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书中所及,大多是沈复和妻子芸娘的日常细琐,类同于今天所谓回忆录。书成于沈复亡妻之后,所写所叙,凝情至深,在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林语堂谓芸娘是“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可见一斑。
2、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
3、 造物之忌 世间竟无一个全字。
4、刹那,芳华远去,看透了结局,又如何面对?
5、蝉蝶之属宛然如生踏叶尖
6、乐器实录:提琴:沫汐澄\吉他:子青
7、今天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
8、所谓虚中有实,就是说在园林里山穷水尽的地方花心思,让人一折一转弯,而觉豁然开朗;或是轩阁里设橱柜的所在,橱门一开能通到别院,就显得别有洞天。
9、(四季花道)清明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10、芸说:“我有个办法,就是怕那样的做法有罪过。”我说:“你不妨说说看。”她说:“虫子死后颜色不变,你可以捉来螳螂和知了、蝴蝶之类的昆虫,用针把它们刺死,用细丝系住虫的颈部绑在花草当中,整理它们腿的姿态。
11、余与芸寄居锡山华氏,时华夫人以两女从芸识字。乡居院旷,夏日逼人。芸教其家作活花屏法,甚妙。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虚其中,横四挡,宽一尺许,四角凿圆眼,插竹编方眼。屏约高六七尺,用砂盆种扁豆置屏中,盘延屏上,两人可移动。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绿阴满窗,透风蔽日,纡回曲折,随时可更,故曰“活花屏”。有此一法,即一切藤本香草,随地可用。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12、我们一无所有,唯不能失去自由。
13、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驱之别院。
14、(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当做青云白鹤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我常在高低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我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15、 拜天孙、叩月老,刻“生生世世为夫妻”印章两枚供来往书信。文中点点,真读之欲泪下。
16、(四季花道)植物的芬芳
17、(四季花道)从插花艺术到对“花道”的理解
18、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体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地看。把繁茂的杂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把泥土瓦砾凸出的地方当做土山,把低洼的地方当做山沟,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19、我回忆童稚时候,能够睁大眼睛看太阳,明察秋毫。纤小的东西,我也必得去细细观察其纹理,所以时不时能得些意外趣味。夏天蚊子嗡嗡声如雷,我就把它们想象成鹤群在空中起舞。心意所向,就觉得看上去,蚊子真成了鹤啦;便这么昂头看着蚊子们,脖子都僵了。又想了法子,把蚊子留在蚊帐里,慢慢拿烟喷它们,让蚊子们冲过烟雾飞翔鸣动,就当作是白鹤青云来看,果然就像是鹤唳云端,于是我心情怡然,拍手称快。
20、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二、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苏城有南园翻译
1、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2、|发送“共读”,千万书友等你加入|
3、抚掌称快拟作鹤唳青云端
4、译文:我闲居在家,桌上的瓶花总是不断地更换新鲜的。芸对我说:“你的插花中能够体现风晴雨露的特征,可算是十分精妙传神。在画画的技巧中有画草虫的方法,你在插花时为什么不仿效呢?”我说:“虫在插花上是会跑来跑去不听话的,怎么能仿效呢?”芸说:“我有个办法,就是怕那样的做法有罪过。”我说:“你不妨说说看。”她说:“虫子死后颜色不变,你可以捉来螳螂和知了、蝴蝶之类的昆虫,用针把它们刺死,用细丝系住虫的颈部绑在花草当中,整理它们腿的姿态,或者抱梗,或者站在叶上,就像活的一样,不也很好吗?”我很高兴,按照她的办法去做,看到的人无不称绝。
5、(四季花道)嫣然一笑是海棠
6、(四季花道)让插花来疗愈你……
7、惟每年篱东菊绽,秋兴成癖。喜摘插瓶,不爱盆玩。非盆玩不足观,以家无园圃,不能自植;货于市者,俱丛杂无致,故不取耳。
8、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一瓯清茗,神能趋入其中,方可供幽斋之玩。种水仙无灵璧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黄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盆内,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幽趣无穷,难以枚举。
9、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搬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掉了。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10、从两个方面:1群鹤舞空2白鹤青云其实作者会有这些物外之趣主要是因为他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老师说的,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11、《闲情记趣》是《浮生六记》的第二卷。作者以朴实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照应,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志趣相投,伉俪情深,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
12、有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打架,正看得兴趣正浓,忽然又一庞然大物, 搬开山,拔倒树一样向我而来,原来是一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都被他吃了。 我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觉吓得叫了起来。定了定神,捉住这只癞虾蟆,鞭打了数十下,便驱逐去别的院子。
13、读到此处,我是应该笑,还是应该哭?
