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庐山瀑布古诗
1、三国演义:第123回取桂阳子龙拒婚
2、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3、听三国:第161回张翼德计取严颜
4、儿童版三国演义:14曹孟德许田射大鹿
5、第26回吕奉先命丧白门楼
6、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7、听三国:第239回探虚实陆逊初用兵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9、《望庐山瀑布》古诗全文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李白朝代:唐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10、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浑、奇异、壮丽的景象,字里行间都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
11、第68回戒徐庶徐母全大义
12、第83回赵子龙单骑救阿斗
13、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4、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着,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5、第13回报父仇曹操战徐州
16、诗中没有什么生僻难字,相信我们同学都可以准确读出来,但是有几个词语的含义还是需要同学们掌握才能理解诗意的哦。
17、听三国:第228回孙权上表降曹丕
18、第119回战南郡周瑜中箭
19、第5回中牟县陈宫捉放曹
20、儿童版三国演义:26诸葛亮火烧博望坡
二、望庐山瀑布古诗
1、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年级下册数学
2、听三国:第160回关羽受命守荆州
3、听三国:第142回识大贤玄德拜凤雏
4、第15回败吕布孟德平山东
5、创作背景: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6、听三国:第137回诸葛亮三气周公瑾
7、第96回三江口刘玄德赴宴
8、听三国:第134回诸葛亮二气周公瑾
9、第8回藏玉玺孙坚背盟约
10、第55回错用计袁绍失官渡
11、唐诗三百首第16首:《夜雨寄北》李商隐
12、第12回治国失策王允坠城
13、听三国:第176回甘宁百骑劫曹营
14、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15、第50回招贤纳士仲谋守业
16、①“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17、儿童版三国演义:15青梅煮酒谈论英雄
18、这是一首描写庐山瀑布气势壮美的诗篇。首句描写背景。香炉峰上云烟缭绕;经由红日照射,化为紫色的云烟。此句著一“生”字,将香炉峰写活了。诗人抓住峰顶云气色彩的变幻,写得空明奇丽,十分传神!下面转入对瀑布的正面描写。
19、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20、第30回离虎穴刘备诛袁术
三、望庐山瀑布古诗拼音完整版
1、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2、听三国:第197回为争功鸣金掣肘
3、听三国:第212回关二爷罗汉峪归天
4、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5、听三国:第152回刘备统兵取西川
6、听三国:第153回会刘璋虚设鸿门宴
7、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8、听三国:第208回关云长败走麦城
9、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0、听三国:第248回司马懿献计取西川
11、儿童版三国演义07曹孟德围困徐州城
12、都是描写庐山风景的,而且都作于庐山望庐山瀑布描写的是庐山瀑布,题西林壁是在庐山西林寺写的
13、七绝·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七绝·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14、第54回许攸献计火烧乌巢
15、听三国:第133回斥吴将郡主助玄德
16、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7、听三国:第149回收韩遂曹操定西凉
18、听三国:第154回赵子龙劫江夺阿斗
19、听三国:第120回诸葛亮一气周瑜
20、听三国:第139回哭知音诸葛亮吊孝
四、望庐山瀑布古诗配画
1、听三国:第198回关云长水淹七军
2、听三国:第195回奉军令关羽取襄阳
3、五年级下册语文五年级下册数学
4、第100回周公瑾设计难孔明
5、听三国:第207回徐公明勇夺十二寨
6、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7、听三国:第242回赵子龙夔关救刘备
8、儿童版三国演义:19关羽张飞古城相会
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听三国:第166回马超明义投刘备
11、听三国:第237回忍辱负重陆逊用
12、第42回辞曹操灞桥挑袍
13、第22回吕奉先徐州胜袁术
14、儿童版三国演义:16困土山关羽降曹营
15、听三国:第135回铜雀台曹操宴文武
16、三国演义:第121回鲁子敬初讨荆州
17、第69回一顾茅庐遇司马徽
18、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年级下册数学
19、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20、儿童版三国演义:31诸葛亮巧激孙仲谋
五、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
1、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2、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3、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是夸张。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儿童版三国演义:23刘玄德新野单福
5、唐诗三百首第27首:《风》李峤
6、第75回未雨绸缪孔明治军
7、听三国:第199回庞德死命报曹操
8、白话译文: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9、听三国:第226回范疆张达刺张飞
10、第24回下邳城曹操战吕布
11、儿童版三国演义:24许元直新野胜曹兵
12、听三国:第234回拒西蜀阚泽荐才
13、听三国:第170回孙仲谋再索荆州
14、第27回许田围猎曹操僭越
15、第66回彷笔迹程昱赚徐母
16、唐诗三百首第3首:《渭城曲》王维
17、唐诗三百首第25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18、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中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19、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20、唐诗三百首第9首:《终南望余雪》祖咏
六、望庐山瀑布古诗
1、儿童版三国演义:13白门楼吕布遭劫难
2、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3、听三国:第230回显神威汉升舍命
4、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5、《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6、闪亮古诗词:《竹石》郑板桥
7、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8、听三国:第245回谏曹丕老臣尽忠心
9、《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
10、第76回夏候敦领兵战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