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火索:1899年10月上旬,山东省冠县飞地蒋家庄(今邢台市威县),教民和当地民众发生冲突,义和团冲击当地的教堂。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即主要原因)。
3、义和团的人员组成很复杂,上到官僚主义下到普通平民百姓,在管理过程中十分困难,并且正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导致清政府不可能完全的信任他们,于是义和团不得不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以此来表达要消灭外国势力的决心。
4、白莲教说,这一看法的代表是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认为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义和团运动口号有没有问题)。
5、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得到了清政府的扶持,并进行了英勇抵抗,同时在客观上也对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近代化成果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6、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7、大刀会说,大刀会是清代华北由贫苦农民为主的一个团体,成员演练“金钟罩”,认为可以刀枪不入,也被认为是义和团的起源之一。
8、“灭洋”,即 反对帝国主义,始终是他们高举的斗 争旗帜。
9、义和团的总坛首领称老师或老祖师,各坛首领称大师兄、二师兄。大师兄平时掌管坛内各种事务,战时负责领队和指挥作战。山东地区的义和团有总办、统领、打探、巡营、前敌、催阵及分编哨队各名目⑤。有的义和团还有大元帅、副元帅、大先锋、军师、总管粮台等称谓⑥。其中总办、统领一般由有威望的教师担任;前敌、催阵由勇敢能战者充当(作战时他们骑马当先,往来督战)。义和团主要使用大刀、长矛等冷兵器,并有少量鸟枪、抬枪、抬炮等火器。
10、这种变化 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反帝与反封建斗争 的关系认识,经过失败挫折,不断得 到提高。
11、山东的教会势力极为猖獗,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也就异常激烈。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军事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鲁西北地区,群众经过长期酝酿,奋起抗教,终于成为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主要发源地。至1899年,阎书勤、赵三多等领导的冠县一带的义和拳,以及朱红灯、本明和尚(亦称心诚和尚)领导的茌平、禹城、平原一带的义和拳,已相当活跃,声势甚大。他们在反洋教斗争中相互声援,有力地打击教会侵略势力,使帝国主义和清政府为之震惊。
12、主观原因:“扶清灭洋”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盲目的排外。
13、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 与这一口号有相当大的关系。
14、斧头帮说,最扑朔迷离但也最有权利的,和其他起源不同,是义和团成就了斧头帮,而不是起源于斧头帮。
15、影响:义和团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16、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7、义和团运动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清政府慑于帝国主义淫威,曾先后多次下令“速为剪除,……实力搜剿”①,“切实弹压,毋令滋事”②,“从严惩办,以靖地方”①。但是,清军的武力镇压,动摇不了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决心,因而此伏彼起,“剿”不胜“剿”。于是有些官吏认为,如果一味“袒教抑民”,势必“激之生变,铤而走险”②,主张“化私会为公举,改拳勇为民团”,“听其自卫身家,守望相助”③,以求民教相安。清政府这种改“剿”为“抚”、被迫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的政策,使义和团得到了公开活动的有利条件,以致声势日大,更加有力地打击了传教士和教民的凶焰。
18、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有多种多样的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
19、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最初,他们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屡遭清政府的镇压。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20、义和团以宗教和军事合一为其组织形式。基层单位是坛(或称厂、炉、场、团),各坛人数不等,多至百人以上,少则五十人或二十五人。几个或十几个坛组成总坛(总团)。各总坛之间互相独立,不相统属。作战时分编为哨、班,一哨有五十至一百人,负责人称哨长(或队长、百长),哨下分班,每班十人,设班长(或称十长)。就其总体来说,义和团是一个没有统一领导和指挥机构的松散组织,主要靠揭帖聚会,有事时“传单一出,千人立聚”④,事毕即散。青年妇女也有类似组织,名为红灯照,蓝灯照等。她们一般担任勤务工作,有时也参加战斗。