14、沈复就是一个“不思习上”的败家子,而陈芸则是助纣为虐的坏媳妇。尽管因此遭遇种种变故,但沈复始终不曾因自己的品行而忏悔,他自信与陈芸相亲相爱是夫妻应有之义,自信个人才性无可指责,所以他敢于敞开胸怀,坦然相陈。他或许算不上伟男子,却绝对是一位奇男子。
15、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阔大者舒展,不拘自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口为妙,所谓“起把宜紧”也。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
16、作者具有好奇心和童趣,在虐待的同时观察蚊子的反应
17、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18、前几日我们读了《闺房记乐》这一章,在细节中窥见了芸的出色:自小,芸就是一个父亲早丧、独自靠女红养活一家、自学认字的才女;婚后,芸陪沈复在闺房中谈诗论书、赏月饮酒,芸亦是心路活泼,其最为可贵之处莫过于风雅感性之后的缄默沉静。那沈复呢?又是个怎样有趣的人?
19、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20、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三、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感受到哪些生活情趣
1、我回忆童年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眼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我一定会细心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时常收获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2、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的第31页到第38页以及第149页到第154页。
3、众人走后,我问芸:“明天你真的自己去么?”芸道:“不是。我看见市井中有卖馄饨的,他的担子里锅炉灶,无不齐备。何不雇个馄饨担子去?妾身先把菜肴烹调端整妥当,明天到了地方,再一下锅,茶酒两样都齐全了。”我道:“酒菜倒是没问题了,却没有烹茶的器具。”芸道:“带一个砂罐去,用铁叉串着罐柄,加柴火煎茶,不也很方便吗?”我大为赞同,鼓掌叫好。街头有位姓鲍的,卖馄饨谋生。我们出了一百钱,雇了他的馄饨担子,约好第二天午后出发。
4、沈复,字三白,清苏州(今江苏省吴县)人。生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卒年不详。但据其所著《浮生六记》中,浪游记快>所记事终於嘉庆十二年(西元1807年)秋,由是推之,他的去世必在这年以后。沈复的性格爽直,落拓不羁,不事科举,不慕宦仕宦,以行商、画客、幕僚、名士终身。他的太太陈芸,字淑珍,跟他同岁,颖慧能诗文,才思隽秀。他们伉俪情笃,在淳朴恬淡的生活中,另有怡然自得的天地。一生事迹,见於所著《浮生六记》,现仅存四记,包含、。典出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浮生六记》原本为手写稿,清末时被人于旧书摊上无意中觅得,方有幸流传后世。只可惜,遗失了两记了。:)。
5、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象的景观,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仰起头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为这样都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当做青云白鹤看,果真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高兴得直喊痛快。
6、方法1: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字于丹直接关注
7、昨日我们读了沈复童稚时的生活,他自小明察秋毫,想象力丰富,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都别有一番趣味。
8、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
9、再等得年岁稍长些,却并不失闲情之乐。偶得空闲,便以插花盆栽为趣。菊花宜插瓶,不宜盆玩,当是亭亭玉立,飞舞横斜;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则疏瘦古怪为佳,才能衬出其韵与势;至剪栽盆数,枝则忌对节如肩臂,节则忌臃肿如鹤膝,最可惜怕是明珠暗投;而点缀花石、亭台楼阁,则要小景入画,大景入神,虚实相合。
