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论语
1、关于交朋友问题,《论语.季氏》中记载了孔子所说的这样一段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从交友的对象去考虑的,而曾子则从自身的角度考虑,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作为一种自我反省。
2、编辑: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听读名著:孔子《论语》雍也第六
5、他在著述《弥陀要解》后,又对手中旧稿进行删改增补,完成了《四书蕅益解》。从佛门的角度来解说儒家四书,内容包括《论语点睛》、《大学直指》、《中庸直指》、《孟子择乳》(于战乱中失传)。印祖收集了前三种,倡印流通。
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9、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0、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1、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12、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3、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2)鲜(xian):少。(3)与:同“钦”,语气词。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二、孔子论语恶搞
1、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解读: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3、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6、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7、首先,《论语》一书不同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书。因为后者都是作者本人亲自编写的(《庄子》一书仅内七篇为庄子所写,其他为庄子后学所写),前者则完全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写。因为孔子从不主张着书立说,他更倾向于对古代礼乐制度、先王典籍的整理与传承,即他自己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8、《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9、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10、《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这些大思想家的着作,都是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可是孔子的着作为什么不直接叫《孔子》,而是叫《论语》呢?这论语两个字又改如何解释呢?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13、子罕第九(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4、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15、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6、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7、唐代抄本《论语·颜渊·子路》 郑玄注 书道博物馆
1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20、当然,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血缘关系作为社会纽带的作用日益减弱,孝弟与否的问题似乎也逐渐从社会退入家庭,从“法”的领域退入“道德”的领域。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制度的实行,很多家庭已无所谓兄弟姊妹,也就无所谓“弟”(尊敬兄长)的问题和观念了。
三、孔子论语的教育思想
1、同样在东汉时期的刘熙,提出了与班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论”是“伦理”的意思,“论语”应当被解释成“有条理地叙述孔子和他弟子的话”。现代着名的语言学家杨伯峻对此进行了反驳 ,《论语》里不仅就记载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谈话,还有其他人的言谈,难道这些人说的话就不是“有条理地叙述”吗?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宪问第十四(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4、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长按关注名著之声,收听更多经典名著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8、所以,在儒家学说中,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对兄长是否尊敬这绝不是一个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问题。
9、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1、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12、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14、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15、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7、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8、从《论语》的记载及其他史料来看,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是颜回。可惜严回很年轻就去世了,孔子对此十分挽惜。而最讨的弟子是宰予,其思想行为完全悖离于当时儒学的价值观。其人生也很不幸,最后是参加叛乱被杀,为孔门所不齿。从《论语》的记载及其他史料来看,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是颜回。可惜严回很年轻就去世了,孔子对此十分挽惜。而最讨的弟子是宰予,其思想行为完全悖离于当时儒学的价值观。其人生也很不幸,最后是参加叛乱被杀,为孔门所不齿。
19、《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
20、孔子《论语》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应该不断地传承下去。
四、孔子论语名言名句
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论语·子罕》
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4、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5、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解读:告诫人们我们切不可妄自尊大,对知识保持一颗敬畏心。
7、《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
8、译文: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
9、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0、作者:京博国学声音:韩丹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在概念上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君子和小人是截然不同的,不是我们现在经常简单认为的君子就是好人,小人就是坏人。《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首先是指出身上的区别,出身大宗的人,也就是天子、国君、家君的嫡出直系子女,他们都属于君子。而庶出的、旁支的就属于小宗之人,简称小人。从出身方面来看,只有贵族才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平民百姓和奴隶们是没有君子和小人之分的。但是《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和小人基本上不是指他们的出身,小人出身,甚至君子和小人出身以外的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如果他们通过一定方式混入了上流社会,成为社会管理者,他们也就跻身君子之列了。
13、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16、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17、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8、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9、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20、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五、孔子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1、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春秋》,谬矣’。于是论次其文。”《汉书·司马迁传赞》:“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以上几例,‘’论”与“次”与“辑”为同义连用,都是“编纂”的意思。
2、《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3、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
4、述而第七(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5、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6、《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7、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8、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9、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0、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11、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14、听读名著:孔子《论语》季氏第十六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译文: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7、语言也是杀人于无形的软刀子,有多少人被扼杀在流言蜚语里,有多少生命止步于恶语中伤前。当年大明星阮玲玉抵挡不住,来势凶猛的闲言碎语,污蔑诽谤,选择自尽。香港明星翁美玲也是在流言蜚语里,自我结束生命。
18、听读名著:孔子《论语》宪问第十四
19、道不同,不相为谋。
20、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六、孔子论语
1、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