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深深忧虑于“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有感于“三育并重,然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略于体”,大声疾呼体育的重要性,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进而深刻地指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
2、 根据举办省全运的原则,我省17市均将承办比赛项目,其中主赛场济南承办项目最多,一共23项比赛。另外,青岛11项、日照6项,其它各市分别承办1-3项,马拉松和部分冰雪项目安排在外省市举行。
3、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给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中国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成为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和增强人民体质的有效方法。
4、近代中国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一系列苦难后,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人曾撰文“夫中国——东方之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悉其虚实也”,以“病夫”来形容中国的衰落状态。
5、他对学校体育更是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今人则多偏于智”,其中还谈到学校教育中影响学生健康的诸多因素,如“饮食不求洁,无机之物、微生之菌入于体中,化为疾病;
6、 首届运动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
7、1951年1月15日他再次致信马叙伦部长:“提出健康第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1952年,毛泽东同志又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8、毛泽东同志和当时的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还多次强调,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积极倡导劳卫制,开展群众性的学校体育活动。
9、室内光线不足,则目力受害不小;桌椅长短不合,削趾适屦,则躯干受亏”。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论述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10、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大事,也是体育工作的大事。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重视体育;从事体育工作,必须重视学校体育。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完全人格,首为体育”。体育不仅强健体魄,而且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载体,是集体主义教育的极好舞台,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极好形式。
11、梁启超在《新民说》中针对“病夫”一词提出“强国必先强种”,要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必须提高国民体质。受其影响,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意识到国民的身体素质是民族竞争力的基础,中国共产d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就曾提出,“惟有体育一门,从来没人提倡,以致全国人斯文委弱,奄奄无生气”。
12、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健美操、登山,滑冰,举重,摔跤,柔道,自行车等多种项目。
13、他们在青少年时代练就的健康体魄,为他们实现远大的革命理想打下了基础,伴随他们走过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保证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承担繁重工作任务。
14、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更是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有了健康的体魄,就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贡献,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坚持锻炼、热爱运动,保持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我们的好榜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解说词是谁说的)。
15、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娱乐,另外还有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其中强身健体及娱乐是体育的主要功能。
16、生命健康需要体育运动,体育运动需要一定的量度,即一定的时间、量值及其强度,不能采取放任和随意的态度。首先,要尽量保持每天运动。如同人类进化形成的一日三餐饮食规律一样,每天运动可以不断积累健康正能量,增强和保持健康体质。据考证,现代医学技术或可阻止(中止)病变的发展、恶化,但无力使已发生的病变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17、2000多年前,孔子总结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证明了在春秋以前已经有了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劳动和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以健身修身为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健了民族的体魄和精神,也塑造了民族的性格。
18、 第十一届全运会一共设33个大项、360个小项。
19、学生经历的每一节体育课、每一次体育活动和竞赛都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熏陶着他们,培养他们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的高尚情操。对于今天独生子女一代,体育更是培育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的有效途径。
20、体育独特的魅力,还在于集中地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自身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体育的内涵、体育的文化、体育的魅力!体育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d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新中国刚一建立,毛泽东同志就针对当时学生的健康状况,指示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先生:“要注意健康第学习第二”,并强调“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
22、“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的论文,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民族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2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d人积极号召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锻炼身体,而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强健体魄的目的更多是保家卫国,而非个人的延年益寿。这一时期的体育运动也因此具有一些军事特征,如当时的竞技体育就设置了武装爬山、步枪刺杀、投掷榴弹等与军事紧密结合的项目,甚至很多体育比赛的举办就是为了庆祝战斗的胜利。
24、 主题口号是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吉祥物是泰山童子 .吉祥物“泰山童子”以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泰山为基础,并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国泰民安的吉祥寓意进行创作。
25、 自1975年北京第三届全运会后,基本每四年举办一次,举办时间一般在九月或十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