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霜降的古诗
1、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钱起《送李九贬南阳》
2、“怵惕与霜同降日,频繁思荐独凄然”。
3、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4、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
5、词的上片写楼中远眺情景。江上水浅,是深秋霜降季节现象,出天高气清、明丽雄阔,酒力渐消",皮肤敏感,故觉有"风力"。晋时孟嘉落帽于龙山,是唐宋诗词常用的典故。苏轼对这一典故加以反用,说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不管风怎样吹,抵死不肯离开。下片就涵辉楼上宴席,抒发感慨。诗人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此时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6、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7、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8、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9、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10、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11、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12、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13、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皮薄、肉多、味美,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14、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15、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16、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17、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18、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1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二、描写霜降的古诗赏析
1、北风降霜松柏雕,天形惨澹光景销。山河夜半失故处,何地藏舟无动摇。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古乐府白紵四时歌》黄庭坚)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谪居》白居易)
2、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3、赏菊: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4、点评:词的上片写楼中远眺情景。江上水浅,是深秋霜降季节现象,出天高气清、明丽雄阔,酒力渐消",皮肤敏感,故觉有"风力"。晋时孟嘉落帽于龙山,是唐宋诗词常用的典故。苏轼对这一典故加以反用,说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不管风怎样吹,抵死不肯离开。下片就涵辉楼上宴席,抒发感慨。诗人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此时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5、《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唐)张九龄
6、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7、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8、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9、点评:唐朝诗人元稹有一组咏二十四节气的诗歌,这是关于霜降节气的一首。霜降时分的秋天一片萧瑟之气,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这是说一候时豺狼开始大量捕猎小兽,把自己吃肥以便度过不易觅食的冬天。在这里诗人就用了豺祭兽的典故。再加上疏木、哀鸿、思乡,这时候可以饮上一杯美酒,忘却这他乡故乡、忧伤哀愁、古今岁月。
10、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
11、怵惕与霜同降日,频繁思荐独凄然。
12、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13、在霜降的时节,天气不同,景物不同,当然天色山水也会不同。青山会失去它春夏的绿色,而水色也似乎会变得更清澈了。
14、秋天万物肃杀的景象本来就容易使人悲伤,而霜降时节天气又更是骤冷,对于去国怀乡的人来说本来就伤感,更何况像诗人白居易这样有过起伏沉落的人生阅历的人。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境似和这霜降的节令一样到了暮年,觉得命运已定、无需多言,与寒冷的天气相对应的,是作者心灰意冷的人生态度。
15、《岁晚》——唐·白居易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16、不管是禾苗稻谷还是杂草,下雨的时候会同时被滋润,不管是桃树李树还是荆棘,秋天霜降的时候会同时枯萎。大自然就是这样,很公平。白居易这句虽然是大实话,但也确实很有哲思。
17、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18、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19、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20、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仇远《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威凤巢深林》
三、描写霜降的古诗20字
1、出自:唐代诗人徐寅《露》
2、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一首,名字我记不得了,是宋代的。夏日炎炎长,芭蕉飘清香,双鸟共相嬉,心定自然凉。
4、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
5、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唐·张九龄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6、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7、客路青山外,萧条尽白云。
8、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
9、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
10、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11、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12、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4、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
15、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16、《列岫亭》(宋)江定斋
17、自从汉代以来,就在季秋之月讲习武事,操演比试射技,以进行赏罚,已沿袭成为惯例。
18、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欧阳修《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
19、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0、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四、描写霜降的古诗四句白居易
1、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2、古人为了顺应秋天的严峻肃杀,都在这个月操练战阵,进行围猎。
3、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先秦诗经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古诗十九首》汉朝佚名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董娇娆》汉代宋子侯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杂诗》曹丕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情诗》曹子建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岁晚》唐代白居易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读《汉书》》唐代白居易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大水》唐代白居易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玩止水》唐朝白居易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泊舟盱眙》唐朝常建
5、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6、霜降后之残秋,玛瑙霜天净,芳条结寒翠,圆实变丹珠,烘林败叶红相映,美秋亦是冷酷时节。古人所谓霜,丧也,万物皆因肃寒覆霜皆丧,霜降是一季之结束,在冬藏中,新一季又将萌生。
7、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8、斗草篱边,翠色看犹嫩。
9、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10、《霜月》(唐)李商隐
11、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12、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13、千山丛桂发,三径菊花开。
14、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15、这是大文豪苏东坡对木芙蓉的赞美,因为在秋风至,百花凋萎的时节,木芙蓉却在这时候开花,意赞其不畏霜冻,凌寒绽放。
16、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17、点评:这首诗写了霜降时节的舟中之景,一反萧瑟之气,秋天的精致在诗人笔下逸兴遄飞。老树斜辉,流水人家,含露秋花,以及霜降时分肥美的螃蟹。沽酒看山,更是使人心情十分爽朗。连操舟女子归家时,嘴里都是唱着歌儿的。
18、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