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宋八大家简介
1、据查,明初朱右将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代表作《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4、欧阳修: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等。
5、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7、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苏洵《出自:宋·苏洵衡论·远虑》
10、其散文、书画、诗词等均有极高成就。
11、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12、《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等。
13、韩琦: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曾公亮:上与介甫如一人,此乃天也。唐介: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论议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扰。曾巩: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司马光: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黄庭坚: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杨时:今日之祸(金人围京城,勤王之兵四集),实安石有以启之。朱熹: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皇之盛。而安石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奸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14、“苏轼,你写的诗太多啦!我都背不下来啦!”在“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的留言板上,一位稚气未脱的小朋友,为他的“偶像”写下了这样的话。
15、苏辙(1039-1112)
16、⑥苏辙(1039~1112) 字子由。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其诗文风格皆受其兄苏轼影响。
17、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18、沈阳青年画家孙加看展后,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个展览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展示了中国璀璨的古代文明,祖先给我们留下这样好的瑰宝,我们必须要继承好。当我看到《曹娥诔辞》上‘韩愈’两个字的时候,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是中国人我骄傲!”
1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唐宋八大家简介和代表作
1、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2、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代表作《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3、唐宋八大家,是因明代茅坤选辑他们的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而得名。
4、《黔之驴》、《永某氏之鼠》、《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
5、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修
8、唐宋八大家可谓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群文人之一。然而,在这群人中,除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父亲苏洵没有科举功名,其余都是进士,而非状元。
9、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10、《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1、苏轼: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12、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13、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5、第二展厅为“德行笃定”。“唐宋八大家”每个人都饱经沧桑,几度沉浮。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尽相同,但在从容与自信中,各自都活出了真实的自己。在浩如烟海的文学著作中,八大家的传记,对其成败得失的评价和论述,不计其数。但透物见史,八大家的文章、人生经历和遗留至今的书画,却刻画着他们的高风亮节和光明磊落,展现着他们的人生轨迹与精神风貌,让人们领略他们的人生高度和人生智慧。
16、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7、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18、唐宋八大家是由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与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属于宋代的名家简介如下: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东京由于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王安石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曾任宰相,不久因维护新法得罪神宗而罢相,退居江宁半山园,被朝廷封为“荆国公”;曾巩是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突出,曾巩的文章“古雅、平正、冲和”,世称“南丰先生”;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官至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19、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韩愈、柳宗元在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崛起,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
20、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三、唐宋八大家简介思维导图
1、“孩子,你天天背诵唐诗和宋词,这个爷爷就是王安石,他就是《泊船瓜洲》和《梅花》的作者。”
2、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故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而王安石、曾巩都曾拜欧阳修为师,欧阳修也是苏轼的老师所以说唐宋八大家分为唐二家(韩愈字退之、柳宗元字子厚)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3、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4、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5、苏辙,自号颍滨遗老,谥文定。代表作《栾(luán)城集》84卷,《送李宪司理还新喻》,《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亡嫂靖安君蒲氏挽词二首》,《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天真堂》,《栾城应诏集》12卷。
6、《进学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7、A.散文《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
8、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9、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代表作《欧阳文忠公集》
10、《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11、柳宗元:著有《柳河东集》等。
12、③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累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将。
13、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与父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14、12月2日开展当天,辽宁省博物馆就创新办展,历史上首次开放夜场。为了这次夜场展出更有意义,辽宁省博物馆与辽宁歌舞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联手打造了一场名为《群星璀璨的历史天空诗歌晚会》。晚会在辽博一楼大厅举行,专业演员与辽沈地区的诗词爱好者,同台演绎了“唐宋八大家”的经典作品。这次晚会,在当天刷爆了沈阳人的朋友圈。
15、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这里是一直在陪伴你的湖职小狐狸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洵
18、唐宋八大家——苏洵(宋)
19、王安石变法发生于宋神宗熙宁年间,是北宋宋神宗进行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20、王安石: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四、唐宋八大家简介20字
1、《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墨池记》。
2、唐宋八大家简介及代表作品唐宋八大家:韩愈(唐)简介
3、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4、《水调歌头》,《浣溪纱》、《江城子》、《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5、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宋)简介
6、△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
7、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8、2016年5月15日,曾巩传世孤本《局事帖》在中国嘉德“大观夜场”以一亿三千万元起拍,经多轮竞价,最终以8亿元落槌,加佣金07亿成交。《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一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传世墨迹,为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共124字,距今已有936年,曾被历史上多位名人收藏,并经徐邦达考证著录于《古书画过眼要录:津隋唐五代宋书法》。2009年,这件作品以0864亿元成交,成为第一件过亿的中国书法作品。
9、C.“韩如潮,苏如海”分别是对唐宋八大家中韩愈、苏洵散文的评价
10、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11、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12、纵观1800多年中国行书发展历史,建立了不朽地丰碑的是三个杰出的书法家,他们是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行书代表作分别是《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誉之为“天下三大行书”。
