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
2、洪承畴一走,给了李自成喘息和再次崛起的机会。看着仅剩下的十八骑的军队,李自成的谋士为他提出了个“均田免赋”的主意。当时农民很多都丧失了土地,再加上因为战争开支巨大,明政府对百姓的税收很重,这让百姓苦不堪言,“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可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农民的税收负担问题,一下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戴。
3、问题五:明清时期的均田思想首先均田一词最早是汉代按照等级赐给臣属一定数量的田地,称为均田。哀缺侍帝赐给宠臣董贤田二千顷,王嘉认为是逾制,说:“均田之制从此堕坏。”(《汉书・王嘉传)其次是北魏至唐实行均田制,简称均田。那么明章潢《图书编・均田论》:“今之均田云者,无亦欲因田以平其赋,使无不税之田乎?”就是指平均分配土地。(均田免税口号的作用)。
4、陈高祖陈霸从小门第贫寒,他从小只能练武打拳,志向宏远。长大后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在侯景之乱中立下显赫战功。慢慢的控制了梁朝的政权。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野心勃勃的陈霸先当然不能容忍王僧辩与自己争夺最高权力,陈王决战在所难免。554年,梁元帝被西魏杀死于江陵。555年,北齐派南梁投降贵族萧渊明来当傀儡皇帝,王僧辩被迫表示支持,陈霸先则坚决反对。9月,陈霸先在江口起兵,利用全国讨伐王、萧的呼声,顺利的实现杀死王僧辩、废掉萧渊明的目标,并最终掌握了南梁的政权。陈霸先于557年禅梁称帝,建立陈政权。
5、《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6、但让人疑惑的是,打仗是很烧钱的一项活动,士兵的粮草、军饷等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李自成不征税,不纳粮,他靠什么维持数十万军队的开销?
7、宋武帝刘裕刚出生不久就失去母亲,由于家境贫寒,父亲打算把刘裕抛弃,而当时刘裕的从母听闻后阻止刘裕父亲。刘裕长大后卖履为业,因为喜欢赌博被邻居看不起。随后刘裕后从军改头换面吗,最初就任北府军将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慢慢的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当上了皇帝。
8、男丁所得土地不足,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无力负担,大多逃亡。安史之乱后,朝廷负担遽增。唐德宗年间,改行杨炎的两税法,以征收银钱为主。(均田免税口号的作用)。
9、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的制定和实施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被破坏,租庸调法则会随之失败,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
10、租庸调制的解释: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11、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体制,实行租庸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12、但是李自成成也这点,败也这点,他提出为士兵奖励百万银两,这让士兵士气大增,一鼓作气攻破了北京城。但大明由于连年战争,国库早已空虚,根本拿不出百万银两奖励士兵。为此,李自成纵容手下大将刘宗敏,滥用酷刑,搜刮大明官员、富户的财物,这样做虽然得到了几千万辆银子,但李自成并没有将这些钱奖励给士兵,而是将大部分留下了用作军队开支。
13、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14、所以每占领一座城池,李自成就抢劫富户和打劫官府的粮仓,以此来解决自己的军队的粮草问题,即使李自成攻破北京,称帝做了皇帝后,他也没有向农民征粮,而是通过打劫大明官员和京城富户,来获取钱财。
15、目的是号召农民加入义军,共同闹革命,不是真的要均田免赋。
16、《三国志》记载,刘备从小就是去父亲,是母亲依靠织席贩履为生,过着贫寒的生活。但是刘备得志,他有着自命不凡的品质和远大的理想。在黄巾起义是他们称帝的开始,之后结实关羽、张飞等名将为他打下江山。而在赤壁之战中夺下荆州、益州,成为与曹操、孙权并列的三大势力之一。并在公元前221年并即位蜀国皇帝。
17、梁太祖朱温从小父亲去世,他们三兄弟和母亲在萧县大户刘崇家做佣人,朱温从小无赖,常常遭到主人的责罚。朱温生性凶悍,参军后参加了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并逐渐崭露头角。随后任命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不久唐军反攻,朱温却背反黄巢投靠唐军。并反过来充当镇压起义军的急先锋,并因此被赐名为全忠。
18、问题八: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叫李什么闯王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19、信陵君虽然于心无愧,但知道魏王疑心日增,就托病不再入宫,将印信兵符等都交还魏王,以美女醇酒为伴,日夜享乐,过了四年就郁郁而。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后,秦统一全国就成为必然。
20、问题二:明朝的灭亡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意义中国明末李自成(1606~1645)领导起义农民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国家赋役剥削的口号。
