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花缘小说
1、两个小小的姑娘便把唐敖和多九公这两位从天朝帝都来的才子问得束手无措,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整个场面十分尴尬,哪里还有什么“赐教”的资格,只剩下夸下海口的脸面在地上不断被摩擦。
2、攀萝防径滑,扪葛(gé)讶梯危。
3、以下数字为章回数,以此标记游历的国家和风物出现章节。
4、这天,他和好友多九公到了无股国——一个没有男女之分的国家。
5、"淑士国"到处竖着"贤良方正"、"德行耆儒"、"聪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着都是儒巾素服。
6、唐小山得知父亲隐居小蓬菜,思父心切,随林之洋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来到小蓬菜,从樵夫那里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
7、誓死捍卫尊严,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宁肯自刎乌江,也不愿渡江而去,东山再起。或许,他只是“无颜愧对”曾经对他信任有加的江东父老乡亲,或许,他已经厌倦了东奔西跑的征战生活,亦或许,他已经失去了“再来一次”的自信和勇气……但,不管怎样,他在自刎的乌江边留下了千古的佳话,也算是成就了自己不算圆满的人生。
8、在古代,民间流传的故事往往会成为小说的题材背景。像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现成的例子。李汝珍也是从一个民间传说得到了灵感。
9、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语文骨干教师,一级教师,锡山区教学能手,“江雪松”名师工作室成员。获江苏省“杏坛杯”课堂展评一等奖,锡山区语文评优课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江苏教育》等杂志。
10、话说道姑道:“这诗起句虽系唐朝,但内中事迹倒象从大周金轮女帝而起。待贫道先念几句,自然明白:
11、琐屑由先定,穷通悉合宜。
12、第②部分是全书游历的汇总。
13、弃国甘尝荠,来王愿托葵。
14、戌鼓连宵振,军笳彻晓吹。
15、李汝珍对于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现象也作了无情的、辛辣的鞭挞。像封建剥削、封建压迫、封建迷信、封建社会末期的伦理,这时期知识分子的空虚、高傲、迂腐、酸吝、不学无术,以及封建地主、官僚的两面派作风等,都是作者攻击的对象。在这些地方,虽然《镜花缘》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不如《儒林外史》那样深刻、形象、生动,但触及的问题可以说是和《儒林外史》相同的;而且在揭露当时知识分子的丑态和封建地主官僚的两面派作风上,其尖锐性甚至超过了《儒林外史》。
16、于旅途中,唐敖不仅次第搭救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更陆续服食蹑空草、朱草等仙家异物,有负重、跃高之能,也坚定其出世离尘之念,最后入小蓬莱成仙。
17、《镜花缘》虽然不像“四大名著”那样声名显赫,但于当代中学生而言仍是一部充满奇思却又关注现实、多缀诙谐但又意旨遥深的不朽之作。
18、堆盐夸咏絮,腻粉说吟栀。
19、蒸蒸刚煮茧,轧轧又缫丝。
20、唐对仕途灰心丧气,便随妻兄林之洋及舵公多九公一起出海游历。他们路经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了由十名花仙转世的女子。
二、镜花缘小说里出现的国家介绍
1、雅驯调駮(bó)马,叱咤骇蟠螭(pánchī)。
2、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3、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美好的道德品格不会变,坚持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游刃有余地行走时间,人生才会更从容。
4、精华原则男女平等的小说中如何体现出来提前准备张铎,为什么时间都是和我们这里找到就可以这样。
5、染碛模糊血,埋尘断缺胔。
6、昔阃能臻是,今闺或过之。
7、还有苦苦追求功名的范进,太过于执着对功名的考取,以至于金榜题名那一天高兴得直接疯掉了……
8、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明朝许仲琳的《封神演义》清朝李汝珍的《镜花缘》清朝李百川的《绿野仙踪》
9、爨致焦桐惜,弦兴改缦悲。
10、文字:1413班付鑫然
11、第八回:弃嚣尘结伴游寰海,觅胜迹穷踪越远山。
12、第12回:双宰辅畅谈俗弊,两书生敬服良箴。
13、白圭原乏玷,碧珷忽呈疵。
14、炙热陶朱宅,搓酥燕赵帷。
15、李汝珍(约1763~1830年),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祖籍直隶大兴(今北京)。生性诙谐,疾恶如仇,精通文学、音韵、围棋等。二十岁随兄宦游,迁居板浦,娶妻生子,在此地生活大半生,期间去河南做过小官。中年后自感仕途不畅,潜心读书写作,历时三十年,写成旷世奇书《镜花缘》,初版在苏州刊刻问世,迅速风靡坊间。
1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其实,我们更应该取悦自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累,只为自己的平凡人生而拼尽全力。
17、鹗荐鸣鸾阙,鹏翔集凤墀。
18、镜花缘,与其定义为一本小说,不如说前半部分是一本以小说为载体的风物志,记录了来自想象世界的各种风物;后半部分,则是以小说为载体的学术集,杂糅了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和作者的研究成果。
19、多九公是见识颇广的水手。
