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世界你不懂非主流语录繁体
1、(3)《亨利实录》,“洋上赵吟松刊刻印订”。承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蒋严老师提供,谨致谢意。
2、G.中日通用外来字母词,如:CD,DVD,MTV,MP
3、如果香港还像以前那样,是一个被管治的殖民形态,那它只能选择侧重于香港交际,以及以英联邦为主的国际交际,大中华交际则只能作为一种传统的平衡方。至于与中国内地的交际充其量也只是点缀。
4、老话说,过犹不及,此即实例。我想,香港是个特区,
5、十五岁的少年有这样一种艺术的把握不简单,现在六十五岁的人都把握不住。从鲁迅到张爱玲他都讲,对于木心的这篇文章,我个人认为应该好好读一读。尤其是他在文章里谈到:“艺术家第一个动作是‘选择’,艺术家是个选择家。张爱玲不与曹雪芹、普鲁斯特同起讫,总也能独立挡住‘若是晓珠明又定’,甘于‘一生长对水精盘’。”这两句是李商隐的诗,木心信手拈来,来评价张爱玲的文学姿态。
6、他们身上穿的,不是那种一个吹风筒头像然后狂轰滥炸加一堆品牌logo的社会T↓↓
7、作者深一步解读这条法律说:
8、习惯是一种心理现象。如果形成了集群习惯、集群心理,将会具有很难改变的力量。汉语从古至今,从近代演化到现代,变化很大,但雅言书面语的通用性与使用传统一直未中断。表现在现代,通用中文始终是主流,是唯一正式的、上得枱面的高等级中文。而且这个主流倾向已经成为习惯心理,谁也无法改变。粤式中文虽然非始自今日,已经存在有较长时间,而且也已形成一种习惯心理,但始终处于非正式地位,非主流地位。两个习惯同时存在,强弱主次分明,同时也必然产生矛盾,促使形成新的语文形态。
9、E.日语发音的常用词语,如:さくら[sakura,樱花],ちっとまで[chottomade,稍候],だめ[dame,不行],もしもし[moshimoshi,喂,喂],はい[hai,是,对]。
10、多语人很多。多语人分散在许多地区,每个社区只有少数几个,那就毫无意义。多语人形成多语人社群,就会互相影响幷形成“势”,一种要表达多语人语言诉求的“势”。这样的社群就可能左右语文的历史。假如某个粤语社群有一大半人都会英语,就有可能随时会表现一下,或显示自己的能耐,或表示国际通用的习惯说法。假如某个方言社群里大部分人都会普通话,那方言中文就必然逐渐式微。假如某方言社群所操方言距离通用语较远时,他们就存在书面表达本方言的可能。这些应该就是混合书面语出现的基础,不可小视。集群效应里还存有语言与心理因素,但更多的已是一种社会性现象。
11、日本的汉语“社区词”
12、全港No.1最多人睇嘅[看的]报章(《头条日报》报头)
13、各类院校均可保留其自主性并享有学术自由,可继续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招聘教职员和选用教材。
14、不赶潮流的朋友可能不清楚,国内的时尚圈是有鄙视链的,链条上下谁也看不起谁,要想找到一个大团结的话题,可能只有对“全员恶人”的抨击了。
15、有人说,文言文就是用汉字创造的语言。不知道说这个话的人是否读过汉语发展史的专业著作,或至少是普及性的作品。文言(文)是以先秦或上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并在后世不断锤炼加工后形成的语言系统。著名语言文学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⑤)
16、游汝杰:汉语研究的当代观和全球观
17、怎么办?用什么办法来应对?这应该是一个系统社会工程,无法一言以蔽之。
18、在木心这里,情和爱是可以相等的。他有一个俳句:“艺术是一种爱的行为,爱爱的行为”。木心的这个情、爱实际上是情人、缪斯和基督的一个合体。它是一个超越性的艺术家淬炼出来的一种价值。它本身听起来是一个形而下的存在,但是被木心赋予了形而上的意味。实际上“情”即是心灵、情感、审美、德操和荷尔蒙的全面在场。
19、尽管厂家的颜色款式应有尽有,但基佬紫,还是以谁与争锋的姿态C位出道。
20、“难释的怅憾是:虚度了黄金写作期,自己未必有所遗恨,至少在回忆录中滔滔泛泛而不见一言及此义者”。
二、非主流语录 你是我的全世界
1、多语人社群与多语码现象
2、君不见,多少人背后写着“全村の希望”,企图跟超越妹妹攀上关系↓↓
3、伊个娘要死个辰光、眼睛望子天哰话、神呀、因为侬是肯哀怜无爷无娘个小囝、格哰我现在担我个小囝交代拉侬、情愿侬保佑伊哰、勿放伊拉世界上椪着苦恼。[普通话译文:他的娘要死的时候,眼睛望着天上说:神啊,因为你是愿意哀怜没爹没妈的小孩儿的,所以我现在把我的小孩儿交给你,情愿你来保佑他呀,别放他在世界上遇到苦恼。](第一章,1~2页)
4、所以,他的对话是外向的也是指向内心的,正如他说:“艺术家凭内心无尽的剧情而创作”。同时,他的对话又是指向终极,他会在任何一个微末的事物中做有神论无神论之辩,寻找他独有的上帝。
5、第414期/总1161期,205
6、记得,曾经..伱说过..你爱我..
