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朗诵技巧
1、所谓全神贯注,就是在朗读中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扰,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朗读中,倾注在朗读的作品中,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所谓进入作品,就是把作品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心理活动。
2、数数:从一数到往复循环,一口气能数多少遍就数多少遍,要数的清晰响亮。
3、最后,还是想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塑造艺术,而艺术的本身是“真我”。文化底蕴,精神追求,个人情怀,人生经历,情感输出,语言基本功,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下的示范能力,语言内质,语音美,还有章法都是优秀朗诵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因为,朗诵展现的是一个人,一个声音的综合素质!
4、(2)句群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主要从虚词上入手。
5、一般情况下,读叙述和说明的语句都用平直调,情绪平稳,感情上没有什么波澜。语调的变化是灵活的,以确切的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为准。
6、和着:h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7、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的感情基调,则一般解读为“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
8、散文的语言平白如话,但不代表变成有声语言是要平淡无奇。相反,朗诵时应通过气息的强弱控制、音色的明暗调制、音高的高低调整、音量的大小强弱、语句的疏密变化、语势的承接呼应、节奏的对比控制等方式,来寻求有声语言表达样态的变化
9、(情诗交响)|今日诵读练声打卡25
10、我觉得选小散文、诗歌、小寓言、小说片段、话剧独白都是可以的,但是我希望大家注意的要有这么几点:
11、朗诵是一种创作活动。它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变成声音,而是要赋予文字所应该承载的信息和情感。因为我们知道,文字是记录人类有声语言的工具,但文字也有其局限性,如,它很难甚至不能把人们在说话时丰富多变的语气表现出来,不能把人们说话的情态完全体现出来,也未必能够把一句话的真实含意揭示出来。因此,朗诵者在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文字创作者真实的意图,调动自己的情感,使其运动起来;接下来,还要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把作品的思想内涵阐释出来,把自己运动起来的情感抒发出来。理解、感受、表达等各个环节都要求朗诵者要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所以说,朗诵不是简单地念字,而是一种复杂的创作活动。
12、▌赵兵,1962年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在语言艺术与戏剧教育方面经验丰富、造诣颇深。四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学生遍布全国及海内外,其中如童自荣、潘虹、陈红、王洛勇等都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绩。著作有《朗诵基础知识讲讲座》、《朗诵艺术》、《朗诵艺术创造》及一系列艺术语言与戏剧教学方面的论文。曾获教育部、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教学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3、怎么办?下面提出两个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
14、九是大声读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比如在数学解题时如果大声读题,效果一定会更好。而需要广泛深入思考、记忆的学科如果大声读,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15、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16、第根据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熟悉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对于抒情性作品,应着重熟悉其抒情线索和感情格调。对于叙事作品,应着重熟悉作品的情节与人物性格。对于论述文,需要通过逐段分析理解,抓住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和论述方法,或者抓住文章的说明次序和说明方法。总之,只有掌握了不同作品的特点,熟悉了作品的具体内容,才能准确地把握不同的朗读方法。
17、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
18、赵兵:朗诵的技巧与情感
19、经典|《雨巷》作者戴望舒|朗诵文枫
20、第三层缘灭重点段落高潮
二、朗诵技巧如何抑扬顿挫
1、深刻解诗:「解诗」并不是照着字面上的意义分析一下就够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础,努力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动机。
2、无论对朗读或朗诵概念的理解还是对一篇作品的理解,那些对最基本概念的解释和对具体事物细节描述是要必须弄清的。由它生发出的感受和表达才可能是准确的。
3、坏消息传来!任正非,挺住!
