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
1、不及召下兵(士兵、武士,名词)──《荆轲刺秦王》
2、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动词,登上)
3、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动词,推辞)──《烛之武退秦师》
4、以次进(名词,次序)──《荆轲刺秦王》
5、(4)教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6、见:见陵之耻:被(表被动)图穷而匕首见通"现",看到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召见诚: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顾:顾计不知所出:不过,只是顾笑武阳:回头将军宜枉驾顾之:回来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为表被动)乃为装遣荆轲:准备为变徵之声:发出
7、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8、听其言而信其行(动词,相信)──《论语》
9、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
10、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名词,文辞,指文学)──《屈原列传》
11、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连词,因而,表因果)
12、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3、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荆轲刺秦王》
14、仆所以留者(我,对自己的谦称。)
15、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16、“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17、①图穷而匕首见(动词,穷尽)
18、秦王必说见臣(动词,召见,接见)
19、②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代词,指荆轲自己动身这件事)
20、(秦王的)待臣上前,杀死荆轲。(事后)秦王头晕目眩了好长时间。
二、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而的意思
1、2、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
2、略进兵北略地(掠夺,夺取)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父母)──《廉颇蔺相如列传》
4、(3)阁下:对人的一种尊敬称呼。
5、李凭箜篌引(名词,乐府诗体的一种)──《李凭箜篌引》
6、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荆轲刺秦王》
7、(5)足下:对人的敬称。
8、3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9、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名词,居所)
10、5、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
11、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马上)
12、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的确,确实
13、樊於期乃前曰(前:走上前)
14、又前而为歌曰(前:走上前)
15、乃为装遣荆轲(动词,准备)
16、(9)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17、②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成功)
18、计日以还(动词,归还)──《黄生借书说》
19、1、以刀试人(介词,用)
20、请辞决矣(动词,请允许我)──《荆轲刺秦王》
三、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1、乃欲以生劫之(强迫,威逼。)
2、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3、③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助词,的)
4、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荆轲刺秦王》
5、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6、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荆轲刺秦王》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荆轲刺秦王》
7、血濡缕(浸湿、沾湿。)
8、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副词,亲自)
9、振奋作声(动词,振作)
10、1、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事)
11、④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连词,表转折)
12、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挥动)──《过秦论》
13、⑥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应为“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
14、2、乃遂私见樊矜期(私自,私下)
15、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动词)──《荆轲刺秦王》
16、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荆轲刺秦王》
17、⑥将军岂有意乎(岂……乎:表揣度,是否……呢)
18、①使使以闻大王(第一个是动词,派遣;第二个是名词,使者)
19、①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左右既前(走上前)
20、群臣惊愕,卒起不意(料到)
四、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乃
1、一尊还酹江月(副词,还是,hái)──《念奴娇。赤壁怀古》
2、6、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
3、2、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
4、高中学习帮小程序(点击进入)
5、微、谒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没有)(拜会,前往)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8、(燕国的)太子凡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9、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10、左右既前,斩荆轲(前:走上前)
1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望、拜访)──《出师表》
12、荆轲有所待(有……的)
13、顾恋慈母(动词,思念)
14、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荆轲刺秦王》
15、荆轲刺秦:就荆轲而言,无论成功与否,都不可能全身而退,所以并无什么危险可言,正所谓“士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就燕国而言,亡国是不可避免之事,因此可以说也无危险可言;就太子丹而言,却是危险丛丛。成则苟延残喘,败则死期立至。
16、“秦武阳年十二就杀人,见秦王竟“色变振恐”,引起了众人的猜疑,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形势危急。
17、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荆轲刺秦王》
18、为行刺做了哪些准备?
19、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副词,才)
20、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只是)
五、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引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荆轲刺秦王》
2、(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3、441814770@qq.com
4、(11)吾子:对对方一种亲昵的称呼。
5、战国未年,秦国准备攻打燕国,燕国太子就找了荆轲带着燕国地图和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军的人头去秦国假装称臣,刺杀秦王,但在荆轲行刺之时,被一个御医扔出手中药箱救了秦王,最终荆轲被秦王杀了,而燕国也被秦国灭了
6、2、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
7、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应为“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8、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来,表目的)
9、(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0、迁我如振振落叶(动词,振动)
1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放弃,动词)──《师说》
12、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着)
13、(1)孤:古代侯王的自称,亦为谦称。
14、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15、(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16、恐惧不敢自陈(陈述,动词)──《荆轲刺秦王》
17、(4)仆: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18、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荆轲刺秦王》
19、箕踞以骂曰(箕:像簸箕一样)
20、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介词,表被动,被)
六、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
1、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确实,真实)──《捕蛇者说》
2、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名词)──《荆轲刺秦王》
3、②图穷而匕首见(连词,表顺承)
4、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荆轲刺秦王》
5、③乃令秦武阳为副(动词,做)
6、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7、犹厌言兵(名词,战争)──《扬州慢》
8、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名词,居所)──《陋室铭》
9、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
10、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1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读yuè,高兴。)
12、刺之因:(“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开端(矛盾出现)。
13、人不敢与忤视(正眼看。忤:逆。)
14、6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15、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划)
16、乃遂私见樊矜期(私自,)──《荆轲刺秦王》
17、3、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
18、②群臣怪之(以……为怪)
19、反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