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之所以要讨论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地的问题,是因为大道无形,很多时候企业文化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人觉得企业文化很虚,有人片面地以为企业文化就是搞几句标语口号,写几句格言警句,然后束之高阁。又或者是搞几次文娱活动,组织专家研讨论证,热热闹闹,以为此即为企业文化。其实,连企业文化的门槛都没有迈进去。
2、经过新中国70年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今天的中国正在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时代把我们推到了一个需要自信审视自己的时刻。华为的从容,背后是时代自信的整体加持,同时又为这种自信输入了更多值得珍视的力量!它给了我们一个捅破某种窗户纸的契机——尽管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有短板,与先进坐标还有不小差距,但是,中国社会也许是时候向“知道自己行”的阶段进发了!
3、 重大项目落地情况如何?年初定下的民生实事兑现了吗?“五型”政府建设有什么经验和做法,有什么困难,需要怎样改进?
4、 “企业文化的落地是个系统的工程,从狭义上说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推广、渗透、考核与完善过程,但广义上看,是企业本身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动态演变的过程。”因此,如何根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理念、制度、行为、形象推动企业文化的不断演变、升华并真正落地,使之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为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尚需我们HR们不懈的去努力!
5、 吉安永新县税务局,探索推进“d建统领·先锋税务”品牌创建活动,涌现出了纳服战线“姐妹花”、携手上阵“父子兵”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6、 易炼红指出,开展“五型”政府建设监督,就是要把评判权交给人民群众,开门接受社会监督,群策群力提升各级政府的理解力、执行力、创造力和公认度、美誉度,让各级政府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政府。
7、女儿被抓、产品被禁,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身为一位父亲,作为一名企业家,即便是有激烈的抱怨、愤怒和反击,都可以找到令人理解的支点和空间。但是,任正非的答问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家的格局与胸怀。全世界的理性力量,都可以从中看到身处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正在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如何思考人类未来。(企业文化不是喊口号)。
8、“引领商业进步,共创美好生活”是华润在新时代的企业使命,华润编写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正是为了以报告为载体,提炼和塑造具有华润特色的责任文化表达,将责任理念面向利益相关方进行宣贯,展示华润的责任形象,推动责任文化内化于心。
9、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最好变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10、责任心越强,损耗就越低,失败就越少,希望就越大;责任感越强。
11、 站到新一年的起点,对标“忠诚、创新、担当、服务、过硬”的要求,“五型”政府建设,正推动江西努力创造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无愧革命先烈的更大业绩。
12、我们知道,企业文化塑造、实施、传播的主客体是具有层次性的,是有分工的。企业老板和高级管理人员,更多地侧重于企业战略、理念等种子要素的研讨、形成;中层管理人员和骨干人员,侧重点在于通过日常管理工作将企业文化落实、贯穿到具体管理活动中,更强调催化要素;而基层员工更多的是承担品质化要素和物质化要素的实现功能,即将企业文化的要求内化到个人素养当中,并外化凝结成具体的产品、服务。区分这种层次性,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现企业文化落地。
13、争做一流员工,共造一流产品,同创一流企业。
14、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5、 两次调研,一场会议,只是刘奇书记日常忙碌的缩影,却有着深长的意味。
16、 而在4月22日,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时,刘奇指出,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建设“五型”政府,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17、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8、 不管是窗口的合并,还是中心的增设,一减一增,都是在向政府要效能,都是在解决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方面存在的堵点、难点。
19、因此,在强调企业文化宣导力度,加大企业文化宣导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的同时,也要注意企业文化宣导的策略,注重宣导工作的生动性与形式的丰富性,以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企业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深入人心。
20、 “一把手”重视是关键。因为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家的价值诉求,并且由上而下进行才会更有效,所以,关键是企业家(或领导人、老板)首先要重视;并且要率先践行;
21、统一思想是根本。企业高层、中层必须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只有先在公司管理层形成共识、达成一致,才能为之后的有效推进,奠定有力的基础;
22、华为是中国企业的代表,但绝不是唯一。在新中国70年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众多中国企业一起成长,众多领域走到世界前列,这是中国社会层面重要的自信源流之一。未来依然要踏实前行、开放包容,是中国产业界的精神内核,更是整个中国社会都需要长期秉持的坚实态度。任正非的理性答问,不仅是他个人丰富人生经历的总结,更是他伴随中国40年改革开放,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的深层感悟。这种感悟,蕴含了来自于时代与整个社会的思想涵养与精神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