10、清代文学家沈复的《闲情记趣》,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和记叙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心的童趣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稚气烂漫的情趣。
11、《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所著忆语体散文,六记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后二记已逸。
12、携手相将,生活的一切等闲都成了乐、成了趣。
13、《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闲情记趣》为《浮生六记》第二卷。
14、沈复所言不过等闲事,泛舟太湖,万年桥赏月……然而闺阁良友,知己畅怀,山石草木自有一种逸态。
15、因为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仔细观察善于联想从联想和想象中产生美好奇特的意境
16、(四季花道)花朵的表情
17、「这是好书共读陪你共读的第43本书」
18、我们刚住到萧爽楼中时,嫌这地方暗,用白纸糊了墙壁,就亮了。夏天楼下的窗都拆了,没有栏杆,看去觉得空洞洞、无遮无拦的。芸说:“有旧竹帘在呢,干吗不用竹帘代替栏杆?”我问:“怎么办呢?”芸道:“用几根黝黑色的竹子,一竖一横,留出走路的空间,截半幅帘子,搭在横竹上,垂到地面,高度与桌子相齐,中间竖四根短竹子,用麻线扎好固定,然后在横竹搭帘的地方,寻些旧的黑布条,连横竹裹住,缝上。这样可以有个遮拦,可做装饰,又不费钱。”这就是我所谓“就事论事”的一个办法。以此推论,古人所说——竹头木屑都有用处——确实如此啊。
19、(四季花道)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起源——佛前供花说
20、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四、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文言文翻译
1、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可终究不是我想要的全。
2、《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集,该作品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他们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被众多学者赞誉为“晚清小红楼梦”。
3、芸尝着沈复衣冠与夫一同出游,知音相得。后芸失欢于公婆,夫妻几度受逐于家庭,二人痴情一往,略无怨尤,患难之间感情益深,然芸终因血疾频发不止,魂归一旦。因贫困,芸至死不肯就医,弥留时惟心心念念缘结来生。芸虽亡,而沈复对她的深情却无止境。
4、几之高低,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必须参差高下互相照应,以气势联络为上。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在会心者得画意乃可。
5、书中种种,眼前诸般,似乎终不免入那红尘,心字成灰,诗和远方更是难以企及。
6、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驱之别院。
7、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去,为之/怡然称快。余/长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观,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里/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驱之/别院。
8、初至萧爽楼中,嫌其暗,以白纸糊壁,遂亮。夏月楼下去窗,无阑干,觉空洞无遮拦。芸曰:“有旧竹帘在,何不以帘代栏?”余曰:“如何?”芸曰:“用竹数根,黝黑色,一竖一横,留出走路,截半帘搭在横竹上,垂至地,高与桌齐。中竖短竹四根,用麻线扎定,然后于横竹搭帘处,寻旧黑布条,连横竹裹缝之。既可遮拦饰观,又不费钱。”此“就事论事”之一法也。以此推之,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9、(四季花道)白玉兰——世无玉树,以此花当之
10、在萧爽楼聚会,有四个禁忌:即谈官宦升迁、衙门时事、八股文章、打牌掷色。有犯忌的,必得罚饮酒五斤。另有四样受肯定的,乃是: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
