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的来源
1、在我们看,这种搜罗古佚的办法永远不会寻出诗的起源。它含有两个根本错误的观念:
2、第一个假定错误,因为无论从考古学的证据或是从实际观察的证据看,诗歌的起源不但在散文之先,还远在有文字之先。英国人用文字把民歌记载下来,从十三世纪才起。现在英国所保存的民歌写本,据查尔德(Child)的考证,只有一种是十三世纪的,其余都在十五世纪之后。至于搜集民歌的风气,则从十七世纪珀西(Percy)开端,到十九世纪斯科特(Scott)和查尔德诸人才盛行。但是这些民歌在经过学者搜集写定之前,早已流传众口了。如果我们根据最早的民歌写本或集本,断定在这写本或集本以前无民歌,这岂不是笑话?
3、三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4、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
5、诗的横向定位,最早见於尧舜。至大舜时,是把诗歌当作实现“神人以和”的方式方法,“以教胄子”。孔子首创私学,“有教无类”,《诗》被纳入五大教材之一。因为“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唯物史观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而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思文选》3卷,389页)前者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核心要素。诗歌属于社会意识,属第二性中的艺术。其定位不能高于社会生产。政治是上层建筑的基干或核心;科学技术属第一生产力。这二者,事关生死存亡与发展,诗歌不能高居其上。
6、在中国歌谣里,我们也可见出同样的演进阶段。最好的例是周作人在《儿歌之研究》里所引的越中儿戏歌:
7、这种折衷说以美国基特里奇(Kittredge)教授在查尔德的《英苏民歌集绪论》中所解释的最透辟,现移译其要语如下:
8、39大诗群(16000多诗友)联合会
9、此外澳洲还盛行各种模仿舞。舞时他们穿戴羽毛和兽皮做的装饰,模仿鸟兽的姿态和动作以及恋爱和战斗的情节。这种模仿舞带有象征的意味。例如霍济金生(Hodgkinson)所描写的“卡罗舞”(Kaaro)。这种舞也是在月夜举行。舞前他们先大醉大饱。舞者尽是男子,每人手执一长矛,沿着一个类似女性生殖器的土坑跳来跳去,用矛插入坑里去,同时做种种狂热的姿势,唱着狂热的歌调。从这种模仿舞我们可以看到原始歌舞不但是“表现”内在情感的,同时也是“再现”外来印象的(以上二例根据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10、诗词百家杂志社|上海新诗苑l
11、回答:写诗其实说白了就是用短小的篇幅来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感情,但必须在诗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加一些自己想象和幻想来开拓意境,从而是反映的生活,更生动、更突出。
12、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先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疲劳,增加劳动的乐趣,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用歌唱的形式直接孕育了最原始的诗歌。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也越来越多,诗人们自然也越来越多,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各自被归人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
13、2022年5月28日17:14:03
14、唐朝的中晚期也有很多诗人开始写词,为宋词做了一些铺垫。五代十国时候,好的诗基本没有,但却出现了唐后主李煜,冯延已这样的词艺术宗师级人物。后面过渡到宋时期,欧阳修,苏东坡,柳永,李清照,辛弃疾等等再次把宋词推向了一个艺术最顶峰。扩展资料:唐朝是诗的国度,诗人辈出。如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边塞诗称著的岑参、高适、王之涣;以风景诗著称的孟浩然;特别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诗圣的杜甫以及民众诗人白居易等等,如同灿烂的群星,光辉千秋。
15、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16、11月30日边义谈诗的起承转合
17、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18、8月30日陈芝宗关于律诗结尾的写法
19、麟之定,振振公姓,吁嗟麟兮!