7、这篇《飘零的隐士》给我们很多启示,木心讲他自己第一次读张爱玲文章的印象是1942年读到张爱玲的散文,我们现在考证是1943年下半年他读到张爱玲的散文,他当时才十五六岁。这样年轻就读张爱玲,他写阅读感受的那句话,在我看来太好了:“鲁迅死后感觉敏锐、表呈精准的就是她了。”
8、在前一阵社会人风潮的带动下,不学个一口金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网上冲过浪。
9、我觉得坐在书桌前一如坐在钢琴前
10、“等待高尚伟大的读者,当他出现时,我就不再卑微渺小了。”
11、記得當時我回答說:“我唔玩(我不玩),又點知潮流興乜呢(又怎樣知道現在流行什麼呢)?至少我一路玩(起碼我可以一邊兒玩兒),一路可以瞭解下個遊戲點解咁受歡迎啊(一邊兒瞭解一下這個遊戲為什麼這樣受歡迎呀)!”
12、木心的“我”在写作中常常作为主人翁的形象来呈现。有时候他是具体的情人,有时候是他抽象的泛情人——这个世界的情人。他会因为具体的情人情事而写情诗。他的情诗又多又好,同时他还会为从他眼前行过的、他注视过的一切,写俳句、散文、随感、小说,这些作品有一种广义的情诗的性质。
13、全员恶人身上穿,掌声送给脑血栓,啊呸,送给学前班。
14、先后任中央民族学院副教授、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明海大学教授(退休时获授名誉教授),同时受聘为南昌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外来词、汉语二语教学。
15、木心讲过这样的话,鲁迅、茅盾、徐悲鸿这些人都是从小乡镇游到大都市。“游到”这个词很有意思,木心有些词是非常特别的。而且木心还告诉我们,周氏兄弟的古文根底很好,但不愿意正面接受传统,老是写打油诗。
16、天气开始转凉,是时候走出冷气房,享受秋高气爽。
17、“三百里”成了“三百裏”
18、紧身衣勒蛋裤的潮流已经过去,全员恶人的时代来了。
19、香港具有多语文的语言现状,除了中文的三类语体外,还有英文,97回归前后又面临普通话的需求。香港面临着四个交际圈:
20、粤语在口语交流上很有地位,除了有教学语言的地位,还在政府、立法、司法机关作为交流语言。
三、我的世界你不懂句子
1、你觉得他们在搞笑?不,他们摔着啤酒说出双押的人生哲理,就跟当年的杀马特、暴走族一样,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自动隐退,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2、秋谷问道:“我才看见云香瘦了许多,头也不梳,好像有了病的样子。既然有病,为什么又要出去冒风[冒险顶风]?”彩云道:“格两日倪阿姊本来勿出来格呀,难末刚刚困好,书场浪来叫哉,说耐二少爷点子戏下来哉。耐二少爷面子,是勿能勿去格啘。”[这两天我姐姐本来是不出来的,现在这刚刚睡起,书场来叫她了,说你二少爷点下戏来了。你二少爷面子,不能不去的啊。]秋谷笑道:“言重之至,我早知云香有病,我决不来多事的。”(第三回《余香阁初点满堂红章秋谷重过谈瀛里》)
3、四个繁体字或是A4纸大小印在正中央,或是初号字体缩在左胸上,核心要求是中文上头要有英文翻译“outrage”,而且必须全体大写,让人晃眼一看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4、(1)现代汉语通用语语素构成词,如:综援[综合性援助]、班房[教室,译自classroom]、公屋[租给收入低者的公共住屋]、居屋[供中间阶层购买的住房]、丁屋[限于男丁继承的房屋]、笼屋[香港最差的居所,仅一张床,四周用网笼住]、木板隔间房[用板间隔开出租的小屋,卫生设备共享]、夹心阶层[中间阶层]。
5、A.日本特有事物,如:回数券[多买若干张票后赠送一张的优惠券],宅急便[日本快递业服务品牌,市场占有率大,并泛化为快递公司的通用性代名词]。
6、话说回来,甭管衣服是潮是土,“全员恶人”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
7、不想在公共场合看到这衣服扎堆的,是这些潮人的亲友和无辜的路人↓↓
8、四字潮T、黑白格纹裤,再踩上一双莆田AJ或者巳黎世家,走在路上感觉自带BGM和复古滤镜,空中还会飘来墨镜金链大雪茄,整个画面只有一句旁白——