21、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
22、中国明末李自成(1606~1645)领导起义农民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国家赋役剥削的口号。据清初查继佐所撰《罪惟录》载,是由李自成部将李岩(?~1644)提出,“李岩教自成以虚誉来群望,伪为均田免粮之说相诱惑。”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由陕西进据山西,又以“贵贱均田”为号召。
23、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24、而均田免粮则是指在某些历史时期,政府通过实行均田制度并减轻或免除农民缴纳的粮食贡税,来保障农民基本的生活需求,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25、一是农民是李自成起义的政治资本,他之所以获得农民的拥戴,是因为他提出了为农民分地,不征粮的口号,所以农民才积极支持他,若他向农民收税、征粮,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大家自然就不会支持他了。
26、前247年,恢复了元气的秦国开始大举进攻魏国,魏安王为此焦虑不安,就派使者去请魏无忌回国。在毛公和薛公的劝谕下,起初犹豫不决的魏无忌终于决定回到魏国。魏无忌和魏安王兄弟两人十年未见,重逢时不禁相对落泪。魏安王任命魏无忌为上将军,让他做魏国军队的最高统帅。魏无忌派使者向各诸侯国求援,各国得知魏无忌担任了上将军,都纷纷派兵救魏。魏无忌率领五个诸侯国的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使秦国将领蒙骜战败而逃。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这次合纵攻秦的胜利,使魏无忌的声威大震,各诸侯的宾客都向他进献兵法,魏无忌编写成书,后世称为《魏公子兵法》。
27、问题六:文武双全一戊丁什么意思戊丁指“成”字,文武双全一戊丁指能文能武的李自成。
28、清嘉庆年间,天理教首领李文成、林清等也提出“杀富济贫、平分土地”的战斗纲领。近代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明确地表达了废除土地所有制、平分天下土地的要求。
29、二是画大饼。李自成的“均田免赋”,就是典型的画大饼,在他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就给农民许诺了很多好处,使农民都愿意帮助他。同时,他还许诺攻破北京后,给军队百万银两的奖赏。虽然这一切李自成暂时做不到,但他却给农民、士兵画了一个大饼,给了大家希望,这样大家就可以不计较眼前的利益,真心实意的为李自成卖命。
30、问题十:历史上的草根皇帝是哪些国学大师-李-冠-论讲解10位草根明星。
31、问题七:保禄说对一切人成为一切人什么意思项羽
32、二是李自成再起义阶段,被朝廷定义为反贼,所以这个时候李自成是没有资格向农民收税、征粮的,若他强行向农民征粮,无异于自掘坟墓,让农民都痛恨他,所以在打天下阶段,李自成也不敢向农民征粮。
33、汉高帝刘邦从小就喜欢耍小手段,生性懒惰,在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刀兵四起。而当时任职泗水亭长的时候乘机起兵,自称沛公,跟随项梁、项羽打天下。在项羽在跟秦军发生巨鹿之战时候,刘邦见机行事进军咸阳,灭掉秦朝。随后“鸿门宴”封为汉王。虽然刘邦是一位草根出生的皇帝,还是他利用自己的心机获取了最高权利。不得不说他手段确实无赖。
34、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租调数量比北周轻,农民服役时间也短。后来又规定“民年免役收庸”,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
35、乌江自刎项羽在东城的战斗,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于是他想东渡乌江(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乌江的亭长停船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小,方圆也有千里,百姓数十万,也足以称王,愿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臣有船,汉军来到,无法渡过.” 项羽听到这话,才知道西楚没有失陷,巨大的内疚、对过去杀戮的忏悔心理、还有为了捍卫“霸王”的荣誉,他最终选择了战,而非过江,于是他说:“苍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而且当年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今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而尊我为王,难道我就不觉得愧疚么?” 想到此,他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长者,我骑这马五年了,所当无敌,曾一日行千里,我不忍杀它,现在赐给您”于是他命令骑兵都下马拿剑战斗,最后仅有项羽一人杀了数百人,自己也负伤十余处。这时,他看到汉军中有他过去的部下吕马童,就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故人么?”吕马童一看,马上对另外一个汉将王翳说:“这是项王!”项羽说:“我听说汉闭扮并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的头,我就为你做件好事吧!”于是项羽自刎而,时年30岁。 项羽后,王翳取了他的头,汉军为了争夺项羽的遗体,自相残杀,数十人,最后五个汉将分了项羽的遗体,都被封侯,一代西楚霸王,至此结束了他辉煌壮烈的一生!
