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美、日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矛盾,美国对日本的侵华野心起初持警惕态度,并表示支持中国主张。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一九一八年一战结束,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巴黎和会,这是战胜国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但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尊严,强行把中国的山东转给日本。消息传到中国,五月四日,北京大学学生率先走上街头,从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4、 在即将到来的征途上,我们不要迷失自己,不要彷徨、退缩、更不可后退。——周恩来
5、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4月底,和会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悍然决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对废除二十一条条约,则借口不在会议讨论范围之内,完全予以拒绝。(1919年五四运动标语口号)。
6、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是公认的“五四精神”。同时五四运动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涵盖对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教育制度改革、文学艺术潮流的影响,也对中国共产d的诞生产生了颇为重要的作用。
7、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镜厅举行《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签字仪式。
8、社团组织在中华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9、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陈独秀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1919年五四运动标语口号)。
10、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11、 一个民族的未来,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青年人。——胡适
12、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反映了中华民族新的觉醒。这次运动使知识分子和工人运动相结合,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d成立奠定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3、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1920年四五月间,《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刊登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苏俄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这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给予了有力的推动。因此,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
14、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经过五四爱国运动,各种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中国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的潮流空前高涨。五四运动在中国播下无产阶级革命的种子,为中国共产d的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
15、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
16、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d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d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17、巴黎和会的消息传至中国后,全国人民激愤异常,北京青年学生首先燃起了反侵略、反卖国运动的火焰。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学校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
1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19、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20、后日本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和退出和会相要挟,迫使美国最后放弃了对中国的支持。
21、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2、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
23、2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24、在北京政府大批逮捕学生的高压下,学生进一步发动了罢课,并于6月3日展开了大规模的街头宣传。北京青年学生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的英勇斗争立即得到了全国学生的热烈响应,工人和市民也相继卷入了这个浪潮。
25、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6、对德《凡尔赛和约》由是成立对德国同盟国的和约在巴黎和会结束后另行签署。
27、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鲁迅
28、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新青年新青年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陈独秀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29、五四运动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头可断,青岛不可失"、“抵制日货”等。
30、巴黎和会的消息传至中国后,全国人民激愤异常,北京青年学生首先燃起了反侵略、反卖国运动的火焰。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学校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
31、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2、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33、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34、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早到达天安门。
35、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开办学校、组织工会。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d的早期骨干。
36、学生们涌向东城赵家楼,焚烧曹汝霖的住宅,并痛打时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等卖国贼。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留在现场的32名学生,这更激怒了示威的群众。
37、在五四运动浪潮冲击下,中国代表团不得不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38、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39、五四运动的特点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40、 那时,各种社会主义的观点在刊物上纷然杂陈。然而,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比较,最终选择科学社会主义,先后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这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特征。
41、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并得到英、法的支持。
42、帝国主义列强还秘密拟定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计划。
43、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44、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数理部的匡互生第一个冲进曹宅,并带头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出面控制事态,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天安门前金水桥南边高悬的一副对联引人注目: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45、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46、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47、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d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dd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48、五四运动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d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d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