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清明的古诗
1、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2、原文: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3、壬戌清明作,清代:屈大均
4、《折桂令·客窗清明》(元·乔吉)
5、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6、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仿佛说: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
7、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8、寒食节时正碰上我疾病缠身,到了清明节心情愉快起来。但最终还是让我思念故乡,晴天的江面满是清明节祭扫的烟火。
9、白话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0、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11、洲上青苹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
12、译文: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13、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台阶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14、这首诗是宋代“理学派”之作,诗人描写了清明节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将追逐落花的小游戏写进了诗里,在平添几许稚趣的同时,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
15、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节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既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在古代的诗词中也不乏与清明节有关的佳作名篇。
16、《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宋·陆游气候江吴异,清明乃尔寒!老增丘墓感,贫苦道途难。燕子家家入,梨花树树残。一春回首尽,怀抱若为宽?《清明》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7、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18、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19、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2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二、关于清明的古诗四句,简短
1、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2、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3、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4、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5、白话译文:今天是清明节,和几个好友在园林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吹动着柳絮飞扬,清明乞新火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杜若开出了很长,文章想起了两位贤人。什么时候能够命驾,在落花前饮着酒。
6、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7、译文:阵阵轻寒,弥漫在清晨,片片阴云,笼罩在暮色时分。愁闷里,竟然未觉到春意已沉。落花滴泪,是因有风雨的侵临,啼鸟无情,此事自古而今。
8、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9、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10、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1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2、“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13、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14、(唐)温庭筠(yun)
15、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
16、花上露珠晶莹,春草茂密如烟,这户人家已放下窗帘。她荡罢秋千格外疲倦,轻解罗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双燕。
17、译文: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桃树满园,桃花和郁金花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
18、关于清明时节的古诗五言的一般皆为四句、八句等的,代表性的就属杜牧的《清明》(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五句的一般为宋代及之后的词。
1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0、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2、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3、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4、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5、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6、清明时节雨声哗。——出自于: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7、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8、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9、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10、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11、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2、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13、白话译文: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14、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15、清明佳节时分,桃红李白,竟相绽放,犹如笑脸。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16、高翥是南宋后期江南诗派的重要作家,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来祭扫时的所见所感。诗的最后表达了诗人的态度,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常态,就是及时行乐。
17、原文: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18、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19、素衣,可以理解成朴素或是干净的衣服。大意是:我的这身素衣啊,你不要哀叹沾惹上了许多风尘,我们匆匆赶路,不正是为了在清明时节能回答家乡吗?陆游的这首诗最有名的还是第二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0、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于:高翥《清明日对酒》
四、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1、译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2、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3、词人对颍州西湖可以说是深情一片,他曾多次游览,最后也归居颍州。首词描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这首词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4、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5、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骏马奔驰而过,绿杨掩映的庭院中秋千正上下飞舞。
6、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7、《郊行即事》(北宋·程颢)
8、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9、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10、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11、《清明》宋代: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夜》唐代: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唐代: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13、qīng míng清明táng dài:dù mù唐代:杜牧qīng míng shí jié yǔ fēn fēn , lù shàng xíng rén yù duàn hún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 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
1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16、清明夜,唐代:白居易
17、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8、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1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0、《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
五、关于清明的古诗
1、清明节到了,除了耳熟能详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清明的古诗?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耕作的农民都被召去打仗了,无数田地无人耕种一片荒芜。
4、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宋代: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苏堤清明即事(宋代: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5、清明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宋代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寒食上冢》宋代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闾门即事》唐代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长安清明》唐代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6、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7、清明习俗:踏青、插柳、扫墓、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
8、杜牧清明古诗带拼音版
9、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10、táng dài:dù mù
11、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12、这首词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也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词写的是清明,却从“客窗”的意境表现,不消说客愁才是真正的主题;结尾以一个“蓦”字打断客思,重将目光投向窗外,照应“清明”,而深意又不止此。
13、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14、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逐渐消逝。“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15、清明:二十四节气之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16、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17、清明节的古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18、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9、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20、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
六、关于清明的古诗
1、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2、古人认为此时万物欣欣向荣,天气清澈,景物明晰,所以叫清明。
3、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4、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6、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7、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8、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出自于: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9、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10、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11、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12、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13、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
14、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15、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于: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6、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17、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18、《清明》(唐·杜牧)
19、2|第二就是记述寒食节的由来的诗,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20、《朝中措·清明时节》(南宋·张炎)
1、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2、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3、清明日,唐代:温庭筠
4、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5、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6、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
8、原文: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9、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10、清明时节,试着登上城楼眺望郡城的郊野,只有寥寥几处人家燃起新烟。
11、《清明》(北宋·黄庭坚)
12、(清)王禹偁(chēng)
13、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 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
14、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15、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黄庭坚《观化十五首》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6、(宋)吴惟(wéi)信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8、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9、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20、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2、(点评)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3、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4、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5、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
6、译文: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7、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