20、《镜花缘》清代李汝珍所作的长篇小说。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三、镜花缘小说简介
1、《镜花缘》思想内容中最突出的精华,是李汝珍对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现象表现了极大的愤慨和不满。小说颂扬女性的才能,着重写了一百个才女的活动,而且她们的活动已不是像《红楼梦》那样,仅仅停留在家庭里,而是活动在社会上,活动面很广阔,其中有考试,有学术,有社交,有游艺,并且有武功。她们表现出来的才能智慧,绝不亚于男子。由于在封建社会里参加科举是参加政治活动的先声,因此,李汝珍在《镜花缘》里实际上已经接触到女子参政的问题。这种广泛地多方面地写妇女的活动,而且抛开男女性爱来写女性,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2、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为中心的" 女儿国 ","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
3、这些地方和事物主要以《山海经》为蓝本,加入了作者大胆想象和演绎,展现了许多与现实不同,但又暗喻着现实的奇幻国度。
4、尔后,众人又来到了牡丹亭吃点心,牡丹亭的周围开满了牡丹,姚黄魏紫,烂熳争妍,在亭中林书香谢文锦等八个人写了春上。又有燕紫琼和易紫菱手拈冷玉,息气凝神在下棋,真可谓是琴棋书画,风雅无比。
5、其实,不仅仅只是李汝珍在书中专门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才高八斗的女子。
6、那天,正好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天上地下的神仙们都来朝贺。为了给宴会增添光彩,各路神仙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不但奉上精挑细选的礼物,还有很多平时难以使出的“才艺展示”,让王母娘娘十分开心。
7、植物:木禾清肠稻祝余蹑空草(掌中芥)刀味核朱草青梅JI菜
8、本书的结局是唐入小蓬莱山寻父不返,此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后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长安城外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关,拥立中宗复位,武则天仍被尊为“大圣皇帝”,她又下诏,仍开女科,并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红文宴”。
9、“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10、智囊曾起瘠,仙药顿扶赢。
1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让人落后,这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品格,却在进入成人的世界之后逐渐忘记,并丢在了身后。稍微有点小小的成就,便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甚至谁也看不上,以为天下就他最能。
12、第10回:诛大虫佳人施药箭,搏奇鸟壮士奋空拳。
13、一场轰轰烈烈的天上人间,大梦初醒。
14、萑苻遭困陒(guǐ),荆棘脱羁縻(jīmí)。
15、亲爱的同学们,这周开始美文欣赏栏目将带大家走进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浪漫神话色彩的古典长篇小说《镜花缘》。先不说鲁迅先生为何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其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也不论国外学者如何致力于此书的研究,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单是那书名——《镜花缘》就足以悦人耳目: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因缘际会,红尘一行,生死间,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镜花空梦回。
16、李汝珍和其他很多我国古代章回小说作家一样,生平比较模糊。根据胡适先生在《《镜花缘》引论》一文推断,李汝珍大约生活在乾隆后期和嘉庆、道光两朝。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氛围之中。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王朝无可遏止地走向崩溃。
17、镜外埃轻拭,纷纷误局棋。
18、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独创。
19、秾妍鍾丽质,姽婳产边陲。
20、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四、镜花缘小说中的轩辕国讽刺了什么
1、教师点评:优秀的书籍犹如一面心灵的明镜,不但可以照人,也可以照己。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的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见,控诉封建制度,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当代人深思呢?
2、榜开言咄咄,筵撤语期期。
3、说唐敖一行在元股国遇到了老师尹元,介绍去廉家当私塾老师。放生了人鱼,路过毛民国。
4、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一个“百官行述”的桥段,“百官行述”掌握在八爷党下面的任伯安手里,任伯安以此为挟,引发很多故事,最后被血洗江夏。
5、何须费多言,后缘自有期!