9、“人的五官,稍移一下位置就有美丑之分,文章修辞亦当作如是观。时下屡见名篇,字字明眸、句句皓齿,以致眼中长牙,牙上有眼,连标点也泪滴似的。”
10、上文的特点是叙述部分是通用文(明清时代的通用语体),穿插的诗词以及个别语词是文言,对话则是按人物身份与成长地选择语言。《九尾龟》其他章回也莫不如此。章秋谷是明代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人士,府治在今天的南京市,操通用语(下江官话,与今天的普通话大致相当);花彩云和花云香都是苏州人,也曾在上海居住,说的是姑苏吴方言。其中许多苏州话对话,对笔者而言应该没有问题,但在阅读时,也要适应一阵子,因为与笔者习惯的书面表达太不一样,不能实时与大脑中储存的字符印象联系起来,从而延迟了理解。对北部吴方言区的人来说,用现成汉字表达姑苏吴方言也是相当陌生。因此,这种文字表达很难流行,始终都是断断续续的细细支流。
11、如果按照后一个理解,那么根据构成成员的不同,香港社区词就可以有如下4类。
12、但是木心他不,他完全摆脱了这些东西。他就是这么一个失去了重力、摆脱了重力的飞翔者。他的书写实际上是没有中心的。但是每当他写到一个事物,那就是他的中心。他是这样的一个写作者。
13、首尾两种容易理解,中间的“港式中文”比较新颖。作者将港式中文定位于“社区语体”。我也觉得合适。
14、将这一观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领域加以发挥,我们看到,当代作家文化根脉的失落,即是由于现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以非个人的、客体化的‘我-它’视点对待母语和西方传统,从而失去了认知和体验作为个体灵魂之化身的文化传统的能力。
15、乙类,出于局部表达或生动或真实或准确的需要,以通用语码为主干,夹杂少数另一种语码,或词或句,没有明确的夹用规律。一般说,在无法以通用语码表达特殊内容、特殊色彩时更换语码。例如:
16、多语文现象的应对
17、得不到就是得不到,憋总说你不想要。
18、这个世界那么脏,谁有资格说悲伤..
19、而在还不成熟的年纪,这些年轻人就爱跟所谓的“网红”、“潮人”聚在一起,做自认为很帅、很酷的事情。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20、安伯托·艾柯(UmbertoEco)
四、非主流网名我的世界你不懂
1、约稿启事|《语言战略研究》“世界语言生活”专栏
2、你今天特别讨厌,讨人喜欢和百看不厌。
3、在后世甚至今世某些饱学之士口中,文言还真能用作口头交际。文言的部分成品在今天的汉语中仍以成语或成句形式活跃于书面语和口语中。
4、耳朵上挂着“正在蹦迪,请勿打扰”,坚信今天不蹦迪,明天变垃圾↓↓
5、比如有一篇叫做《疯树》,他突然对大自然的四季产生了强烈的惊异。他以一个画家的口吻说,大自然的颜料也是恒定有限的,在春天小心翼翼地嫩绿,到夏天怕颜料用尽,是深一点的绿,到秋天,发现颜料还多,于是就挥霍,把该用的颜色全用在叶子上他说,这就像中年之恋,是一场疯狂的恋爱,到冬天一切万物萧索。我的复述太没有他的神韵了。我的印象是:他会突然像外星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对四季的颜色变化产生极大的惊讶。
6、如果有多种语码并存于人与社群,必定有强势与弱势之分。强势语码必定千方百计要在书面表现,占领语言表达园地。而弱势的一般只能以方言词或社区词的身份加入前者,以便表示其存在。如果两种语码分别在不同领域有强弱的区别,则可能形成不同领域的强势者。在香港,汉语标准语一直以来在书面语领域都是强势者,英语在对外时也具有优势地位,粤语只能在口语领域保持强势地位。作者客观理性地指出:
7、他写过一段话:“往过去看,一代比一代多情,往未来看,一代比一代无情,多情可以多到没际涯,无情则有限,无情而已。”这是他在《琼美卡随想录》里的《烂去》这篇文章里写的。这也是一个非常痛切的预言——现在的人也是越来越无情了。
8、一般的多语现象就是会几种不同语言/方言的口语。许多人都有这个能耐,外面工作、应酬用通用语言或外语,回家用家乡方言。大城市里的中国人尤其有此能耐。但社群多文,在中国范围内,似乎只有粤语区,尤其是香港才有此多文现象。多文现象的形成和发展比较复杂,是多种因素参与后造成的。
9、如果爱不起.或不能深爱..
