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2、清廉诗文书法作品对人们具有教育启示作用,它提醒人们要保持廉洁自律,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同时,这些作品也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3、 (鉴赏)包拯60寿辰,提前嘱其儿包贵一概不准收受任何寿礼。没有想到,第一个送礼的是仁宗皇上。包贵在百般无奈之下,只好请代皇上送礼来的太监公公写几句话,劝包拯收下这份特殊的礼物。太监公公觉得有理,便提笔写下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之门外理不通。”包拯看后,即写了上方这首诗作复,并将皇礼退了回去。这首诗明白如话,一不念功,二不辞劳,“拒礼为开廉洁风”。表现出包公的崇高节操和无私品格。
4、汉亦有以“明府”称县令,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
5、清廉诗文书法作品多以行、楷、隶等字体书写,字形美观、整齐,风格雅致。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是学习书法的良好范本。清廉诗文书法作品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修身养性、劝学励志、赞美清官廉吏等方面。这些作品不仅传达了廉洁自律的思想,也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6、尹知章注:“府,谓百吏所居之官曹也。立府必有明法,故曰明府之法。”
7、王先谦集解引沉钦韩曰:“县令为明府,始见於此。”
8、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公正,不贪污”。
9、清廉诗文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通过书写廉洁、清正、修身、养性的诗文,传达了廉洁自律、清明公正的思想和价值观。清廉诗文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先秦时期。当时,一些儒家学者和政治家就以诗歌和书法作为传达廉洁思想的工具。
10、吴隐之《酌贪泉》: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11、汉亦有以“明府”称县令,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参见“明廷”。
12、李贤注:“郡守所居曰府。明者,尊高之称。《前书》韩延寿,为东郡太守,门卒谓之明府,亦其义也。”
13、《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其馀某太守、某司马、某明府、某少尹,不一而足。”
14、佚名:金银缠万贯,香气任奢华。富贵随云散,清心寄晚霞。
15、“明府”是对“明府君”的略称。汉人用为对太守的尊称。《汉书·龚遂传》:“明府且止,愿有所白。”《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唐李贤注云:“郡守所居曰府,府者尊重之称。”唐以后多用以称县令。唐代别称县令为明府,称县尉为少府。后世相沿不改。“明府”这个词我们可以在很多诗歌中看到:元好问的《薛明府去思口号》、孟郊的《桐庐山中赠李明府》、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等等。
16、贡师泰《古意》:亦有高世士,唾视瓦砾轻。宁为冻饿殍,不受污辱名。
17、例如,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强调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自此以后,清廉诗文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和艺术形式。清廉诗文书法作品通常文字简练,寓意深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艺术性。这些作品不仅传达了廉洁自律的思想,也展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
18、清廉诗文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它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廉洁思想和文化精髓,对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清廉诗文书法作品传达了廉洁自律、清明公正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9、 《李良相清德碑良相百药四世孙也天宝中为尉氏令邑人立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