6、比如女儿国,作者思考关于女性地位问题,在女儿国,男人和女人完全倒置,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尤其思考穿耳缠足这些习俗,对于女人的伤害,以男人的感受,替正在受罪的女人们发声,在当时的观念中也属先锋。
7、科新逢圣历,典旷立坤仪。
8、 作者还以漫画的手法,嘲讽和批判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 两面国 "的人天生两面脸,对着人一张脸,背着人又是一张脸。即使对着人的那张脸也是变化无常,对"儒巾绸衫"者,便"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对破旧衣衫者,冷冷淡淡,话无半句。
9、话不多说,咱们这就开读,你且听好——
10、豕喙国,人皆长一猪嘴,撒谎成性;
11、“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12、《镜花缘》虽然其内容、结构、艺术性都不能称为一流,但以其奇幻的海外世界的描写奠定了此书在传奇类小说中的地位,可称殿军之作,且有总结性意义。
13、这里的宰相,"谦恭和蔼",平易近人,"脱尽仕途习气",使人感到可亲可敬。
14、这,难道不是每个用心写作的人,所期待结下的文字缘吗?
15、这一点,在小说后五十回,表现更明显,完全小说外衣包裹下的学术论文,并且学术讨论范围覆盖很广。
16、所以胡适称其“几千年来,中国的妇女问题,没有一人能写的这样深刻,这样忠厚,这样怨而不怒。
17、书中的“女儿国”部分,被胡适认为是全书最精彩的地方。因为这部分讲述了“要用文学的技术,诙谐的风味,极力描写女子所受的不平等的、残酷的,不人道的待遇。”甚至还说:“这个女儿国是李汝珍理想中给世间女子出气伸冤的城邦。”
18、聪明颦黠婢,绰约艳诸姬。
19、秉烛从容劫,怀笺瞬息驰。
20、第四回: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赶考,中得探花。此时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说他与徐敬业有结拜之交,被革去功名,降为秀才。唐敖对仕途感到灰心丧气,便随妻兄林之洋出海经商游历。
五、镜花缘小说txt免费下载
1、着屐(jī)循山麓,浮槎(chá)泛海涯。
2、四关犹待阵,万里径寻碑。
3、《镜花缘》精心塑造了一批才华出众的女性形象。作者从不同方面对妇女问题做了思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总体来看,作品还停留在表彰才女、传芳写烈的层面,由于作者过于注重在作品中表现才学,忽略了对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画,突出的文韬武略等实际技能以及女子参政,但这一切都最终化归平静。
4、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实验中学徐嘉诚
5、那时天已渐晓,雪已住了。牡丹仙子向兰花仙子叹道:“众心不齐,又将奈何?小仙惟有再去寻访,至于行止,只好悉听诸位。”说着去了。兰花仙子等之许久,总无音信。功曹土地络绎来催,转眼红日已升,众花仙十去八洞中只剩桂花、梅花、菊花、莲花、海棠、芍药、水仙、蜡梅、玉兰、杜鹃、兰花共十一位仙子。大家商议多时,并无良策,只得勉强一同去了。
6、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实验中学语文教师,衢江区青年教师发展联盟优秀成员。曾获区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指导学生在市区各类阅读和征文比赛中获奖。热爱阅读、喜欢旅行,享受和学生一起畅游语文大世界的快乐。
7、校射肩舒臂,烹茶乳沁脾。
8、全书可分为两部分,前五十四写主人公唐敖科举落弟,心存失落忧郁之感,既跟随妻弟林之洋出游海外,在船工多九公的导游之下,遍观海外四十多个国家的奇人异事,后入小蓬莱求仙不返。花神之首百花仙下凡托生为唐敖之女名小山。唐小山思父心切,就出海寻找,在小蓬莱意外得到“天书”一卷。后五十四写武则天首开女试,遭贬的百花之神皆及第,又在人间重聚。
9、他日投簪去,凭谁仗剑随?
10、《镜花缘》一百回,故事是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傧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掀开了帷幕。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在海外三十余国游历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畅谈的情景。同时,维护李氏正统和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文章。
11、《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12、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说话也是如此。百花仙子当年自信满满地许下诺言,以为在自己的严厉管理之下,不会出现纰漏,殊不知,百密而一疏,终究自食其果。
13、唐小山为找寻父亲,与舅父林之洋等再度出海,历经许多磨难,抵达小蓬莱。在镜花岭下收得唐敖书信,命小山改名唐闺臣,返国参加女科,以续后缘。
14、吹风前说“我院一口井”,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风起时,实际上是风把篱笆吹走了,而说把井吹到篱笆外,显然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不相信的人是地球为参照物的.