21、但 是,“扶清”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麻 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 手段的警觉,导致义和团运动在中外 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22、义和团运动又被史学家称之为“庚子国变”,主要是为了打击西方侵略者及其在华附庸,是一场爱国主义人士发起的一场暴力爱国运动。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是拥护清政府,清政府也是对它的存在是一种沉默态度,发起暴动的人大多都是没文化的社会底层之人,没有真正远大的眼光。
23、“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在当时帝国主义 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 情况下提出的。
24、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和直隶(今河北)交界地区。它是在义和拳等民间反清秘密结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帝爱国群众组织。其成员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群众,还有不少无业游民。义和团的名称最早见于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梅的奏折。次年秋起,清政府在公文中也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此后,“义和团”一词逐渐取代了“义和拳”,或与“义和拳”并用。
25、长期以来,直隶人民也不断反抗教会的欺压,参加斗争的群众相当广泛。赵三多、阎书勤等在山东冠县竖旗起义后,直鲁交界地区和直隶南部很快出现了义和团的活动,不时攻打教堂。
26、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最初,他们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屡遭清政府的镇压。
27、“扶清”有两重含义: 一是扶助以“大清”为国号的中国,即 保卫中国;一是扶助清朝廷。
28、根本原因: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
29、西方列强划分在华势力范围、华北频繁发生教案、天灾频仍及宫廷权力争斗激化的情况下,1900年春季直隶,成千上万习练义和拳并号称“义和团”的农民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同年6月,慈禧太后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
30、义和团有较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如宣扬神道相助,刀枪不入等。但义和团制定的某些团规戒律,如“不准公报私仇,以富压贫,依强凌弱,以是为非”①、“毋贪财,毋好色”②等,则体现了义和团反对邪恶、反抗压迫、保护善良等劳动人民的品德,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31、知县蒋楷派兵前往镇压。朱红灯率团民数百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现如今在平原乡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
32、拳会说,在清代有许多传播武术的民间团体,如义和拳、梅花拳等,特别是义和拳在长期发展中蒙上了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被认为是义和团的前身。
33、各地方开始被容许出现不同于中央的政治意愿,自始中央集权开始解体。十年后,公众对清政府的反感达到了顶点。1911年武昌爆发辛亥革命,各省再次违抗清室,宣布独立。最终清朝灭亡,民国始建。而地方政治实力上升所造成的割据局面,一直影响整个民国政局。
34、义和团运动(YihetuanMovement),是指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又称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庚子拳乱等。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35、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
36、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37、乡团说,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起源于民间的乡团组织。
38、正是因为领导者眼光的阶级限制,所以义和团的领导者无所顾忌,运动就越闹越大,它们没考虑到外国侵略者真正的实力,也高估了清政府的魄力。闹到最厉害的时候,帝国侵略主义开始给清政府施加压力,清政府当时就是被外国侵略势力吓怕了,加上当时主和势力的壮大,清政府无耻的调转矛头,开始镇压义和团。义和团太相信清政府了,结果背后插刀最致命,义和团运动开始打着维护清政府打击侵略者,到最后被自己维护的人消灭,太可悲,太可恨。
39、1899年10月上旬,山东平原县杠子李庄,因教民欺压群众,义和团便冲击当地的教堂。知县蒋楷派兵前往镇压。朱红灯率团民二三百人(一说近千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10月中旬,朱红灯指挥义和团击退数百名清军骑兵的进攻,后又进至距平原县城仅十八里的森罗殿。不久,朱红灯率众冲出重围,转至茌平。同年11月,朱红灯及本明和尚被清军游击马金叙部逮捕,后在济南遇害。此后,鲁西北地区的义和团在高唐县人王立言等领导下继续进行斗争。
40、渐渐地易和团发现压榨他们的并不只有清政府,外国人也在压迫他们,并且压迫更深,此时的义和团就做出了妥协,提出了扫清灭洋的口号,企图将矛头共同指向洋人,但是清政府的妥协性和懦弱是难以泯灭的,在和议和团合作的同时,不断地向洋人低头,一再的妥协更加激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欲望,此时的义和团便被拿出来挡枪了,受到了更深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