20、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它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
二、诗经中诗歌的来源
1、回答:以生活经历、渊博知识积累、丰富想象等为基础,主要还是借景入情,以景衬情。如:《登鹳雀楼》
2、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所以算是真正的诗的起源。
3、“群众合作说”与“个人创作说”虽相反,却未尝不可折衷调和。民歌必有作者,作者必为个人,这是名理与事实所不可逃的结论。但是在原始社会之中,一首歌经个人做成之后,便传给社会,社会加以不断地修改、润色、增删,到后来便逐渐失去原有面目。我们可以说,民歌的作者首先是个人,其次是群众,个人草创,群众完成。民歌都“活在口头上”,常在流动之中。它的活着的日子就是它的被创造的日子;它的死亡的日子才是它的完成的日子。所以群众的完成工作比个人草创工作还更重要。民歌究竟是属于民间的,所以我们把它认为群众的艺术,并不错误。
4、上面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至今各地乡野仍保留了古代歌谣的痕迹。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史诗、歌谣,更具诗歌活化石的功能。如瑶族山歌、壮族三月三对歌,藏族史诗《格萨尔王》等;早期诗歌的创作分为民间与官办两套体系,这样有采诗官统一收集,汇编成书。
5、10月19日李梦痴诗歌风的传统4
6、中外文艺名家l中华网络诗刊|
7、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诗歌应该是一个最古老,也是最永远的王,他具有王者的风范。
8、9月20日韩明华藏头步韵诗词的创作
9、①它假定在历史记载上最古的诗就是诗的起源。
10、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1、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12、四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13、诗伴随着雅乐音乐兴起。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雅,正也。是一种中国古代汉族的传统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4、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15、0迅速观察当时的现场及周边环境,扑捉相关的典型景像,以辅助揭示本质。
16、shicibaijia@1com
17、人爱诗歌,诗歌为什么会叫人觉得回味无穷,因为诗歌:
18、0深刻解剖激起灵感的客观事物,是什么景象或意外激起心灵的浪花?是哪一特征或哪一方面的闪光射中了心灵?更要深入解剖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共鸣,如此激动万分,找出为什么?
19、先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语言是伴随着生产劳动产生的,文学和创作也是伴随着生产劳动而产生的,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诗歌,当然亦是如此。
20、6月21日灵子浅谈诗词点评
三、杭育杭育派认为什么是诗歌的起源
1、近代西方学者对于非澳诸洲土著的研究,以及中国学者对于边疆民族如苗、瑶、萨、满诸部落的研究,所得到的歌、乐、舞同源的证据更多。
2、5月17日江荣清“百年庆“律诗体会
3、一首诗揭开项羽失败之谜
4、转而到了魏晋时期,撑起当时诗歌文化的就是三曹,建安七子,也就是所谓的建安风骨,他们表达的多是人生短暂壮志难酬悲凉幽怨意境比较宏大,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魅力特征。
5、写格律诗就是格律诗,历史上格律诗辉煌,后人一般不能至及。
6、或有问于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馀者,又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7、《周易》为什么如此重视婚烟制度?因为《周易》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亁坤毁则无以见《易》。”可见,男婚女嫁生儿育女是决定“乾坤(存)毁、《易》之有无的头等大事。所以,太极阴阳鱼图是此消彼长、阴阳平衡的。足见婚姻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和细胞。这是《周易》阴阳学说四千年前就认识到了。是权势贪婪使中国仅有武则天、慈禧二人,不经选举就代表半边天,掌控国家大权.但这无损《周易》阴阳和谐、男女平权的永恒真理。凡此证明,完成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婚姻家庭制度,本身就是物质生产的起源和内容,当然也是文化、诗歌的起源。
8、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9、这种诗很讲究韵律。律是指语言运用有严格的规定。韵是韵脚,指诗句尾字主要韵母带发音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因此它形成了一种音乐美。
10、6月28日吴顺珍谈中国文学的魅力
11、诗歌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主恢复中的诗歌更是仅次于圣经的经典,绝大部分的聚会,都会唱诗歌,藉着唱歌挑旺我们的灵,也藉着诗歌为信息的负担、主的说话铺路,它也是生活中与主亲近最好的凭藉。但是少有人真了解每首诗歌的背景,作诗者的负担、经历和它要给我们的启示。为了拔高聚会中的唱诗,生活中的爱诗,在一切环境中的经历诗,自本周起,特辟一专栏介绍诗歌,以帮助圣徒。此次先以台中全时间追求的一篇关于诗歌的信息为起头,盼能引起您的共鸣。
12、点亮“在看”,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喜欢
13、话虽如此说,我们近代人总得要追问:既有诗就必有诗人,原始诗歌的作者究竟是谁呢?近代民俗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有两说:一说以为民歌是群众的自然流露,通常叫做“群众合作说”(thecommunaltheory);一说以为民歌是个人的艺术意识的表现,通常叫做“个人创作说”(theindividualistictheory)。
14、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产生,出现了专司诗歌的“诗人”。诗人与非诗人的分裂便产生了。诗、诗人总是与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联系在一起的。