15、他将某种需要表现的性格或现象有意放大,让作品中喜剧人物主观上的假定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正常逻辑相错位,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深化作者想要表达的讽刺性内容。在《镜花缘》这部作品中,夸张手法就运用得恰到好处。
16、唐闺臣,原名唐小山,随父暗中点化警示,改名唐闺臣。因父亲在小蓬莱弃凡尘,未随舅父归家,决部按父游走路线出发寻亲,各路妖精阻拦,各种历劫,又有各路神仙相助,逢凶化吉。上演女生版“西游记”。
17、《镜花缘》写唐武则天当政之后,诏令百花在冬天开放。众花神被迫遵令而被上天所谴,谪于人间。为首的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考得中探花,却被人告发与叛臣徐敬业结拜而被黜革。唐敖因此看破红尘,随妻兄林之洋和舵工多九公出海经商游历,经过四十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景象,搭救结识了一些由花神转世的少女。后半部则写开武则天开科考试,由花神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全部考中。她们多次举行庆贺宴会,弹琴赋诗,行令论文,谈学论艺,显示各自的才学。末尾则叙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讨伐武则天,在仙人帮助下,打败了武氏兄弟设下的酒色财气四大迷魂阵,从而使唐中宗复位。
18、第主张真诚友善。作者反对假道学、伪君子,反对嫌贫爱富,反对争讼等行为。作者借君子国,宣扬美好社会谦恭有礼、好让不争的风气;借两面国的国人,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来批判其虚伪、阴险、凶残的特点。
19、李汝珍(1763?~1830?)清代小说家。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曾在河南任县丞。一生多在江苏海州生活。他博学多才,读书不屑于章句帖括之学,如对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无不博涉。对音韵之学,尤能穷源索隐,心领神悟。他是一个有社会理想,憧憬新生活的落魄秀才。著有《镜花缘》、《李氏音鉴》、《受子谱》。
20、《镜花缘》这部小说写的生动形象,但是《镜花缘》知名度会这么低。首先是群众基础少。大众化的作品,往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具备一定的通俗性。比如说《西游记》、《水浒传》这些名著,在这些名著成书之前,其故事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而相对来说,《红楼梦》、《镜花缘》并不具备这样的群众基础,因此,导致《镜花缘》较为小众;其次是宣传问题。如同上文提到,《镜花缘》和《红楼梦》一样,群众基础较少,但是《红楼梦》的知名度堪称家喻户晓。这是在于,一来《红楼梦》得到部分学者的推崇,学者的推崇,从而带动宣传,在多方位的宣传下,《红楼梦》虽然群众基础较少,但还是有了较广的知名度。
六、镜花缘小说
1、皇唐灵秀气,不仅畀(bì)须眉。
2、一旦人们揭开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狰狞的本相。"无肠国"里富翁刻薄腌□,用粪做饭供应奴仆。"穿胸国"的人心又歪又。"翼民国"的人头长五尺,都因好听奉承而致。"结胸国"的人胸前高出一块,只缘好吃懒做。"犬封国"的人长着狗头。"豕喙国"的人长着一张猪嘴。皆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但是小说刻画人物的性格较差,众才女的个性不够鲜明。
3、翻开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4、《镜花缘》是一部具有社会批判内容的作品。作者既对现实的弊病具有高度的敏感,却又把他的不满化为谐趣,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生活的理念。
5、作者讲述唐敖一行人海外出游的奇闻逸事。他们经历了各色各样的国家,见识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在君子国,作者为我们描述了比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还理想的世界;在女儿国,作者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女人掌权的世界;在白民国,白字先生毫无羞耻地教育学生,令人惊悚又愤怒;在无肠国,有些人的财富是靠剥削和压榨别人而得来的;在两面国,两面国人虚伪和无耻;在大人国和小人国,评价一个人不是根据外貌,而是其品行,品行好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作者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构造了几十个国家。
6、人生如梦,梦醒后,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7、仕途坎坷的苏东坡,想必也是看透了世事的繁华如梦,才会站在赤壁的残垣断壁上高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8、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汝珍笔下的晚清社会,从奇幻特别的想象世界感受真实的生活。你听说过女儿国的故事吗?你听说的世外桃源是怎样的?你知道小人国和大人国每天发生什么故事吗?
