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江临泛王维
1、是五言律诗,是近体诗。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2、漢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
3、(唐诗三百首69)王维《桃源行》
4、(唐诗三百首33)卢照邻《元日述怀》
5、远望汉江,在古楚之地与“三湘”之水相连接,又与长江各条支流汇聚合流于荆门。浩淼的江水仿佛一直延伸到了天地之外,山色苍茫,忽隐忽现,若有若无。依稀可辨的城邑在前方的江水中上下漂浮,汹涌澎湃的波涛使远空也为之震动。襄阳这风和日丽的日子,要留与我和山翁醉酒赏景。
6、“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7、三湘: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
8、原文: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押韵的字是:通、中、空、翁押韵:按照汉语拼音读音,押的韵是ong韵但是从专业角度讲古诗韵脚是按照平水韵区分的,这四个字都属于平水韵上平(一东)韵
9、✦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10、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11、唐诗鉴赏‖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12、(唐诗三百首39)李颀《送陈章甫》
13、江水滚滚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绵水雾中时时隐现。
14、⑷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动:震动。
15、(唐诗三百首57)王昌龄《长信怨》
16、⑹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一说是作者以山简自喻。
17、(唐诗三百首60)王昌龄《塞下曲》
18、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19、赏析王维说,当船行至襄阳时,正是好风好日的天气,就让我留在这里,与“山翁”一同醉酒吧。
20、“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二、汉江临泛王维阅读答案
1、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2、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3、点“在看”,让更多人结缘↓↓↓
4、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5、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6、(唐诗三百首22)孟浩然《过故人庄》
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8、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9、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10、有什麼想說的可點擊下方留言與大家交流。
11、(唐诗三百首67)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唐诗鉴赏‖王维:过香积寺
13、诗路传媒为您提供景点规划、文化村策划、创
14、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15、(唐诗三百首36)孟浩然《早寒有怀》
16、(唐诗三百首42)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17、(唐诗三百首37)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8、(唐诗三百首14)张九龄《感遇其四》
19、我願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20、⑸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三、汉江临泛王维答案
1、“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2、(唐诗三百首44)李颀《琴歌》
3、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因公务去南方,途径襄阳。此诗是诗人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所作。
4、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5、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徐应佩周溶泉)
6、诗路春风开设:名人访谈、景点人文、唐诗宋
7、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
8、“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9、(唐诗三百首2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0、“汉江”通过支流“丹江”可以连接到“长安”,通过支流“唐白河”可以连接到“洛阳”。后来杜甫著名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他的设想是走水路还乡,计划的最后部分就是从“汉江”这里的“襄阳”,走“唐白河”最后到达“洛阳”。可惜他的船根本就没能走到汉江来,而是飘到南方去了。那么此时的王维,是从长安坐船往南,还是由南往北,准备回长安呢?好,我们来感受原诗:
11、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12、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渺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
1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14、⑵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总称三湘;一说是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15、(唐诗三百首58)王昌龄《出塞》
16、官网爆料www.tszlchina.com
17、唐诗鉴赏‖王维:山居秋暝
18、(唐诗三百首47)崔颢《长干行》
19、持卡消费越来越成为时尚、小资的标志,对“月光”族来说,使用信用卡更是需要慎重。信用卡是无现金交易,买再多的东西,轻轻一刷卡就完了,这种潇洒往往掩盖了过度消费;另外,贷记卡的透支功能也要慎用,千万不能使透支成为一种习惯,虽然贷记卡不用支付消费透支的利息,但本金你总是要偿还的,因透支不但“月光”,而且成了“负翁”,这就更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