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语名言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0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传
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8、自解: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0、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俗语,比喻一个身份高贵和地位显赫的人,如果蒙难,那他的身份和地位便会远远低于普通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1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1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宋·陆九渊
1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6、自解: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18、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9、自解: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二、古语名言
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2、自解:力气太小的人无法承担太大的重量,说话不被人重视,就不要再去劝解别人。
3、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9、自解: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自解: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11、自解: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13、自解: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1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5、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7、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9、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20、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三、事有利弊的古语名言
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2、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4、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5、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6、现代文学中也有很多好文章:散文,如朱自清、俞平伯等;小说,如路遥、陈忠实等;诗歌,如徐志摩、曾卓等……古代文学历经了两千多年,繁荣发展时期有一千余年,而现代文学,在白话文普及后才开始起步,前后不超过一百年,两者不能比,也不需比……个人认为,我们应该一切向前看,不应妄自菲薄,古汉语是祖辈的遗产,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当然应该继承并发扬,但我们更应该立足现代,开创我们自己的一代文学气象。王国维说: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清有小说,一代有一代之气象。那我们运用现代白话者,也应该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气象。以上,纯属个人之见,有异议者,可保留。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8、自解: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古代诗人的名言,也是以稻米为主食的中国人的人生信条——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10、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5、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16、自解: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8、自解: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2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四、关于发展的古语名言
1、自解: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2、三思而后行。—《论语》
3、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4、0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5、自解: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6、自解:宁可正直做人,不可委曲迁就,以求保全。
7、0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8、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1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2、0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13、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1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15、自解: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6、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0、自解: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五、技能相关的古语名言
1、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6、自解: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9、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陆游
10、自解: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自《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即使是饿死的骆驼体积也比马的大。引申意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
12、自解:水如果太清沏了就不会有鱼,人如果脾气太急了就不会有智谋。
13、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14、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1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6、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9、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出自《后汉书·崔骃传》。是说和没有深交的人不要深入谈话,沉默才是金。交情浅不要多说,因为不了解情况,和他不熟,多说多错。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