15、神造了声音穹苍满了歌唱赞美
16、时代在发展,信息在飞速传播。今天,网络上的诗人、写手、创作者众多,这是历史上诗歌最繁盛的时期。我们的诗歌创作也呈现出各种风格、各种形式、各种流派共存的局面,怎样从诗歌的源头汲取营养,值得当代诗人思考。我们的诗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诗歌的主旨与诗歌传统不能丢,《诗经》中对自由、天真、美好的向往,对社会的批判、刺讽的功能不能丢,我们通过诗学的传承,将华夏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特色发扬光大。
17、大中华宝塔诗出版社l汉诗l
18、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19、更重要的是,这明显用了诗歌中的“兴”手法。
20、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1).诗歌原是(诗)和(歌)的统称,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它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选自{《诗经》),后者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0余篇,因此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了我国文学实现主义的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四、俄罗斯诗歌的起源
1、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是文学的一大样式,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文学体裁。我国古代,把不人乐的称为诗,人乐的称为歌。现在统称为诗歌。《诗经》《楚辞》、汉乐府及其后的唐诗是我国诗歌作品中的精华。著名的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赛罗》是欧洲产生最早的诗歌作品。诗歌要求内容高度集中、概括,具有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表现力,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分行排列。创作上多采用比兴、夸张、拟人、反复、比喻等艺术手法。诗歌种类很多,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内容分,可分为抒情诗和叙述诗;按与其他体裁的结合分,又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按时代发展分,又分为古诗、近体诗、新诗。
2、中华神龙文轩作家l上海诗社I
3、诗风是不是停留在谋种诗体上面停止不动,.过上几百年上千年就往向推动,每前进一步都千万探索,艰辛无比
4、远古先民诗歌创作及其意义
5、7月12日邓国琴丁芒先生作品欣赏
6、新诗出现,说明诗文化又进入一种文体之中,墨客们大胆运行、所向而迈进。
7、东边来了一个小学生,辫子拖到脚后跟,骑花马,坐花轿,走到丈人家。丈人丈母不在家,帘背后看见她:金簪子,玉耳挖,雪白脸,淀粉擦,雪白手,银指甲;梳了个元宝头,戴了一头好翠花;大红棉袄绣兰花,天青背心蝴蝶花。我回家,告诉妈:卖田卖地来娶她;洋钻手圈就是她!
8、中国诗歌按创作的时代和诗歌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在古典诗歌中,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按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讽喻诗等。现代诗歌包括新诗(即新体诗)和旧体诗。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9、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仰望星空,我们就会看到有许多用诗人名字命名的恒星。那些永远被人类铭记的诗人和他们的诗并不只是在星空中。诗就是我们的生活。诗歌起源于劳动,还有祭祀,是人们感情的宣泄,也有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中国的诗词在体现中华文化上起的作用也是无法比拟的。
10、总而言之,诗或是“表现”内在的情感,或是“再现”外来的印象,或是纯以艺术形象产生快感,它的起源都是以人类天性为基础。所以严格地说,诗的起源当与人类起源一样久远。
11、0诗(poetry)可说是以内容极强烈意义的语句为情绪的淋漓尽致的表白。原来Poet(诗人)是Maker(创造者•笔者译)的意义,在于神是天地的造物主,自然也是诗人(Poet)。
12、陈麟l冯恩启l蓝成东l邓国琴
13、比如:1)弹歌|佚名〔先秦〕
14、《易》中孚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还有六三“或鼓或罢,或泣或歌。”还有完全可以证明,在商周期间,诗歌已经成为了主流。甚至有了“和”
15、5月10日郑清健略谈诗人情怀
1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7、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18、自从格律诗形成,文人学识们追逐时尚,除平仄而余之非。
19、日落东方,国耻今雪,遗恨香江。忆虎门青烟,扶摇万丈;炮利船坚,一任猖狂。丧权辱国,痛开先河,魑魅魍魉屡犯邦。数十载,我中华儿女,黯然神伤。一朝改革开放,似春雷惊天震地响。逢和平发展,世界主流;一国两制,终放光芒。澳门有日,台岛思归,河山一统国运昌。共创业英雄几辈出,再造辉煌。
20、铁脚斑斑,斑过南山。南山里曲,里曲弯弯。新官上任,旧官请出。
五、英语诗歌的起源
1、7月26日邓国琴丁芒先生作品欣赏2
2、4月26日原野提高诗词的写作能力
3、后来许多选集家继刘勰的搜罗古佚的工作,如郭茂倩《乐府诗集》、冯惟讷《诗纪》诸书都集载许多散见于古书的诗歌。不过近来疑古风气大开,经考据家的研究,周以前的历史还是疑案。至于从前人搜罗古佚诗所根据的书,如古文《尚书》、《礼记》、《尚书大传》、《列子》、《吴越春秋》之类大半是晚出之书。于是《诗经》成为最可靠的古诗集本了,也就是中国诗的来源了。
4、11月23日邱启永诗的语法
5、在中国,搜罗古佚的风气尤其发达。学者对于诗的起源有种种揣测。汉郑玄在《诗谱序》里以为诗起源于虞舜时代:
6、《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
7、这首歌现在仍流行于绍兴。据《古今风谣》,元朝至正年代燕京即有此谣:
8、点上面的蓝字“诗词百家杂志社”关注我们哦!