10、从今天新的记忆开始说起吧,或许是因为自己治愈了丧到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逐渐变回了原来那个天真到犯傻的我,对周围的事情又重新提起了兴趣和好奇。就像蚕宝宝蜕皮,虽然蜕完皮还是蚕宝宝,但是至少是一个大一点的蚕宝宝,我也不懂为什么自己要这么形容…现在存在记忆里的是一场车祸现场般的合唱,就记得自己在台上傻傻的笑,很放松的和大家制造了一场车祸现场,虽然丢脸但是至少我们丢脸的人数是最多的,所以也算是一种胜利?不管怎样这段记忆的标签是:和一群小可爱的奇妙合唱。多年后再回忆也会觉得丢人到傻笑吧。
11、作者谨启2021年7月暑天
12、这个评价也不低,一座丰碑。
13、通读小琳的这部集子,又重点多次学习了其中的几篇,我这个外行才有了点感触,于是拉拉杂杂写了这些,显然已经超过“序”的长度和写法,应该就此打住。感谢小琳让我学习新课程;又感谢她的宽容,让我放开咧咧。以上是读后感,也算是交出的一篇读书笔记。敬请著者批改,并冀同行指正。
14、*本文原题《有感于多语人社群的语言生活》,本是为田小琳《香港语言文字面面观》〔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20〕一书所作的序言,这次单独发表改为此名,内容也有改动。文中引述该书文字,径注篇名。
15、ィ╂庅溡候襘又垍己白勺?覑天ǒ艾ィ╅庅鲥んōù襘侑zǐ魢的噎片迗ō艾ィ┾嬷榯鍭癐宥自己的ㄚI片兲ó艾sんěň囜鲥鍭嬒㊒臫己旳?片迗ο艾什麽时候会有自己的壹片天哎
16、目前普遍认同的解释是源自北野武,他在2010年拍了个系列电影,叫《极恶非道》,香港译名《全员恶人》,第一部的海报上就醒目地写着这四个字。
17、对我而言,香港人的语言生活完全是一个新事物。读着小琳的这部集子,如同走进一片新世界,处处是兴趣。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其中的几个方面,一是三类中文,一是社区词。这些都是传统汉语语言学所忽略的。
18、香港的三类中文,不都是实际语言的反映吗?粤式中文有粤语口语作为基础,通用中文有官话口语作为基础,而港式中文是二者的混合,香港人口语里经常就是这样几种语码混合着的,不能说没有语言基础吧。作者指出:
19、“我与你”的相遇最终要走向的故乡,不是此世,而是彼岸,是我们并不能看到的精神的实体,木心先生现在去到了那里。我们如果有足够悟性的话,可能也会去到那里。
20、那么接下来就要谈到木心心目中“水平不那么够”的茅盾。
五、我的世界你不懂非主流繁体字
1、木心则相反,他的全部写作,都是他与古今中西一切经验的‘我-你’式相逢——他将畴昔文明和自我经验复活为一个个血肉之躯的‘你’,从而展开无数个‘我-你’之间精神还乡式的灵魂晤谈,从而使‘我’因‘你’而成为更丰赡的‘我’,‘你’因‘我’而成为更‘现在’的‘你’。这也是木心写作的常用方法。”
2、如今大街上的“全员恶人”,和前段时间霸屏的“社会人”,和当年在QQ空间里忘了爱的杀马特没什么两样,青春期的表达才是重要的,内容反而退居其次。
3、丙类,无所谓主干语码,或主干语码随意更换,多种语码混杂。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两种语码掌握得都不好的情况下,因此会出现无意识更换主干语码,随遇而安、临时应付的情况。估计非原住人员会发生这种情况。例如从内地刚到的非方言语区人员,一旦与香港当地人交涉时,可能时而以粤方言为主干,时而以英语为主干,时而又以普通话为主干,而且其中还夹杂另一种语码,勉强交流。除了记录写实性的作品,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出现于正式的书面写作。