11、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尝以沉速等香,于饭镢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中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佛手忌醉鼻嗅,嗅则易烂;木瓜忌出汗,汗出,用水洗之;惟香圆无忌。佛手、木瓜亦有供法,不能笔宣。每有入将供妥者随手取嗅,随手置之,即不知供法者也。
12、萧爽楼中,沧浪亭下,诗书相娱,放浪之态,非知己,岂可明道。
13、初至萧爽楼中,嫌其暗,以白纸糊壁,遂亮。夏月楼下去窗,无阑干,觉空洞无遮拦。芸曰:“有旧竹帘在,何不以帘代栏?”余曰:“如何?”芸曰:“用竹数根,黝黑色,一横一竖,留出走路,截半帘搭在横竹上,垂至地,高与桌齐。中竖短竹四根,用麻线扎定,然后于横竹搭帘处,寻旧黑布条,连横竹裹缝之。既可遮栏视观,又不费钱。”此“就事论事”之一法也。以此推之,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14、选自《浮生六记》讲的是盆景点缀在盆景中的花草山石,细微的景致像画的一样精细,气势大的景致可以引人入胜。泡一壶清茶,对着盆景,可以使人入神,仿佛徜徉其中,这样的盆景可以在寂静优雅的书房里赏玩。我种水仙,但是没有灵璧石,我曾经用像石头的木炭代替。芽心黄色的水仙,取大小不同的五到七枝,用沙土种在长方形的浅盘子内,用炭代替石头,黑白分明,很有意思。以此方式推类推出去,趣味很多,很难一下子都列举出来。
15、若盆碗盘洗,用漂青松香榆皮面和油,先熬以稻灰,收成胶,以铜片按钉向上,将膏火化,粘铜片于盘碗盆洗中。俟冷,将花用铁丝扎把,插于钉上,宜偏斜取势不可居中,更宜枝疏叶清,不可拥挤。然后加水,用碗沙少许掩铜片,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
16、芸曰:“必得不昧今生,方觉有情趣。”……”
17、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剪裁之法,必先执在手中,横斜以观其势,反侧以取其态。相定之后,剪去杂枝,以疏瘦古怪为佳。再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或曲,插入瓶口,方免背叶侧花之患。
18、九州风物里朝暮多徘徊阅后添倦怠
19、看桌子的大小,一桌子可以放三瓶到七瓶,多了就眉目不分,好像市井摊贩上的菊花屏了。花几的高低,最重要的是气势联络。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在心领神会得其入画的意境。
20、所谓小中见大,便是像窄院里的墙,宜使其形状凹凸,用绿色装饰,以藤蔓来牵引勾连;嵌上大石头,在上头凿字,做成碑记的样子。如此,推开窗,就像面对山壁,便觉得山石峻峭无穷。
五、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盆景
1、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一瓯清茗,神能趋入其中,方可供幽斋之玩。种水仙无灵壁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黄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盘内,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幽趣无穷,难以枚举。如石葛蒲结子,用冷米汤同嚼喷炭上,置阴湿地,能长细菖蒲,随意移养盆碗中,茸茸可爱。以老蓬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中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搞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缩缩如碗口,亭亭可爱。
2、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3、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体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地看。 把繁茂的杂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把泥土瓦砾凸出的地方当做土山,把低洼的地方当做山沟,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4、及长,爱花成癣,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珍如拱璧,值余幕游于外,芸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次取杜鹃,虽无香而色可久玩,且易剪裁。以芸惜枝怜叶,不忍畅剪,故难成树。其他盆玩皆然。
5、所谓实中有虚,就是说在不通的院落里开门洞,用竹石映照空处,看上去有空间,实际没有;也可以在墙头设置矮栏杆,仿佛上面有月台,实际只是虚设。
6、若非积兴成癖,沈三白又如何能得出诸多心得呢?
7、情之一字,该笑呢?该哭呢?
