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2、 高一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点
3、不过,义和团余部高举“扫清灭洋”的 大旗,继续打击中外敌人。
4、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 与这一口号有相当大的关系。
5、 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打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6、“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在当时帝国主义 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 情况下提出的。(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排外)。
7、“灭洋”,即 反对帝国主义,始终是他们高举的斗 争旗帜。
8、 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9、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10、但 是,“扶清”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麻 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 手段的警觉,导致义和团运动在中外 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11、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欺压山东人民。
12、 “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爱国的性质,它反映烂竖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但是,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的色彩。
13、这个口 号带有一定的策略性,使义和团 的“灭洋”斗争合法化,减少来自清政 府的压力,有利于争取爱国官员、将 士的支持。
14、 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的外交政策。
15、“扶清”有两重含义: 一是扶助以“大清”为国号的中国,即 保卫中国;一是扶助清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