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岁寒三友的诗句
1、(相聚文学)王敬平七绝六首
2、三月桃花醉早春,河塘杨柳抚清尘。
3、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4、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5、可怜空待秋风到,便是心灰该去时。
6、(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7、(相聚文学)黑龙江诗人陈淑红/礼敬桦林白衣天使古诗词十首
8、(相聚文学)陇南溢香演艺诵读会“抗击疫情助力武汉”共克时艰
9、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10、来如游子去随风,相遇何堪一睥中。我有情丝与君系,何须日夜更飘蓬。
11、(虞美人•春景•新韵)
12、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
13、筑梦蓝图奋力耕——王敬平
14、(相聚文学)我们永远在一起
15、照影哀鸿向北京,风声切切似悲声。
16、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17、父母身躯,怎怨天地冷,聊有当归意。
18、(相聚文学)(相聚文学)王敬平七律四首
19、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0、残冬无语任凋零,风过南园草木醒。若以花开为信使,悲怀莫遣柳条青。
二、写岁寒三友的五句诗
1、满眼心焦落泪。披衣依窗,夜半人无寐。
2、堆砌暮云何处家,风停老树息归鸦。
3、自是子献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4、常怀敬佩松梅客,风雪霜花结友邻。
5、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6、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7、然而想要把竹子画得好,并非临摹或写生那般简单,我们眼中所见的是“自然之竹”,而出自艺术家之手的竹子则是“胸中之竹”。将眼前所见的客观景物,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技术加工转化为艺术形象。这种“再加工”的匠人精神,落实到郑板桥身上便是——日间画竹,夜间思竹,而胸有成竹。
8、尘封往事薄如纸,是我家书与韵和。
9、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0、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11、满坡枯草,风中吹犹涕。
12、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13、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14、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15、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6、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7、(相聚文学)甘肃徽县张卫红老师作品五首
18、花红好看谁呵护,根底枝巅最有情。
19、亦开金石锁,能赶鬼神移。
20、去留何意傍琴台,舒卷无心寂寞开。
三、描写寒岁三友的古诗
1、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2、看似逍遥任卷舒,去留无计奈何如!冰缘莫使心伤透,悲落清珠覆地庐。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寒冬时节,松经冬不凋,竹傲骨迎风,梅耐寒开放,人们常称它们为“岁寒三友”。自古以来,人们就喜爱松竹梅,留下了不少赞咏它们的诗文。我们一起来读读古人是如何描写它们的。
5、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6、不是愁多即梦多,鼾声每每动诗魔。
7、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8、(相聚文学)甘肃礼县王敬平七律十二首
9、出自:宋·王安石《梅花》。
10、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覆翠苔。
11、“松竹梅岁寒三友”形容松树,竹子,梅花,描写植物抗冬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同时岁寒三友还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化作常以“三友图”命名。此外,北京有三种小吃“半空儿”、冻柿子、海棠红”被合称为岁寒三友。
12、(作者)陈毅(朝代)现代
13、既是一个故事,一种形象,既是一件艺术品,也一种流行文化。可以说,无论是放在过去还是现在,“岁寒三友”都是我国文化界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
14、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15、蹊边桃李似含欣,未抚金徽已染熏。
16、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17、火中锻就一身凉,小小心尖引线长。
18、命既多情却是空,凭谁持掌玉楼中。分明昨日好颜色,飘入时光落入风。
19、阴凉处长满了颜色深绿的青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20、余晖剪影斑驳处,谁在吟诗留晚霞。
四、描写岁寒三友的古诗三首
1、松、竹、梅这三位仁兄之所以会“结伴为友”,追溯起来要去到北宋。那会儿东坡居士开垦荒地,在自家田边小屋的院子里种植了许多花木,还惺惺相惜地将四季常青的松树、枝干挺拔的绿竹和冷艳报春的冬梅,称作与自己严冬相伴的三位好友。在诗人苏轼之后,南宋文学家林景熙“接棒”,在《霁山集》的“五云梅舍记”中,挥笔写下“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这样的句子,于是松、竹、梅便再度结盟为友。
2、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3、(相聚文学)《陇南的冬天》王敬平诗词五首
4、冰冷应怜从别后,已然用尽一生情。
5、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6、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7、种树自何年,幽人不知老。
8、据史书记载,古代有不少文人都是“鲜花控”,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9、五十八年逢贵诞,嘉辰正好赠诗文。
1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1、久坐潺湲流照间,精华静敛睡成团。无端却被风吹皱,荡漾愁肠和泪看。
1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13、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14、心如明月水晶球,万里豪情射斗牛。
