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月十五夜月古诗
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意思: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象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2、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3、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
4、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井离乡的劳苦大众。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7、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8、(答案)“林栖见羽毛”,走在林间路上能看清栖息的鸟儿的羽毛;“直欲数秋毫”,简直想要数清兔子身上的细毛。烘托出了月光的皎洁,反衬自己内心愁情,月光越明,愁情越重,极言流离之苦和归心之重。
9、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10、(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11、王建十五夜望月古诗赏析
12、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村自己飄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宮被罰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而是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使砍树的大刀折断了。“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蓬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
13、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14、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5、读完文章后记得点赞,点一下“在看”
16、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7、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18、zhuǎnpénghángdìyuǎn,pānguìyǎngtiāngāo。
19、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20、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二、八月十五夜月古诗朗诵视频
1、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2、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即杜元颖。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C.颔联用“转蓬”比喻自己飘泊的生活,借“仰天高”表达回归朝廷的愿望。
8、E.本诗即景抒怀,诗人看到象征团圆的中秋之月,抒发郁结于心的苦闷愁情。
9、见识过白骨遍野的凄惨景象,经历过国破家亡的悲伤绝望,在那个乱世,纵使满鬓苍苍的老汉、老妇,只因战争需要,也被迫服役,不得不奔往前线!更为可恨的是,百姓哭声呜咽,豪门酒肉言欢!仅从“三吏三别”的描述中就能感受到巨大的痛苦,对受苦受难的百姓产生恻隐之心,亲历这一切的杜甫将会怎样沉重地心忧天下?朝政黑暗,战争残酷,生活困顿,颠沛流离的杜甫却依然忧国忧民,一腔热血心系天下百姓,其深沉的爱国精神每每让我感动不已,深深震撼!
10、《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悬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11、“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曾经,我不能理解,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自己的茅屋尚且不蔽风雨,又怎能做到心忧家国、兼济天下?
13、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14、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15、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16、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17、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1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20、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三、八月十五夜月古诗一首
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这是安史之乱时杜甫避乱蜀中之作,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被迫漂泊异乡、在中秋之夜空有归心却无处还乡的苍凉心情。
3、“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蘷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村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简直”的意思。“此时白免,直饮数秋亳”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全诗采用了反村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4、提示:点击上方“灯塔人生”,快速关注我们!
5、bāyuèshíwǔyèyuèèrshǒu《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6、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7、道德与法治《全效学习》全新改版,广受好评,欢迎使用!
8、在漫长的大唐文化历史中,总会有那么几个诗人,他们走出泛黄的书卷,走出亘古的岁月,走到我们的眼前。一袖清风,一抔净土,便滋养出了他们独特的个性品格。
9、白话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10、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11、圆彩含珠魄,微飚发桂馨。
12、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13、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14、注释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鸦:鸦雀。冷露:秋天的露水。尽:都。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落:在,到。
15、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6、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7、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9、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20、译文: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四、八月十五夜月古诗词
1、香雾云鬟湿: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诗云:‘雨香云淡觉微和。’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今按: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如薛能诗‘和花香雪九重城’,则以香雪借形柳花也。梁章隐《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经典诗句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5、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6、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7、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8、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9、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宋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0、B.“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典故,吴刚砍树的大刀竟被折断,可见其归心之切。
11、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12、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13、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宋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4、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15、灯塔寄语:我宁愿是一个最渺小的人,心怀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愿望,也不愿意去做一个失去梦想和愿望的最伟大之人。
1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17、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8、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19、十五夜望月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注释: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鸦:鸦雀。冷露:秋天的露水。尽:都。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落:在,到。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五、八月十五夜月古诗拼音
1、“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2、题中的“十五夜”,结合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3、jīn yè yuè míng rén jìn wàng , bù zhī qiū sì luò shéi jiā ?
4、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
5、他为人活泼开朗,严谨却不失幽默,认真又不乏灵活,并2009年荣膺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称号。
6、张九龄:望月怀远
7、节日专题|3诗词里的中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说起杜甫,我们对他的印象似乎除了填满整个中学时代的一首首长诗,就只有网上流传的那张被“再创作”千万次的画像了。无论是脚踏单车,还是挥刀切瓜,画中的诗圣杜甫都能够毫不违和地过起现代人普通琐屑的生活,显得十分滑稽。于是,我们便以为杜甫也不过如此,他其实也是个可以让人随意调侃的普通人。
9、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0、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11、mǎnyuèfēimíngjìng,guīxīnshédàdāo。
12、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成边的汉家营”里的土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优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13、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