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暑金将伏
1、宝贝们用彩色蜡笔绘制出了个个多姿多彩又饱满的玉米。看宝贝们多认真呀!
2、鹰翼初张,意惬雄风乘势起;棉农不歇,汗浇沃土整枝忙。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愿沃仙盘露;堪加凌室冰。小心中暑,展翅蟾宫攀月桂;大胆攻关,潜身学海探骊珠。小心泼墨,凤咏峥嵘声继远;伏暑挥毫,子吟绮丽道犹恒。
3、夜热依然午热同 ,
4、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
5、华南东部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缺水干热的伏旱期,既影响农物生产,也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困难。
6、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7、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8、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9、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10、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11、·一候温风至——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凉风,而是所有的风都带着热浪;
12、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3、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
14、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5、 《小暑》(左河水)
16、▷▷▷养生保健离不开饮食,尤其是在小暑的季节。老常州的餐桌会告诉你吃什么更养生。
17、小暑:温风至,蟋蜂居壁,鹰始挚。大暑: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行时。
18、一汽奔腾SENIAR9“驭见美好”抚仙湖试驾花絮
19、晒伏是指小暑节气里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20、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二、小暑金将末
1、伏天还可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
2、快来看看老常州的小暑都有哪些习俗。
3、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4、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唐代:李频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5、青奴初荐枕,黄釭亦升堂。
6、小暑过后,盛夏来临,不少人都会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夏日,在空调房待久了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
7、《小暑六月节》元稹(唐)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唐)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武元衡(唐)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暮秋重过山僧院》李频(唐)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8、值周编辑:罗洁芳值周校对:黄榆婷
9、黄鳝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性温味甘,小暑时节吃黄鳝,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保护心血管等作用,还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黄鳝虽好,却也不是人人都适宜滋补的。有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活动性肺结核、感冒发烧、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炎症患者就不宜食用。➁营养又消暑的莲藕莲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丰富的钙、磷、铁及膳食纤维,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另外藕还能补血生肌、通便止血、活血散瘀,可谓小暑天气的最佳食材。对于老年人来说,夏藕更是补胃养脾,可以治血虚失眠,有安神入睡的功效。
10、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11、《将会梦楼于摄山道中有述》清朝·姚鼐
12、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
13、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独孤及
14、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i蜓,灰骨共蟾蜍。
15、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16、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17、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18、在炎热少雨的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民间谚语。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
19、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
20、《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宋朝·晁补之
三、小暑金将伏唐诗
1、六月六这天,满族农家会上山采椴树的叶子回来,洗干净了包黏米面饽饽,要把蒸好的饽饽放在地头,为虫王祝寿。笃信萨满教的人家还说这一天是“虫王放马日”,他们把腊月三十用过的蜡头放在地面,等星星出来后把蜡头都点上,磕头哭告:“虫王爷,把你的马收回去吧!”还有人在地头插小旗,试图阻挡虫王的兵马浸入。
2、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3、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4、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5、儿时的此刻正在池塘戏水
6、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7、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8、小暑前后,虽正处夏季,在东北,人们却称之为“麦秋”。麦田陆续成熟了,一片片整齐的金黄色,孕育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小麦收割以后,下茬种萝卜、白菜等秋菜。
9、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10、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蔼,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11、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12、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13、月明船笛参差起,
14、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飞,农历七月后才出穴,活跃草丛间求偶,到八月天凉会聚到院中,天越凉离人越近。
15、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16、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17、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18、(小暑开鹏)翼唐.耿湋
19、你是否问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忙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四、小暑是进伏
1、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2、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4、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5、(赏析):诗人与好友一同享用美酒,明明是小暑时节,玉溪的天气却如此清爽宜人。身处滚滚红尘之中的诗人蓦然回首,往事悠悠,感受到了生活安闲美好的宝贵。
6、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7、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8、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9、农谚说:“六月看谷秀。”意思是说,在这一天要注意谷子“秀穗”,即谷子吐穗开花的情况,如果谷子“秀穗”了,就预示着今后会有好的收成。农谚还说:“不怕苗小,就怕蝼蛄咬。”在靠天吃饭的年代,人们“想要虫子少,除尽地边草”之外,是无计可施的,他们只能再一次把目光转向神灵。就这样,农历六月六诞生了虫王节。
10、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11、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种气候,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12、才华并不能永久流传,我也并不想成为王侯。现在是小暑了,天气微凉麦子成熟正当秋天。
13、在这天,北方人习惯在小暑这天喝粥,主要是为了清热防暑和调理肠胃,炒绿豆芽成了小菜首选。还有很多地方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因藕有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诗人苏东坡把西瓜叫做"冰浆仙液",入腹后就能清彻心扉。
14、(赏析):“青奴”就是竹夫人,古时消暑用的器具。古人深知“烦夏莫如赏夏”,所以诗人说“小暑不足畏”,用上竹夫人,时时处理公务,听竹林鸟鸣,雨打荷叶,傍晚凉爽,闲暇无事,穿上木屐到西厢去。
15、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16、《能迎小暑开》——唐.独孤及
17、定位: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先找到大脚指的内侧缘,顺着大脚趾后的关节,摸到第一块高起硬硬的骨头,在这个骨头的底部就是公孙穴。
18、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19、蝉鸣的激越与远方的雷声
20、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五、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1、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2、六月为长夏,是万物一年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人体的代谢能力达到顶峰,药物的利用率也随之增高,故中医有三伏贴敷的调养法。
3、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常州,请不要再下雨了!
4、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金正大”
5、(赏析):石竹花颜色殷红,让人怀疑是朝霞所染;花朵精致,又好像用匣刀裁剪过。它不畏惧暑夏热风,欢快地在小暑节气绽放。蜜蜂飞来飞去,是爱怜花色的香美;怀念远行丈夫的妇人,对花感叹时光相催。阅读朋友的赠诗,增添了离恨别愁,忧思郁结在心里,一天要难过好几回。
6、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7、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志国作品
8、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9、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10、《能迎小暑开》作者:独孤及
11、2011年夏7月14日入伏,中伏20天,伏天共计40天初伏或头伏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中伏或二伏是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农历七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末伏或终伏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具体到2011年,夏至日是6月22日,入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4日,初伏7月23日结束;中伏天数为20天,自7月24日至8月12日;三伏(末伏)自8月13日开始至8月22日,8月23日出伏。小暑不是暑伏。
12、另外,女性要注意不要久穿长筒丝袜。夏天气温高,人体皮肤上的汗孔处于舒张状态,散发热量以保持正常的体温,如果久穿长筒袜,不仅使汗孔不能舒张,影响汗液的排出,而且汗液中的代谢产物还会刺激皮肤发痒,甚至发生皮肤炎症。
13、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14、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15、赏析: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温风至”指小暑节气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蟋蟀居宇”指小暑后五日,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鹰始鸷”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这首节气诗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随着小暑的到来,热风扑面;大雨来临之际,竹子在风中喧闹,雷声中山色灰暗;一场场雨下来,门窗上有了潮湿的青霭,台阶上长有绿苔;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16、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17、▷▷▷老常州乡村有句俗语叫“热在三伏逃不脱”,“伏”就是伏藏的意思,这时大家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外出时也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18、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玉溪小暑却宜人》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