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两首
1、师:咱们把它们连起来说一遍怎么样?
2、视频: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古诗两首》
3、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4、师:是啊!风筝一边牵着自然界的春天,一边牵着人间的春天,因为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祖国的希望。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7、师:小评委们来点评下。
8、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9、下面是本诗几个常见的考点:
10、泊——(停)毕竟——(到底)
11、在课件出示,教师配乐范读,古筝音乐。
12、师:孩子们,还有一种景物你们没有发现,仔细看,我把春景画放远一点再远一点,你发现春景图变得怎么啦?
13、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4、(湖水)(莲花)(无穷)(荷叶)(绝句)
15、师:我们一起做个柳枝轻轻抚摸岸边的动作好吗?(生边读诗边轻轻摆动手臂)
16、师:他们也被这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的春天陶醉了!(板书:醉)
17、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18、快读。(我读你拍手)(谁来读读快节奏的)
19、《观沧海》 作者:曹操
2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二、古诗两首教案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3、师:从这“忙”字你感觉到孩子们……?如果是你,放学回到家,天气特别好,春光无限美,几个小伙伴说要去放风筝,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4、《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师:老师是一个人读完古诗,你们可以找同桌分着读。来,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和同桌一起练练。
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7、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赵俊霞老师讲解音频
8、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9、描写冬天的古诗两首
10、c“清”和“鼎”是后鼻音。咱们再读一次?
11、在你的国家要勤奋,在家里要节俭。
12、这个问题是对是错,我们还得一探(究竟)。
13、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
14、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1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7、师:孩子们这幅春景画美吗?(生:美)一百多年前,有位清代诗人高鼎居住在乡村,也看到了像这幅画一样美的春景,就忍不住写下了一首诗,叫《村居》板书:村居。
18、水光对(山色)潋滟对(空蒙)晴对(雨)
19、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泊船瓜州》
20、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三、古诗两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绝句
1、总体思路:即使是一粥一饭,也要觉得来的不容易;哪怕是半根线或者半根线,也要想到工作的艰辛。
2、古诗两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分别是李白和王维,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和朋友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两首诗中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句子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师:恩,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也许可以告诉我们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我们可用扩词法来理解,“村”是()“居”是(),连起来就是(写在乡村居住时看到的春景)。
4、译文:昨夜雨点疏落风势猛烈,沉沉地睡了一觉也消不了残留的醉意。试着问那卷帘的侍女,却回答说 海棠花依旧鲜嫩。 知不知道啊?知不知道啊?应该是叶儿茂盛花儿凋零。
5、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6、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7、生2:小草在和春姑娘说话。(真是个会想象的小天使)
8、《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
9、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11、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3、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绝句漫兴九首其一杜甫(唐)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14、师:二月天是什么意思?
15、生5:还有三个小孩在放风筝。(你更了不起!不但会用量词还能说出他们在干什么?)
16、师:孩子们,有句话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我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时,你好像在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闭上眼睛,伴着音乐,静静地想一想?
17、《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8、本节课主要讲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绝句》两首古诗。
19、译文一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极了。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半明半暗,隐隐约约,雨中的西湖也显得非常奇妙。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饰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么美丽。译文二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20、毕竟: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古诗两首池上小池
1、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回到以前伤心离别的地方,泪水禁不住悄悄流下来。
2、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总体思路:勤于国家事业,俭于家庭生活。
4、前四字快,后三字慢。(我读你闭眼)
5、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7、旅途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风拂面。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9、师:想到春天来了,乡村的田野上小草在悄悄地生长,天空中黄莺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好像都很欢畅。岸边的杨柳碧绿柔长,在春风的吹拂下温柔地抚摸堤岸。薄薄的春烟轻轻笼罩着春天的美好景物。
10、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称"南宋四大家"。
11、师:孩子们,请你伸出右手食指和我一起书空。(教师边说边写,“村”是平舌音,乡村有一棵棵树木,一寸寸水田。居,尸字头下面居住着一个古人。)
12、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
13、《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4、描写夏天的古诗两首
15、生2:跳起优美的舞蹈。(是啊!有青青的小草、欢快的黄莺陪伴,有春风的吹拂,柳树怎能不迎风起舞。它还用自己碧绿柔长的柳枝轻轻抚摸堤岸呢。难怪诗人说:“拂堤杨柳”、“杨柳拂堤”。)
16、生1:(读诗)教师适时纠正读音。
1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9、师:现在请你和我一起闭上眼睛,伴着优美的音乐,随着高飞的风筝,放飞我们的心灵,美美地,醉醉地背一次。(生练习背诗)
20、像凤凰一样美丽高贵,绚丽辉煌!
五、古诗两首硬笔书法
1、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2、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3、有关节约的古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看物力维艰。 一粥一饭,想起来不容易;半丝,半丝,不断思考物质上的困难。
4、师:a放慢速度,注意停顿,读——
5、生:二月份,(恩!农历二月,那是春天刚刚开始,也就是早春时节)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从(听)觉来写春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从(视)觉来写春雨的。
7、我们把题目出得难一点,孩子考试的时候就容易一点,不会做,就回去复习复习就好了,总是做自己会的事情,多没意思啊!
8、《中秋夜》是初唐诗人李峤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出自《全唐诗》。这首诗虽短小,却寓意深刻。中秋月圆人未圆,举杯望月把亲牵。独自守着中秋夜,借酒消愁了心愿。只为幸福的明天,漂泊异乡又一年。
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0、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11、品味诗句,朗读悟情
1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唐)代杜甫。这首诗写的是(春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13、《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14、生1:小草长出来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从松软的泥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脑袋儿)
15、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16、合理想象,感情升华
17、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8、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9、1)在这样醉人的春光里,孩子们会做些什么呢?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的脑海又会有什么画面浮现?有没有不懂的?对你的同桌读一读,说一说。
20、师:这烟雾叫“春烟”。
六、古诗两首
1、让我们更像图中的孩子一样尽情追逐,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2、春景画中有,有,有,还有和。
3、师:你们想去放风筝吗?
4、《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村居》高鼎〔清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意: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春晓》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意: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6、师:我陶醉在这美丽动人的春色中,我陶醉在你们欢乐的笑容中,我更陶醉在你们美美地朗读中。醉了,真的陶醉了!(板书:醉)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9、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10、古诗词中讲究对仗,请写出这首诗中相对仗的词语。
11、师:散学散学就是……?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像巨龙一样气吞山河,豪情万丈!
1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月夜忆舍弟》
15、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长相思》
16、(含糊)(岭南)(吴国)(拂晓)(毕业)
1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8、读古诗,回答问题。
19、师:在早春时节,你看到了……
20、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3、师:看《村居》这题目你猜诗人会写什么?
4、《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译文: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写的是: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盛开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人日思归》
9、中秋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因漂泊在外却不能团圆。这首词很明显,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思念和对亲人牵挂。中秋月圆之夜,把酒对月诉说相思苦。
1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1、师:这“醉”和“烟”读得真动听!这“醉”,啊!读得真陶醉!这“烟”,我好像看到了轻飘飘的感觉了。
12、每天坚持陪孩子学习十分钟,影响孩子的一生。
13、师:让我们一起读一次。
14、《中秋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15、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6、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17、你可以先背诵一下古诗,然后对古诗的写作背景和时间做一下了解!知道这首古诗说的什么意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献瑞,吉星临门。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18、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
19、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20、《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送(林子方)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西湖)。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5、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
6、《古诗二首教材分析:《村居》描写了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小朋友们也将自身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只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二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初读古诗,认读生字,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