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
2、“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提出。他提出学习西方,用列强的技术抗击列强。
3、“灭洋”在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起到了广泛动员民众参加的作用。当然也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4、“振兴中华”孙中山提出。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振兴中华!
5、中日甲午海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6、“扶清”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又会使人们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警觉。
7、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8、“救亡图存”严复提出。主张维新变法救中国,否则将亡国。
9、“扶清”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灭洋‘’指抵抗乃至消灭列强。
10、“实业救国”张骞提出。甲午惨败军事未能救国,中国近代企业家们认为要务是发展经济壮大国家实力。
11、如果提一个,我认为历史时代感最强的是“救亡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