36、随后10年中他勾结对宦官专权不满的官僚,控制地方中原和河北地区的藩镇,随后控制皇帝。不久他便成为梁王,同年朱温尽诛宦官,完全掌控中央。
37、石勒是匈奴别部羌渠种落的后裔,从小家庭贫困,四处求食。当时他被州刺史司马腾卖到河北、山东做耕奴。不久他觉得自己不得志,并召集王阳等八骑为盗,后又有郭敖等十骑投奔,成为十八骑。慢慢四处劫杀。随后跟随汲桑做副手,起兵多次攻打晋军,并且杀死了司马腾。汲桑兵败被杀后,石勒投靠前赵的皇帝刘聪,征战河北一带并屡立战功。311年4月,石勒在苦县击溃了王衍率领的晋军主力,焚烧了当时最大实权人物东海王司马越的灵枢,声称为天下人报仇,以宣泄对司马氏统治者的愤恨。六月刘曜攻打洛阳,石勒率军前去助战,攻陷洛阳,迁晋怀帝到平阳,西晋政权遭到毁灭性打击。319年前赵内乱,石勒遂脱离前赵独立,建后赵王朝。329年,石勒在洛阳打败并杀死前赵皇帝刘曜,基本上统一黄河以北。次年,石勒即位为赵明帝。
38、问题九:解释历史人物”李自成”(不超过100字)你好:字数不是很多吧
39、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隆西米脂李继迁寨人。出身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他用李岩等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时有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失去警惕。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族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所部继续坚持抗清斗争。
40、均田免赋是指在古代中国,官府通过调查田地的面积、土壤肥沃程度等情况,将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农户,并对此实行免除或减轻部分赋税的政策。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社会稳定性。
41、不征税,不纳粮,看起来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想法,但李自成的确做到了这点。李自成不向农民征粮,主要是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
42、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原名鸿基。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同年3月18日,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
43、秦昭王深深感到魏无忌是秦国的威胁,于是派人持万斤黄金到魏国行贿,寻找晋鄙的旧门客,让他们在魏安王面前进魏无忌想自立为王的谣言。同时找人假意祝贺魏无忌,问他是否已经做了魏王。这些谣言让魏安王信以为真,果然派人代替魏无忌任上将军。魏无忌知道自己被谣言诋毁,便推托有病不再上朝了。
44、唐初施行租庸调制时,运作良好,人民生活安定,国家收入稳定。但自安史乱后,户籍失修,生产破坏,国家支出大增,旧有的租庸调制已不合时宜,不得不以两税制取代之。
45、总结来说,租庸调在唐初配合均田制的情况下,确是一个利民利国的制度,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此制本身的漏洞便涌现,再加上其它客观因素,租庸调制变得不合时宜,故唐不得不以两税制取而代之。
46、所以李自成提出这个口号后,很多农民开始加入了他的队伍,使李自成很快壮大了起来,军队的人数也达到了数十万。
47、楚汉相争,刘邦败多胜少,项羽是胜多败少,甚至只败过一场垓下之围,但也正是这一场败仗使项羽一蹶不振,自刎于乌江。项羽其实有机遇逃跑,但是ta不愿意,ta自语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可见,项羽不敢面对失败,宁可带领二十八旗战乌江,最终落得个悲壮的下场。其实ta度过乌江,卷土重来也是可能的,但ta无法面对失败,只好一了之。
48、一是打劫土豪和抢官府粮仓。李自成代表的是农民的利益,所以他抢劫富户和官府的粮仓,既可以解决自己军队的开支,还不会引起农民的方案,毕竟在那个年代,贪官污吏和土豪是站在农民对立面的,农民都很痛恨他们,李自成抢劫他们,会使农民感到大快人心,进而更加坚定的支持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