4、拿到一篇诗歌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诗歌的感情基调,要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基调。
5、王安忆的作品《上种红菱下种藕》是一种细腻和平缓的基调;
6、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充足、稳定的气息是发音的基础。有的人讲话或唱歌声音洪亮、持久、有力,人们赞叹说,他(她)“中气”很足,相反,有的人说话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气无力,上气不接下气,像蚊子嗡嗡叫一样,使人难以听清,这种人则“中气”不足。其间除了身体素质的区别外,还有一个气息调节技巧问题,即呼吸和讲话的配合、协调是否恰当的问题。
7、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8、例如《草船借箭》课文中主要写诸葛亮巧借十万枝箭的事。抓住“巧”字去分析,不难得出赞扬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和宽广的胸怀。
9、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10、朗诵的内容一般都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一些非文学作品,如社论、书信等,一旦作为朗诵材料,往往也会偏向于表现某个人的某种思想感情,自然带上明显的文学色彩。文学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是运用语言表现的。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风采和魅力。文学作品通过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
11、看文章的题目。有些文章,它的题目本身就揭示了中心思想或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把这些回答连接起来,就概括出了中心思想。
12、第选择一些字、词进行对比练习和组词练习,以读准其声母,并辨音记词,提高区分能力。
13、我说从选材开始,好作品太多了,首先我要说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作品。
14、昨日推送此篇时,出现原则性“讹误”,故删去,在此向各位致以歉意。今日修改后重贴,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视频内容点击右上角几个点的图形,再点击“在聊天中置顶”,您退出此页也可继续收听。
15、要处理好“畅”与“租”的关系,必须进行共鸣训练。一下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共训练方法。
16、按题目语法结构划分。
17、朗诵技巧我总结五点,如下:
18、顾城的“简历”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我从北方的草滩上走出,沿着一条发白的路,走进布满齿轮的城市走进狭小的街巷板棚。每颗低低的心在一片淡漠的烟中继续讲绿色的故事我相信我的听众——天空,还有海上迸溅的水滴它们将复盖我的一切复盖那无法寻找的坟墓。我知道那时,所有的草和小花都会围拢在灯光暗淡的一瞬轻轻地亲吻我的悲哀。收起
19、对象感:就是朗读时设想到受众的存在和反应,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时时与受众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即虽“目中无人”,但“心中有人”。
20、看关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往往体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朗诵技巧
1、在这个过程中,朗诵者要选定适合自己的文字作品,深入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设计好朗诵的形式,结合音乐灯光的设计,准确、清晰、有感情、有变化地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
2、声音要跟随作者在文章中的感情变化而变化。
3、朗读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二是流畅,三是传神。
4、不同的诗歌表达出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诗歌朗诵文章,字里行间的内在含义非常重要,在朗诵的时候也必须重视,因为你必须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以及语句的具体含义,才能够做好朗诵。
5、王苏老师说:“朗诵就是通过语言绘画的方式将纸上的语言用声音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听众与声音与画面的人物一同去感受一同去思索,品味温暖,阅读人生。”
6、只有这样,我们的朗诵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听众听起来才会觉得"自然"。如果朗诵者并不领会作者的情感而只是"估计"作者的情感,那就很容易失去分寸。失去了内在的感情基础,单单依靠技巧来支撑,听众听起来就必然会感到"做作"了。
7、”零距离·梦回故里“上发表。
8、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9、我们看到,人们在选择朗诵的文字作品时都是非常严格和认真的,对其主题、思想、遣词造句的要求非常高。事实也证明,文字作品艺术水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朗诵艺术魅力的高低。
10、朗读技巧有:朗读时要注意朗读稿件画面感的呈现;朗读时要注重朗读稿件中的逻辑顺序关系;通过划分节奏单元,让朗读更具韵律感;朗读时要注意融入真诚情感。其中,重要的是朗读时要弄清作品中的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全篇的思想发展脉络,层次、语句之间的在联系,认真体会和把握主次感、并列感、对比感、递进感、总括感、转折感、因果感等多种感受。在朗读时,根据每句话的逻辑感赋予不同的语调,感情。让听众更加明白你所传递的感情。
11、▌宋迎秋,国家一级演员、浙江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历任浙江话剧团副团长、艺术总监等,曾获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表演奖、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经营管理奖,多次获浙江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是浙江省在戏剧和影视两个领域都颇有成就的演员。
12、文枫朗诵|无题——致诺尔德|作者吉狄马加
13、第三步,呈现文本意外结局,体会“爱极深”,惊叹老牛唤来了孩子,赞美深沉而伟大的母爱!此为文章的第三部分。
14、就是说朗诵要说普通话。朗诵时每个字的音要准,平舌、卷舌要分得清;调要正,四声的发音分明。所以,要想朗诵效果好,一定学说普通话,发音标准、音调正确。
15、点击视频收听课程,点击音频收听此文郑老师精心制作的范读
16、今天的《声音的行者》上,我们精编了一期(朗诵”大家“说—超全的朗诵理论和技巧总结)以供朋友们学习参考和便于收藏。这些内容都来源于网络,要感谢这些传播者和分享内容的人,让我们有机会去聆听不同的声音,感受各位老师的风采,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我们更要感谢这个百花齐放和、和而不同、开放和包容性更强的与时俱进的时代。
17、Ch——c车次场次蠢才纯粹差错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