8、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总浮生六记分为这几卷,闲情记趣是第二卷,至今好像只剩下前四卷了
9、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遍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余之小帽领袜皆芸自做,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色取瞄淡以免垢迹,既可出客,又可家常。此又服饰省俭之一端也。
10、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11、仲夏时,有蚊声如雷,舞如群鹤,观得鹤唳于青云之端,便拍手称快;闲暇时,又神游丘壑之中,以草作林,偶然得见二虫相斗,必目不转睛,怡然自得。
12、明明知道这样没有办法消灭蚊子,却和蚊子玩这样的游戏
13、把丛聚的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当做山丘,低洼的地方当做山沟,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
14、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5、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驱之别院。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
16、我曾抛楼台自诩游侠殷勤行江山
17、译文:我居室休闲案头瓶花许多芸说:样插花能表现花风晴雨露各种姿态风韵谓精妙入神而画卷也有草木与昆虫共同相处方法何仿效下我说:小昆虫徘徊定仿效芸说:我倒有方法恐怕始作俑而引起罪过呢我说:试说说芸说:小昆虫死了会变色寻找螳螂、蝴蝶之类用针刺死拿细丝线捆着脖子系花草间再整理脚足或抱花梗上或踏叶上样宛活生生小虫更好我高兴按方法去试验了结来看人无称绝赞美
18、方法2:公众账号查询中搜索『于丹』直接关注
19、点击音频,边听边看咯~
20、(四季花道)插花艺术的起源
六、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四季花道)惜物之心,造物之情
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3、苏城有南园、北园三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昧。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众议末定。
4、次取杜鹃,虽无香而色可久玩,且易剪裁。以芸惜枝怜叶,不忍畅剪,故难成树。其他盆玩皆然。
5、虫斗草间拟作百兽走山峦
6、沈复(1763年—1832年),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十九岁入幕,此后四十余年流转于全国各地。
7、|发送“书单”,你喜欢的各类书都在这里|
8、点缀盆景的花石,小则可以精巧到入画图中,大则可以融汇韵致,令人入神。捧一瓯清茶观赏,注意力能被盆景移取,使人神游其中,这等盆景,才适合在幽静书斋里赏玩。
9、(《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朗诵))
10、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1、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书作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
12、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13、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14、赏花观柳春意拂面笑盈然
15、值余幕游于外,芸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16、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闲情记趣——童趣
17、至于说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是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学问了,实在一言难尽。
18、《闲情记趣》是《浮生六记》的第二卷,《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一部自传体散文,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分别是第一卷:《闺房记乐》第二卷:《闲情记趣》第三卷:《坎坷记愁》第四卷:《浪游记快》第五卷:《中山记历》(已佚)第六卷:《养生记道》(已佚)。
19、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20、阅读笔记(reading222)
1、Themoreyouread,themorechance
2、点缀盆景花草山石细微景致像画精细气势景致引入胜泡壶清茶着盆景使入神仿佛徜徉其盆景寂静优雅书房赏玩我种水仙没灵璧石我曾经用像石木炭代替芽黄色水仙取同五七枝用沙土种形浅盘内用炭代替石黑白明意思式推类推趣味难都列举见溪边石石菖蒲(石苔种)结籽用冷米汤石菖蒲籽喷木炭木炭放阴凉潮湿久木炭丛丛石菖蒲随便木炭放盆或碗绿茸茸非拿几棵莲两磨薄嵌入鸡蛋放鸡窝让母鸡孵等同窝鸡蛋都孵鸡再取再用数前燕房梁做窝用泥土加少许门冬(百合科植物根茎富含机物)掏烂拌均匀盛容器已经点发芽莲种每用河水灌溉早晨让其晒太阳莲花盛候朵朵酒杯菏叶缩碗口纤巧亭亭迷
3、夏天荷花初放时,晚上闭合,白日盛开。芸便用小纱囊,撮少许茶叶,放在荷花心。第二天早晨取出,烹了雨水来泡茶,香韵尤其绝妙。
4、著有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六卷(后佚两卷),影响甚大,1936年林语堂曾将这部作品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
5、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剪裁之法(不能色色自觅,倩人攀折者每不合意),必先执在手中,横斜以观其势,反侧以取其态;相定之后,剪去杂枝,以疏瘦古怪为佳;再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或曲,插入瓶口,方免背叶侧花之患。若一枝到手,先拘定其梗之直者插瓶中,势必枝乱梗强,花侧叶背,既难取态,更无韵致矣。折梗打曲之法,锯其梗之半而嵌以砖石。则直者曲矣,如患梗倒,敲一二钉以菀之。即枫叶竹枝,乱草荆棘,均堪入选。或绿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几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若新栽花木,不妨歪斜取势,听其叶侧,一年后枝叶自能向上,如树树直栽,即难取势矣。