9、隶从丹籀化,额向绿香麾。
10、爪长搔背痒,口苦破情痴。
11、小说情节框架模式非常明显。例如,小说第二部分唐敖游历山海经各国时,作者按照游历国家为线索,主要代表国家描写框架基本一致,顺序罗列各个国家的风俗,所遇的动物、植物、以及遇到各路花仙入尘凡后的化身,而这些少女们最终无非是要以各种方式,或立时跟随,或择日跟随,都要跟着唐敖这趟商船聚集天朝。
12、拂苔名已改,拾果路仍歧。
13、抡才萦睿虑,制序费宸思。
14、不料机缘巧合,武则天因醉酒写出狂诗,号令百花齐放。恰逢百花仙子正在与人下棋,无瑕对策,众花仙子群仙无首,意见不最后都私自去赴武则天上林苑的花会,一时间百花齐放。
15、镜光能照真才子,花样全翻旧稗官。若要晓得这镜中全影,且待后缘。
16、《镜花缘》清代百回长篇小说,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17、池鱼戏叶仍含冻,谷鸟啼花乍报春。
18、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19、一部作品写尽众生百态,让我们看到社会的不同维度。
20、于是,李汝珍就把题材背景定位于公元690年至705年的“武周”时期。 他花了近20年时间,才完成此书。
1、没有谁的人生会像影视剧般轰轰烈烈,跌宕起伏不断,更多的我们拥有的只是平平无奇的人生,而我们能够做的,便是不计较、不苛责、不强求,安安静静地付出,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
2、嘉庆年间出现的《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大约在1818年稍前写成。这时距离《儒林外史》的成书有六十九年,而距《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的排印(程甲本)已有二十七年,同时距鸦片战争的爆发还有二十二年。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规定了《镜花缘》的主要风貌——它的优秀的所在和局限性。
3、这部小说里的世界,不是镜中花,水中月,是我们的生活,值得我们反思。
4、唐敖科名蹭蹬,心灰意冷,遂生出世之念,乃随妻兄林之洋与舵工多九公出洋贸易,三人游海外诸国,览异闻奇景。
5、交待各仙家结局,武则天归还皇权于唐
6、李汝珍(约1763—约1830),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著名小说家。用20年时间,写就与《西游记》《封神演义》相媲美的奇书《镜花缘》,鲁迅先生称此书为“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
7、第11回:观雅化闲游君子邦,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8、主要内容:王母娘娘寿宴时,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仙子,并对其立誓,若百花在不应齐放时违令齐放,自愿坠入凡尘,受一世磨难。
9、《镜花缘》,“镜花”当然取的是镜中花,水中月之弈,境外的花凋零,镜里的花也随之逝去。虚虚实实,转瞬即逝。
10、将骁单守隘,卒劲尽登陴。
11、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扩展资料《镜花缘》小说主要运用了夸张、对比等几种写作手法。
12、首先是今天共读图书的朗读音频。
13、武后细细看去,只见众花惟牡丹尚未开放,即查群芳圃,亦是如此,不觉大怒道:“朕自进宫以来,所有上林苑、群芳圃各花,每于早晚俱令宫人加意浇灌,百般培养,自号‘督花天王’。因素喜牡丹,尤加爱护。冬日则围布幔以避严霜,夏日则遮凉篷以避烈日。三十余年,习以为常。朕待此花,可谓深仁厚泽。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独无花,负恩昧良,莫此为甚!”分付太监即将各处牡丹连根掘起,多加柴炭,立时烧毁。公主劝道:“此时众花既放,牡丹为花中之王,岂敢不遵御旨?但恐其花过大,开放不易,尚望主上再宽半日期限。倘仍无花,再治其罪。彼草木有知,谅亦无怨。”武后道:“你既替他恳求,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14、在《镜花缘》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万般世相,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与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分。
15、作者花了前后近三十年,写了这部小说,自觉并无新花样,无非是类似《山海经》的梗,类似《西游记》的框。
16、大人国之国人比普通人高,脚下都有云雾显示其人之品质,官员都用彩绫遮盖,因为脚下都是恶云;
17、星弹威歼寇,雷枪震殪(yì)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