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月26日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2、 5月18日 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
3、 3月29日-30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陕北清涧枣林沟召开,讨论中央机关行动问题。不久,中央机关分为三部分,由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到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精干机关,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叶剑英、杨尚昆主持的中央后方委员会,转移到晋西北统筹后方工作。
4、 1月-2月 红四方面军主力开辟以四川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此前,红四方面军主力于1932年10月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洋务运动自强口号的目的)。
5、 11月9日-12日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 9月14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d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全d分批开展了这一活动。
7、 1月上旬 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在遵照国民d军事当局的命令向北转移途中遭到国民d军8万余人的伏击和围攻,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害,这就是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蒋介石诬称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中国共产d采取军事上严守自卫、政治上坚决反击的方针。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到3月,国民d顽固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击退。
8、 10月7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有关国际金融危机情况和应采取应对措施的汇报。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此前,9月中旬,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9、 12月 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会议制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0、 10月27日 中国成功进行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
11、 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即日起停止自1958年8月23日开始的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两岸关系由此揭开新篇章。
12、 8月2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此后,陆续出台有关加强国有企业d的建设、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多个配套文件。
13、 1月10日-31日 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国民d、共产d、民主同盟、青年d和无d派人士代表参加,通过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案五项协议。
14、 7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在中央决策的推动下,特区建设者创造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15、 年底 中国共产dd员总数为914万名,基层组织41万个,其中基层d委9万个,总支部5万个,支部47万个。
16、 5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17、 5月13日 习近平在河南南阳实地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库区移民安置等情况时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d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d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18、 12月30日 为抗议驻华美军强暴北京大学先修班一女学生,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运动由此掀起。31日,中共中央指示国民d统治区的地下d组织,发动各大城市群众响应北平学生运动。到1947年1月10日,抗暴斗争扩展到14个省26个城市,参加罢课、游行等的学生总数达50万人。
19、 3月11日 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讲话指出,建设一支听d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d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20、 12月25日-28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十二月会议)。会议通过毛泽东提交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书面报告。报告阐明d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提出十大军事原则。
21、 1月5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开展政d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作出全面部署,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22、 12月-翌年春 在中共中央和南方局领导下,香港、广东d组织和抗日游击队秘密营救日军占领香港时被困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其他人士,包括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胡绳、夏衍、梁漱溟等共800余人。香港沦陷后,在共产d领导下成立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挺进敌后,坚持开展游击战。
23、 5月2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24、 12月19日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声明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5、 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公开阐明中国共产d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
26、 3月 在中国共产d领导和推动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随后中国社会科学家、戏剧家、美术家、教育家联盟以及电影、音乐小组等左翼文化团体相继成立。10月,各左翼文化团体组成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共产d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在国民d统治区兴起。
27、 7月4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
28、 4月29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29、 3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30、 9月10日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讲话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d之大计,要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三五”时期,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4%。
31、 4月25日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报告强调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并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报告还提出共产d和民主d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2、 3月5日-18日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33、 9月2日 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对世界文明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中国共产d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5万余次,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到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余万人;中国共产d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即解放区已有19块,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中国共产d在全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和抗日战争前相比大大增加。这为在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基础上,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34、 9月25日-28日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加强d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d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
35、 冬-翌年秋 解放军利用战斗间隙,从阶级教育入手,运用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给予劳动人民之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等方法,普遍开展新式整军运动。
36、 12月14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成立十五人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原子能工业建设和加速核武器研制、试验工作以及核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周恩来任主任。
37、 4月2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38、 9月28日 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成立d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毛泽东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39、 10月28日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d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40、 7月17日-9月13日 全国土地会议在河北建屏西柏坡(今属平山)召开。会议由刘少奇主持,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中央批准发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它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大纲公布后,解放区迅速形成土地改革热潮。
41、 6月中旬 中央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中共中央根据会师后的形势,确定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9月9日,张国焘拒绝执行北上方针,命令右路军南下。1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10月,反对北上、坚持南下的张国焘另立“中央”。红四方面军南下后遭受严重损失。1936年6月,张国焘被迫取消另立的“中央”。
42、 2月4日-9日 在中国共产d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2万余人举行总罢工,成为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7日,反动军阀进行血腥镇压,造成二七惨案。
43、 10月15日 武汉长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这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44、 4月5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d的基层组织和d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