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9年10月,山东义和团着名领袖朱红灯又树起“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
2、“灭洋”在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起到了广泛动员民众参加的作用。当然也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扶清灭洋口号的含义)。
3、1900年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京、津一带义和团流行“扶清灭洋”口号。
4、为争取广大群众参加义和团运动,也为争取合法地位以利斗争,各地义和团逐渐改变口号。
5、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侵略行径强烈不满,尤其是山东人民当时正处于日本、德国、英国等帝国主义直接蹂躏下,排外、仇外心理更为突出。
6、1895年10月,山东冠县义和团领导人赵三多、阎书勤提出“助清灭洋”口号。
7、中日甲午海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8、“实业救国”张骞提出。甲午惨败军事未能救国,中国近代企业家们认为要务是发展经济壮大国家实力。
9、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
10、“扶清”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又会使人们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警觉。
11、“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提出。他提出学习西方,用列强的技术抗击列强。
12、“救亡图存”严复提出。主张维新变法救中国,否则将亡国。
13、如果提一个,我认为历史时代感最强的是“救亡图存”。
14、如果提一个,我认为历史时代感最强的是“救亡图存”。
15、“实业救国”张骞提出。甲午惨败军事未能救国,中国近代企业家们认为要务是发展经济壮大国家实力。
16、“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提出。他提出学习西方,用列强的技术抗击列强。
17、“振兴中华”孙中山提出。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振兴中华!
18、“扶清”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灭洋‘’指抵抗乃至消灭列强。
19、“振兴中华”孙中山提出。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振兴中华!
20、“救亡图存”严复提出。主张维新变法救中国,否则将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