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古诗
1、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2、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3、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4、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5、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7、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8、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9、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10、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和端午(宋)张耒
11、·《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康寿高居德寿宫》宋朝·周必大
12、百和暖添香篆永,一编徐展道经长。
13、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14、·《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甲库供团扉》宋朝·周必大
15、老大逢场情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16、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17、译文: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18、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19、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20、再兴炎祚抚华戎,成就南讹长养功。
二、端午节古诗五言绝句四句
1、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2、宝箑裁新样,团团玉柄寒。
3、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4、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梁间的燕子带着它的雏鸟全都离开了,面对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让人黯然销魂,只能徒劳的向梁间寻觅燕子往日栖息的痕迹,怀念一下往日热闹欢欣的时光。
5、《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6、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7、·《端午帖子·皇帝阁·讲劝停西学》宋朝·周必大
8、要知心地清无暑,端为全钟四气和。
9、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10、争新九子粽,竞巧五时花。
11、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12、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3、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如下:
14、六宫争献寿,不觉月沉钩。
15、qmz.ahriseup.cn广告其他类似问题
16、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
17、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8、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黄公绍《潇湘神》
19、端午节古诗六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0、仁似薰风来不断,寿如午景恰当中。
三、端午节古诗4句诗三年级
1、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译文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明代〕
2、槐夏风清麦已秋,三千珠翠从宸游。
3、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4、今岁麦收蚕又熟,万方何以答吾君。
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6、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7、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8、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10、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11、《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2、·《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聚远楼头面面风》宋朝·周必大
13、关于端午节的七言律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对爱国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在仕途道路上的一种忧虑。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14、何似贤才遍中外,自然朝野足欢娱。
15、粉团菰黍族金盘,仙术昌阳滟玉樽。
16、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17、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1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9、你好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应该没有别的称呼了吧。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20、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四、端午节古诗简单
1、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2、等闲调玉瑟,聊助舜琴风。
3、·《端午帖子·皇帝阁·殿阁南薰细》宋朝·周必大
4、《已酉端午》元代: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南歌子·游赏》宋代: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5、·《端午帖子·皇帝阁·民寿休颁术》宋朝·周必大
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7、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8、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9、此日天中节,它年赤伏符。
10、·《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午节由来重》宋朝·周必大
11、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12、超然远览处,何止傲羲皇。
13、关于端午的诗词,你知道几首?
14、日到蓬户已自长,身闲那更傲羲皇。
15、日长珠箔漏声疏,案上苏文恣卷舒。
16、《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
17、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18、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19、命缕五丝长,菖醪九节香。
20、《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看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五、端午节古诗一年级简单
1、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2、·《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午节人传百药良》宋朝·周必大
3、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4、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5、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译文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6、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7、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8、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9、雾縠含风细,云绡叠雪香。
10、一年一度为重午,此去应须过万年。
11、欲教嫔御知勤俭,闲说当年茧馆仪。
12、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3、释义: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14、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