6、花以兰花为最佳,我喜爱兰花的幽香韵致,但是兰花的花瓣品相好到能入图谱的,实在不可多得。张兰坡先生临终时,赠给我荷瓣素心春兰一盆,都是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图谱的上等兰品。我珍爱这盆春兰,当作拱璧宝玉一般。我在外担当幕僚的时节,芸便亲自灌溉,于是兰花的花叶颇为繁茂。没两年,一天早上,这花忽然枯萎死去。后来才知道,有人想分我这盆兰花,我不许,他们便找了机会,用开水浇花,把它烫死了。从此我发誓,再不种植兰花了。
7、原文: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8、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9、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耍盘之病。叶取不乱,梗取不强,用针宜藏——针长宁断之,毋令针针露梗,所谓“瓶口宜清”也。
10、我又常在土墙凹凸的所在、花台小草丛杂的地方,蹲着身子,和石台齐平,定神细看,就以丛草为树林,当虫蚁是野兽,把土砾凸起的地方当作山丘,凹下的地方当作沟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1、(四季花道)花道的理性思
12、芸另外又做了矮边圆盘一只,以便置放杯箸酒壶之类器具,随处可以安放,要移动起来也方便得很。这是食物上俭省的一个法子。
13、萧爽楼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斤。有四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
14、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或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杂以花草,篱用梅编,墙以藤引,则无山而成山矣。大中见小者,散漫处植易长之竹,编易茂之梅以屏之。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廚处,一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干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
15、每周分享一份思考后写下的200字读书笔记
16、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一瓯清茗,神能趋入其中,方可供优斋之玩。种水仙无灵壁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黄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盘内,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优趣无穷,难以枚举。如石葛蒲结子,用冷米汤同嚼喷炭上,置陰湿地,能长细菖蒲,随意移养盆碗中,茸茸可爱。以老蓬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中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搞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缩缩如碗口,亭亭可爱。
17、萧爽楼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厅。有四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长夏无事,考对为会,每会八人,每人各携青蚨二百.先拈阄,得第一者为主者,关防别座,第二者为誊录,亦就座,余作举子,各于誊录处取纸一条,盖用印章。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为限,行立构思,不准交头私语,对就后投入一匣,方许就座。各人交卷毕,誊录启匣,并录一册,转呈主考,以杜徇私。十六对中取七言三联,五言三联。六联中取第一者即为后任主考,第二者为誊录,每人有两联不取者罚钱二十文,取一联者免罚十文,过限者倍罚。一场,主考得香钱百文。一日可十场,积钱千文,酒资大畅矣。惟芸议为官卷,准坐而构思。
18、第二天看花的诸位到了,我把前因后果跟他们一说,大家一起叹服。吃完饭后,我们一起出发,带着席子垫子,一起到了南园。拣择了柳树荫下,团团围坐。先把茶烹起来,饮完茶,再暖酒热菜肴来饮食。当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在路上来往,蝶蜂乱飞,让人不饮都要醉了。酒肴都烫热温熟,大家坐在地上放怀大嚼。游人见了我们,无不啧啧称羡,赞我们想法奇妙。红日将要西坠,我想吃碗粥,挑担的就去买了米,现煮了粥,吃饱了肚子才回家去。芸问道:“今天这次游玩,可开心么?”大家都道:“若非夫人,一定不能这么尽兴。”大家欢笑而散。
19、以往种水仙,没有灵璧石来点缀,我曾试图拿些有石头意思的木炭来取代。黄芽菜心其白如玉,我便取大小黄芽菜心五七枝,用沙土植在长方盆里,以木炭代替石头,与黄芽菜心对比,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来处理盆景,趣味无穷,难以一一列举了。
20、(四季花道)中国十大名花
1、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2、(四季花道)柳——自古多情伤离别
3、我觉得应该是文章首段提到的“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点明了“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就是说作者幼时有强烈的好奇心,并能够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入微,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因此会得到许多闲情之趣
4、①案头瓶花不绝 绝:断 ②不亦善乎 善:好 ③如其法行之 行:做 翻译下面句子 ①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 译文:小昆虫徘徊不定,怎么效仿? ②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译文:有的抱在花梗上,有的踏在叶子上,这样好象活生生的小虫。请用简洁的言语概括选文的内容 答:记述了作者和妻子装饰花瓶的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我们老师才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