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士绅们的排外情绪比农民们更强烈,他们的生活虽然不至于像农民那样受到严重影响,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被逐渐摧毁了。士绅们自封为儒家的卫道者,痛恨外国宗教的异端邪说。他们坚信“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但这种信念却在洋枪洋炮的轰击下被打得七零八落。
2、 “扶清灭洋”的口号主旨是“灭洋”。在即墨县,王义训(一作王一勋)联络大刀会“竖旗聚众”,包围何流庄教堂,声言“灭耶稣、天主两教之后,将洋人一概逐出中原”。在莘县刘日清、刘玉清等聚众树起了“保清灭洋”的大旗。惠民县南关义和团,旗书“保清灭洋、北上助战”的字样。虽然义和团提出“扶清”“兴清”或“保清”,但当灭洋遭到官府镇压的时候,出于自卫的需要,也就不再受“扶清”的束缚了。他们或“聚众抗官”、或列队拒捕,妄杀勇目,甚至“兵刃森列、俨同敌国”。这些都反映了义和团的“扶清”是有条件的。实际上山东一部分义和团始终不同程度地保持着朴素的反封建意识。有的提出“抢粮”、“均粮”等口号。(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有助清灭洋吗)。
3、 “扶清灭洋”口号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广大饱受苦难的农民,在这一口号的鼓 舞下纷纷加入义和团的行列。部分清朝官兵、中小官吏和地方士绅,先后汇集在‘灭洋”的旗帜下。这一口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从而起到了发展和壮大义和团的作用。(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有助清灭洋吗)。
4、义和团的主要参加者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贫困和愚昧使他们的反抗斗争只能沿袭过去农民起义利用秘密结社的办法,采取设立神坛的方式发展组织,操练拳术,吸引群众。义和团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用画符念咒、请神附身等“术法”动员群众,广泛宣传“持符念咒、神灵附体”来鼓舞斗志。他们散发各种传单、揭帖,以朴素的语言和歌谣形式,进行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家的宣传。同时这些传单、揭帖中也带有迷信落后意识和盲目排外的情绪。
5、经济困难的同时,天灾又不断出现。十九世纪末,华北地区频繁发生自然灾害。迷信的官员和百姓都把造成天灾的根源归罪到洋人身上,他们的理由让我们现代人听起来有点哭笑不得。他们认为洋人在陆地上建造铁路伤了“龙脉”;在山里开矿放走了山中的“宝气”。洋人在中国的种种行径严重破坏了大清王朝的风水,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当时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普遍都对洋人抱有敌意。
6、到了十九世纪90年代,义和团组织开始在山东、河南、江苏、直隶等地出现。义和团包括许多没有隶属关系的团体,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头目。大头目被称为“祖师”,小头目称为“大师兄”、“二师兄”。洋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教徒和那些为洋人打工的中国人被称为“二毛子”,那些用洋货的人被称为“三毛子”。义和团的宗旨是所有“毛子”都要被消灭干净。
7、 山东高唐州富户呈报,义和团不仅抢走了他们的钱财家什,而且也拍卖了他们的土地。
8、随着市场上大量外国进口货物的涌入,中国传统手工制作商品失去了竞争能力,许多人平民百姓因此而破产。外国人在中国修建铁路以及引进大型货轮也威胁着传统的运输体系,成千上万依靠原来运输体系为生的人面临失业的困扰。因此,很多中国人把这一切归咎于外国人给中国造成的破坏,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对洋人刻骨铭心的仇恨。
9、 义和团来源于白莲教某些支派。甲午战争后,义和团把白莲教“反清复明”口号换变为“扶清灭洋”,是政治态度的重大转变。义和团从民族利益出发,愿帮助和扶植清政府,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斗争。
10、在中国公众看来,清朝皇室在事件中行径愚眛,在联军势力前倍受羞辱,一再显示了清政府的昏庸、腐败与无能,其统治威信大幅下降。东南各省总督在事件中违抗中央命令,事后没有受罚反而得到褒奖。
11、自从鸦片战争发生后,中国从一个古老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步步蚕食深深地刺伤了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傲慢的外国公使,咄咄逼人的传教士,蛮横的西方商人,这些人在中国的举动都让中国百姓有了切肤之痛。
12、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初期曾吸引广大群众参加,壮大了义和团的声势,但同时也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模糊认识,以至后来因此受统治者的欺骗利用,最后被出卖。
13、各地方开始被容许出现不同于中央的政治意愿,自始中央集权开始解体。十年后,公众对清政府的反感达到了顶点。1911年武昌爆发辛亥革命,各省再次违抗清室,宣布独立。最终清朝灭亡,民国始建。而地方政治实力上升所造成的割据局面,一直影响整个民国政局。
14、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得到了清政府的扶持,并进行了英勇抵抗,同时在客观上也对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近代化成果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5、 本明和尚、于清水竖的是“替天行道”、“杀富济贫”大旗。此外,朱红灯还有“明年四月初攻打北京”的秘密行动计划。从整体上说虽然义和团不把清政府作为主要斗争对象,实际上反清政旨在义和团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体现。山东地区义和团反洋教斗争受到清政府镇压后,义和团除了继续坚持反帝斗争外,更多地表现为 反抗清政府镇压的斗争,充分表现了山东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6、在中国历史上,士绅阶层和平民百姓阶层原本是两个对立面,但同仇敌忾情绪的影响下,这两个阶层的人却走到了一起。士绅们杜撰了很多外国传教士在教堂高墙深院内残酷迫害中国同胞的小故事,并在民间广泛传播,借此煽动普通民众的仇恨情绪。
17、1900年夏,义和团成员在朝廷的特许下大量涌入北京,并在北京到处焚烧教堂和屠杀基督教徒。随着事件不断升级,义和团的暴力行为甚至蔓延到许多普通北京百姓的家中,造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破坏。
18、在十九世纪中期,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长达十三年的战争使民生进一步凋零,很多贫民最初把他们的不幸归罪于太平天国,但最后都把怨恨转嫁到外国人身上,因为太平天国是用外国人的基督教思想意识鼓动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