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句子成分
1、谓语:谓语是对句子主语做陈述的部分,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说明主语“怎么样”。简而言之—主语发出的动作就是谓语。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漫天的乌云顿时消散了。
4、电子课本、知识点、同步练习
5、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6、(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7、(1)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
8、例1: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9、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句子成分的分析。想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要打好基础,学好了句子成分的构成,语文的得高分将不再是难题。家长们赶快替孩子收着吧!
10、符号:中括号〔〕。
11、(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
12、已经上了岸的(定语)勇士(主语)乘机俯身(状语)冲了(谓语)上去(状语)。
13、状语: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符号:中括号〔〕。
14、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
15、你的书念得“怎么样”?(代词)
16、(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广东卷4D)
17、中性主语(当事主语):主语在句子中既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而是被描写、说明、判断的对象。又 叫“关系主语”。
18、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19、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
20、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二、语文句子成分划分详解
1、“孝亲敬老”是华人的传统的美德.(主语是短语)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
3、符号:小括号( )。
4、但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常用的否定词“不…不…”“没有……不……”“非…不…”等。双重否定句跟相应的单纯的肯定句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5、(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6、(前谓语为使令性动词)
7、题目没有看懂句子成份一般是要找主语谓语宾语宾语修饰谓语偷换主语是指把主语换掉变成别的主语,那句子的意思也就完全变了,动作是一个动作,但主使这个动作的人(主语)不同了
8、〖析〗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9、定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名词和短语充当.定语在句子中放在主语宾语前,起修饰和限定作用.定语可回答“谁的”、“多少”、“什么样的”等问题.例如:
10、符号:波浪线﹏﹏。
11、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2、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3、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4、乔家(主语)忽而(状语)遭了(谓语)一场很大的(定语)变故(宾语)。
15、例如: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16、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定语)帝国大厦(主语)今晚(状语)熄灭了(谓语)灯光(宾语)。
17、例3: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18、语文里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例句:大伙都散了(《分马》)。
19、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状态
20、(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补语)
三、语文句子成分划分详解图
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派出所的(定语)警察们(主语)寸步不离地(状语)守卫(谓语)在洞口周围(补语)。
3、推文汇总(2020年7月)
4、“开会”的人都来齐了.(动词)
5、(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6、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
7、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8、南海一中‖留下(许多人)的梦。
9、全世界的(定语)科学家们(主语)都在努力(状语)探索(谓语)地震灾害的(定语)规律(宾语)。
10、他精通“八国语言”.(短语)
11、〖析〗缺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加“的人”。
12、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3、妈妈“米幼兰”。(谓语是名词)
14、(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15、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名词、代词和短语充当.一般上谓语是出现在主语的后面,用以陈述主语.谓语可回答“做什么”、“怎么样”、“是不是”、“有没有”等问题.例如:
16、陈述句可用肯定形式,也可用否定形式。
17、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18、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19、补语: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20、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四、语文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例句
1、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2、老师“送”我两本“书”。
3、(“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4、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新民晚报》1999年2月18日)
5、(例)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2005全国卷Ⅲ4D)
6、推文汇总(2020年5月)
7、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即“枝叶”成分)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
8、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9、例如:我不看枯燥无味的书。(主干:我不看书)
10、(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11、“你”吃饱了吗?(主语是代词,你)
12、宾语: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是谓语动词直接作用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和工具等。可以回答主语做了“什么”或是“什么”的问题。简而言之—宾语就是动作的承受者
13、这个字写〈错〉了。她哭〈红〉了双眼。——结果
14、科学技术(主语)是(谓语)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状语)成就(宾语)。
15、花的(定语)植株(主语)有(谓语)庞大的(定语)根系(宾语)。
16、例2:她哭〈红〉了双眼。
17、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主谓短语)
18、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19、妈妈气得两眼“通红”。(形容词)
20、(重磅)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汇总170篇
五、语文句子成分划分例句及答案
1、“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承受思想重负的能力终归有限啊!(主语是短语)
2、宾语多用于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和短语充当.宾语一般上出现在谓语后,是谓语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可以回答“谁”、“什么”等问题.例如:
3、〖析〗“羞辱”缺少宾语,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4、(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5、(弯弯曲曲)的小河。(风平浪静)的港湾。
6、他终于露出了笑容。(中补短语作动语)
7、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词是并列结构的,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找出。
8、小明“终于”盼到了消息.(副词)
9、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例如:
10、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符号:小括号()。
11、(午后),天很闷,风很小。(白)跑一趟。(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12、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13、(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14、例如:⑴(中国人民)定(志气)主(高)谓。
15、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
16、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17、我不怕“困难”。(形容词)
18、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19、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20、(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六、语文句子成分
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妈妈“米幼兰”.(谓语是名词)
4、例如: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5、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6、“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
7、定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名词和短语充当。定语在句子中放在主语宾语前,起修饰和限定作用。定语可回答“谁的”、“多少”、“什么样的”等问题。例如:
8、语文句子成分划分详解:
9、(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10、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11、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
12、在我的记忆里(状语),她(主语)是(谓语)一个温柔和美丽的(定语)人(宾语)。
13、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
14、1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15、(2)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
16、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17、(3)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