15、(作者)陆游(朝代)宋
16、释义: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17、在众多咏竹诗中,郑板桥的《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可谓独树一帜: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突破了竹子的传统意象,赋予其更广延的民生意义,一直被人们所称颂。据记载,此诗大约作于乾隆十二年,当时山东大涝,潍县尤甚,饿殍遍野,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即令:“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有人提出这样做应先上报朝廷,被他断然拒绝道:“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后来回到衙斋,写了这首诗。所以,诗人的精神境界决定着诗的思想高度,不一样的情怀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会写出不一样的诗词。
18、(相聚文学)黑龙江佳木斯王友老师作品
19、自宋代开始,便有不少文人雅士陆续成为“岁寒三友”的“骨灰粉”,不管是文学或艺术创作,无一不表现出他们对于松、竹、梅的真爱之情。
20、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 张谓《早梅》
五、写岁寒三友有关的诗句
1、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2、寂寂痴心不胜处,来多欢喜去多悲。
3、岁寒三友,竹居其中。寒冬腊月之际,虽不如松壮硕厚实,但竹子亦在此时仍旧一片苍翠。
4、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5、忽听弦鼓嘈嘈,歌声嘹亮,即兴高山戏。夜黑来时人相聚,尽说满腔心意。千载传承,谱添新曲,云袖抛迤逦。米仓含黛,举杯浑酒不醉。
6、译文: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
7、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8、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9、(相聚文学)七绝十六首∕作者:王敬平∕朗读:王慧兰
10、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11、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12、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这青松又高又直。
13、(相聚文学)陇南武都快板/我们永远在一起
14、梨花三月逢春雨。柳岸杨枝绿。
15、谁教昙花窗上开,冰心玉骨费疑猜。此情脉脉风吹去,无色无香蝶不来。
16、云舒雁字人千里,月落他乡泪几颗?
17、水墨晕染之处,便是梅花盛开之时
18、(相聚文学)甘肃徽县张卫红/古诗(吟春)十首
19、我笑词穷无挂碍,身逢冠状懒筹谋。
20、松到之处,笔笔“硬气”
六、描写岁寒三友的诗句
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2、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3、从此以后,这三位在古人眼中便成为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组合”。元朝有《朝中措》——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明朝有《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同样生命旺盛,同样坚贞高洁,“松、竹、梅”因此而成为历代诗书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4、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5、平常人画竹,往往蘸着萧淡的水墨,疏疏落落地挥洒那么几笔,以此来点缀河流山川;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人生中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对于郑板桥这股执着劲儿,《清代学者像传》中的评价相当到位。正如郑板桥自己所言,“四十年来画竹枝”、“画到生时是熟时”。
6、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7、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松)霜寒枝更劲,崖峭揽怀中。天地囤真气,不摇杨柳风。
8、绿透芸窗灯影下,有人拈指绣鸳鸯。
9、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10、软弱的枝干随时可能遭受摧残,纤细的茎叶容易受到轻藐欺侮。
11、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12、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13、虽无德业生平淡,却有诗书腹自珍。
14、南面窗外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繁茂层层叠叠。
15、折梅遥祭刘章老,伴你蓬莱万里行。
16、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17、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 一作:明年)
18、冰肌玉萼倚窗开,隐匿芳香拒蝶来。守得青阳如约至,同君携手上瑶台。
19、(相聚文学)湖北宜昌余宗银∕红楼群釵咏集萃(唐多令三十六首)
20、二月二时春自醉,龙抬头日喜相闻。
1、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2、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4、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 张谓《早梅》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早在竹子成为“岁寒三友”之前,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便常常友好地结伴相约游玩于竹林之下,纵情雅集,肆意酣畅,遂被后世誉为“竹林七贤”。说到最爱竹子的古代文人墨客,除了“岁寒三友”创始人苏轼之外,郑板桥的爱竹情结也为后世最为流传。
7、芳草萋萋绿满枝,桃红李白看多时。
8、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9、红楼青松‖无限相思心上泪,莫教错认旧时霜
10、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11、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