4、从见面的相互拥抱,到谈及彼此外观上的变化,到不熟悉彼此的声音和说话的方式,再到慢慢分享自己的生活,再到慢慢在彼此身上找到原来的熟悉感,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当你们再次相聚,你们就还会变成初中手拉手上厕所时青涩的样子。旧友重聚永远不会少的就是回忆往事,当你们开始回忆,那尘封多年的潘多拉记忆宝盒就像被施了咒语,一瞬间所有的记忆都从里面蹭蹭蹭的蹦了出来,特别是对我这种记忆不好的人来说,原本脑子里有一张初中教室的座位图,我记得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是亮的,其他的部分全都是黑的,在听到他们一点一点回忆的以前的时候,伴随着我的:哦!对,还有他,的这种惊呼,脑子里座位图上的人开始一个一个亮了起来,那种感觉真的挺奇妙的,就像自己又重新经历了一遍过去的一切。
5、(普通话译文:他的娘要死的时候,眼睛望着天上说:神啊,因为你是愿意哀怜没爹没妈的小孩儿的,所以我现在把我的小孩儿交给你,情愿你来保佑他呀,别放他在世界上遇到苦恼。)
6、乙类语码混合语体在吴方言区尤其是上海比较多。写作时常常愿意夹杂一些上海话方言词,以显示接地气,例如下面的几段:
7、从这件衣服烂大街的那天起,世界上最狠毒的爱情诅咒,不再是“祝你女朋友是尔晴”,而是“祝你以后遇见的暗恋对象都穿全员恶人”。
8、自从初中毕业之后,就像之前的N多次分别一样,刚上高中,大家偶尔还会约着一起出去吃吃东西说说话,但是时间长了,就都在自己的圈子里过着自己的生活了,我们的世界从重叠到相交到分离……经历了那么多的分离,讲真,什么路程不是距离,时间不是问题的这种屁话也就听听罢了,现实的世界终究是现实的。分别多年后,面对再次的相遇其实除了期待更多的是忐忑的,因为你不在她的圈子里,你担心会因为听不懂她世界的故事而尴尬,你担心你分享的生活她并不感兴趣,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重逢都是欣喜若狂,涕泪横流的……
9、余光武等:“一带一路”沿线阿拉伯国家语言国情及相关建议
10、那个年轻人都穿得稀奇古怪、提着棍子横冲直撞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生造汉字组合的特攻服也随着偶像文化变成了应援服,一穿就知道是哪个爱豆的粉。
11、“我还是认为人该在文学中赤裸到如实地记录恶念邪思,明明有这样的东西怎能说没有呢。”
12、文秋芳:学术国际话语权中的语言权问题
13、试论香港多语人社群的语言生活
14、感觉人与人之间有无共同话题是决定想不想和你交心的前提,彼此讲话彼此都不能够理解真的好累,你的世界我不懂,我的世界你参与不进来,还是各自安好吧
15、有感于多语人社群的语言生活
16、本文原为三联书店(香港)2020年出版的田小琳先生《香港语言文字面面观》一书所写的《序》。
17、天气开始转凉,是时候走出冷气房,享受秋高气爽。(《港式中文语序问题略论》中引《悠闲周末赤柱海旁叹HighTea》,《太阳报》,2010)
18、我们用初中三年去盼望高中三年,我们用高中三年去憧憬大学四年,而用大学四年去怀念中学六年,最终我们用一生去祭奠我们的青春!
19、遵守XX集团为符合制裁或预防或侦测清洗黑钱、恐怖分子融资活动或其他非法活动的任何方案就于XX集团内共享数据及信息及/或数据及信息的任何其他使用而指定的任何责任、要求、政策、程序、措施或安排;
20、笔者认为,《面面观》作者是站在讨论汉语的立场上说这番话的。如果环视世界,那么每一种多方言社区在在民族标准语下都可能存在社区词。当然,这种语码混合和借用的情况也的确发生在国外华人圈里。笔者在日本任教时曾考察过日本华人的汉语使用情况,其语码混合一般都属于上文讨论过的乙类。汉语中所夹用的日语词大致有这么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