位外表俊秀、
6、《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7、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8、如何从“诗”和“经”两个方面来理解《诗经》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9、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摘。美丽温柔的少女,朝朝暮暮追求她。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辗转难眠想念她。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亲近她。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敲钟鼓乐迎娶她。
10、关关雎鸠,guānguānjūjiū
11、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12、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13、“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
14、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15、他用了种种勾引女子的手段,友以琴瑟,乐以钟鼓,这完全是初民时代的社会风俗,并没有什么稀奇。
16、孜孜求智慧,身心得安住。
17、打赏不重要欢迎您转发和点赞
18、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19、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班。
20、这看上去有些凶猛的鸟儿,
1、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2、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4、所以,当我们翻开中国诗歌的历史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关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