9、12月21日孙忠凯谈当代诗词创作
10、(摘自台中市召会周讯第912期)
11、我们今天看到的诗,先是口头文学,乐歌的形式。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设备,只能保存在文字的形式里,口口相传,因此,文字的出现,就有了诗,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呢?
12、灵子l温小平l汪全栋l吴顺珍
13、少陵诗词澳门总社l九州诗园l
14、11月9日周海燕元人小令的艺术性
15、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先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疲劳,增加劳动的乐趣,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用歌唱的形式直接孕育了最原始的诗歌。
16、2月1日刘成宏文心养江山
17、也就是说,当时的诗,和夏,商,周,春秋一样,都是唱的。后来的乐府也是唱的。
18、少卿l彭彪l梦飞l山越夫
19、1月4日火焱(马燕)浅看宗教与诗词
20、诗起源与文字形成形不成的时代,古时候人们一起劳动生活,有些重体力的活相互鼓劲的发力声音,漫长的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夯歌。
六、诗歌的来源
1、我也告诉你,昨天是你,明天是你们那窈窕的美象藤挂在夜的窗口上错觉让我们展翅飞扬风中摇曳的熏衣草,盛开着淡紫色的小花,散发着米白色的光泽啊·象雾霾一样遮住那绝望和羞耻
2、到诗的最后,推出一个高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自己要实现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志向就跃然纸上了。
3、第诗歌乃是人对神经历所产生的那种最细致的感觉,人不喜欢粗鲁、人不喜欢粗糙;人喜欢细致。我们的神是细致的神,我们对神的认识若不能成为诗,就表示你对神的经历还是粗糙的。凡成为诗的,大部分的经历都是细致的,让人觉得满了滋养,这是诗歌的特点。当然也就是它的要求。所以,当我们来考虑古圣的诗歌时,第你要看它的真理如何,精粹不精粹?准确不准确?第就是要看它的诗意如何?既然是一首诗,就要看够不够有诗意的发表。第就是它的经历是不是深刻而细致的。
4、战国时期的楚国伟大诗人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四言发展到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5、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见《尚书•尧典》)
6、《易》离卦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可见,在商朝就已经有了乐器。
7、中国诗群主(800多个诗群)联合会|
8、楚辞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但《楚辞》非其一家之言,而是辑录了自战国至东汉三四百年间以此题材写就的诗文。现传17卷本《楚辞》中含有屈原的《离骚》《天问》、宋玉的《九辩》、东方朔的《七谏》和刘向的《九叹》等。
9、踢踢脚背,跳过南山。南山扳倒,水龙甩甩。新官上任,旧官请出。木椟汤罐,弗知烂脱落里一只小拇指头。
10、9月13日蓝成东格律诗词传承与
11、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说,我的家住在5楼,每次上去就呼呼地喘。后来,我一边爬楼梯一边自言自语道:“好高一座楼呀,上得好费劲呀。要是有电梯呀,那该有多好呀。”这既是来自于现实的感想,也有利于减轻我的疲乏感。
12、诗歌通过意境表达思想感情,诗的意境,是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13、第一个问题:诗人是如何写诗的?
14、下面他就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说“青青的是你的衣衿,悠悠的是我的深情”,这样,他心中的情感就开始流露出来了。因何愁苦?“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就是因为你的缘故,才让我思念到如今啊!”是想起远方的朋友,希望能够吐诉衷肠,患难与共。
15、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16、《易》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这已经脱离了歌的范畴,明显是民谣,而用是“谣占”,演变成诗了。
17、(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