1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4、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15、《宋史·曾巩传》评论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欧阳修:“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王安石:“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爱子所守卓,忧予不能攀。”苏轼:“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苏辙:“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来概括曾巩的学术成就。朱熹:“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
1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生于临川军之新淦县,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17、“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18、苏轼、苏辙、曾巩都是嘉祐二年的进士。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才名,当时的考官之一欧阳修早有耳闻。据说,殿试时,苏轼的策论文章得到详定官梅尧臣的赞赏,并立即被呈荐给主考官。
19、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旧党。豪放派词人。
20、唐宋八大家——苏轼(宋)
五、唐宋八大家简介缩写
1、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他散文内容广泛,义理精深,节奏舒缓,感情醇厚,气质内潜;主题明确,说理有条不紊;精于炼句,语言净洁,尤善用排比句、对偶句。
2、B.苏辙,苏轼,苏洵。
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辙
4、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据查,“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源于明初将以上8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而得名。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他们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主张文学革新,建立有理论、有创作成就的散文系统,成为后人效法的典范。
5、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6、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7、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8、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9、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10、D.柳宗元——河东先生——《小石潭记》
11、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颖滨遗老。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1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3、曾巩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代表作:《越州赵公救灾记》、《醒心亭记》、《游山记》等。
14、宋拓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15、试问邻僧行乞在,何人闲暇似衰翁。
16、亮点二:熔古铸今,突显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以及对今天的借鉴和启迪。
17、(解析)A项,《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描写的是清华荷塘月色之美,文笔优美、想象丰富,抒发沉郁的心情。故A项正确,排除。B项,《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展开,讲述他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历程。故B项正确,排除。C项,“韩如潮,苏如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并非苏洵。故C项错误,当选。D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故D项正确,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18、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
19、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两家——韩愈、柳宗元。宋代六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20、韩愈为唐宋古文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应为八大家之首。一般来说按照时间排列这一说法没有争议,以在文坛的声誉为标准,应是号称“北宋文坛领袖”的欧阳修为八大家之首,因为北宋王安石、三苏等其他大家全部出自他的门下,所以我们就主要来看看说法二和说法三。
六、唐宋八大家简介
1、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2、事必有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苏洵
3、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醒心亭记》
4、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是()。
5、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6、展览分为“文垂千载”“德行笃定”“家国情怀”三个部分,每部分下分若干单元。展出地点为辽宁省博物馆三层22号展厅,三个展厅展览面积合计3738平方米。在展览的尾厅,还设置了“文创产品售卖区”,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衍生品和品种繁多的展览出版物,让观众留住对展览的记忆。
7、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8、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唐)
9、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
10、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11、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三苏等五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他们是父子关系
12、《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
13、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14、《蝶恋花·春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5、明代散文家、藏书家茅坤整理选编了《唐宋八家文钞》,“唐宋八大家”的名号始于此书。
16、唐宋八大家王安石表作品:
17、(唐代古文运动,可祥见笔者的另外一文)
18、韩愈,字退之柳宗元,字子厚欧阳修,字永叔苏洵,字明允苏轼,字子瞻王安石,字介甫曾巩,字子固苏辙,字子由
19、“唐宋八大家”的称谓究竟起于何时?据查,明初时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撰《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
2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⑤苏轼(1037~1101)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累至龙图阁学士。
2、赵祯: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刘安世: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黄庭坚:①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②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③真神仙中人。苏辙: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范祖禹: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言。如轼者,岂宜使之久去朝廷?晁无咎: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王直方: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
3、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二十五岁后,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三十六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4、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5、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6、白居易:学术精博,文力雄健,立词措意,有班(班固)、马(司马迁)之风,求之一时,甚不易得。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势利,自致名望。可使执简,列为史官,记事书法,必无所苟。
7、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8、韩愈,字退之,代表作:《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巩
10、其创作思想,主张实用,反对骈体,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韩愈、柳宗元所领导的唐代古文运动,不仅有力地打击了风靡三百年的绮丽柔弱的文风,而且直接启示了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1、“唐宋八大家”以文学著称,关于他们的学术讲座、诗文赏析活动有很多,但是主题文物展此前一直没有。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说:“博物馆有通过征集、收藏、陈列和展览文物,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的职能。新时代的博物馆更要充分发挥新时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承作用。‘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开展之前,我们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本次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继举办‘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展览后,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前两次展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验。”
12、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13、他领导诗文革新运动,在诗词、散文各方面都卓有成就;苏洵父子、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因而成为当时文坛领袖。其《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形式。代表作:《欧阳文忠公文集》、《醉翁亭记》、《伶官传序》、《卖油翁》等。
14、亮点六:全景展示,打造VR云展览模式,提升观展体验。
15、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萧起灭中。
1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17、文物是文明的瑰宝、民族的根脉、历史的见证、国家的名片,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这些显得尤为重要。文创能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在本次大展上,文创成为“第二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