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园诗句
1、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2、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3、《白石滩》唐朝·王维
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5、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6、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7、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8、拱形铁艺葡萄架上爬满了藤蔓花卉植物
9、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10、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晋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九江)人。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后因厌恶官一场的污浊风气,遂退隐田园,直至终老。陶渊明的诗以描写归耕退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特点,风格质朴自然,在描写田园风光、恬淡心情以及厌恶黑暗社会世俗的情操方面有重大成就和影响,是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还有辞赋和散文作品。作品收于《陶渊明集》。
11、再配上一些高雅的壁饰,绝对是高颜值
12、D.这首诗既有上下句虚实相间,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笔姿灵活,变化多端,颇有情味。
13、B.春水陡涨,河流流速较快,船行较慢
14、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15、“待我长发及腰”的原诗,竟然这样美!
16、樵客1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17、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18、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19、到门不敢题凡鸟②,看竹何须问主人。
20、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二、田园诗句经典
1、C.5月,华北平原D.6月,珠江三角洲地区
2、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3、译文: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4、游山西村(陆游)
5、D.诗中用白描的手法,简练地勾画事物,从而使诗人的感情得到充分抒发,是本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6、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8、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9、“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网:尘世的罗网。“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他从开始作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前后一共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之误。这两句是说,自己不得已出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10、(解析)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意思是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这两句主要是写景,写景的作用之一就是渲染氛围。诗句中写到“斜阳”“墟落”“穷巷”“牛羊”,夕阳笼罩村庄,牛羊徐徐归村,渲染了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而下文的图景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展开的,所以也奠定了全篇的基调。
1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2、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诗人痴情的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沒入深巷。
13、译文: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14、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1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6、A.全诗不事雕绘,运用白描,描绘了一幅田园晚归图,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17、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1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9、关于描写田园的文章还有很多,在这里不在列举。
20、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三、夏天的田园诗句
1、秋中雨田园即事(耿湋)
2、D.本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穿插交游、劳作之事,用语自然,文气畅达,全诗看似散缓,实则浑成,展现了诗人任情适意的自然之乐。
3、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4、D.颈联抒写游园感受:置身幽林,暑气顿消;乘舟环游,仿佛水路无穷无尽。
5、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6、作者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8、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9、本诗构思巧妙或含蓄委婉。无一字写“静”,却句句写“静”。
10、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11、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12、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13、《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4、B.颔联描写水鸟和莲花,对仗工整,炼字精当;“遥”“迥”二字表明其为远景。
15、B.“墟”,即村落,夕阳将余晖撒于其上,给人以凄清冷落之感,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诗句。
16、①《归园田居(其一)》通过对房屋、村舍、庭院等环境的描写,(或答“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恬淡自然的乡村日常生活图景,抒发了回归田园的欣喜之情;②本诗通过对登高赋诗、相呼酌酒、归田务农、披衣言笑等典型活动的叙述,展现了与邻居共同生活、劳作的场面,抒发了躬耕生活的满足之情。
17、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荡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18、《西江月》辛弃疾 (宋)
19、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20、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四、惜时诗句
1、夕阳斜照村落,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奠定基调。“归”统摄全篇,总领后面的几幅图景。
2、对于繁华都市、快节奏的人来说
3、《归园田居》大概写于作者辞官后的第二年,即东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园406年)。诗人因厌弃封建腐朽的官一场生活,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因此只作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就弃官归园田居了。诗人归园田后生活适情适性*,心情很高兴,于是以写诗来赞美这种生活。
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解析)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的仕官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柴扉”、“虚室”等意象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净。
6、《田园乐七首·其六》唐朝·王维
7、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8、C.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喜忧参半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全诗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9、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10、读南宋范成大的田园诗: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回答4~6题
11、顿洒尘喧意,长啸满襟风。
12、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13、(译文)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14、画船轻缓移动,诗人抬眼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还很遥远。可信的原因是
15、A.这一年倒春寒很严重
16、“秀麦”是指出穗扬花的麦子。当地的水稻是“清明浸种,谷雨下秧”。与麦子相比,水稻播种较迟的自然原因是
17、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18、第一问:游览南园,顿时洗去尘世烦扰;一声长啸,便觉清风满襟。第二问:①流露出诗人对南园清凉幽静而又生机勃勃景色的喜爱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烦扰、享受宁静田园生活的隐逸之志。
19、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豨。
20、《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五、田园诗句
1、搭配绿色布艺和白色坐垫,清新淡雅
2、(注释)这两句是说春秋多晴朗天气,恰好登高赋诗。斟:盛酒于勺。酌:盛酒于觞。斟酌:倒酒而饮,劝人饮酒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邻人间互相招呼饮酒。农务:农活儿。相思:互相怀念。这两句是说有农活儿时各自回去耕作,有余暇时便彼此想念。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谈心。厌:满足。此理:指与邻里过从畅谈欢饮之乐。将:岂。将不胜:岂不美。兹:这些,指上句“此理”。这两句是说,这种邻里之间过从之乐岂不比什么都美?不要忽然抛弃这种做法。纪:经营。这两句语意一转,认为与友人谈心固然好,但应当自食其力,努力耕作必有收获。
3、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4、作者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5、然后结合诗人的处境来分析反衬的手法。诗人目睹这田家暮归图,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诗人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彷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6、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7、《归园田居》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8、“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这两句是说,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依依不舍。
9、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1、田园风格是通过装饰装修表现出田园的气息,不过这里的田园并非农村的田园,而是一种贴近自然,向往自然的风格。田园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美”,认为只有崇尚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田园风格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在田园风格里,粗糙和破损是允许的,因为只有那样才更接近自然。田园风格之所以称为田园风格,是因为田园风格表现的主题以贴近自然,展现朴实生活的气息。田园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朴实,亲切,实在。田园风格包括很多种,有什么英式田园、美式乡村、法式田园、中式田园等等。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3、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14、C(解析)C.“人生哲理”错。“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的意思是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所以,“此理”指的是上文饮酒言笑的田园生活,并不能理解为“人生哲理”。
1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7、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18、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19、A.“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恶的心情,用激情之语排斥官场,表明诗人无奈归隐的悲愤与乐观放达的心境。
20、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六、田园诗句
1、这首诗,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描写中虚实结合,有上下句虚实相间的,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的,笔姿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颇有情味。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以拟人、对偶写出青山绿水的幽美环境,寄予了作者闲适恬静的心情,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出自)北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5、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6、梨花白雪飘,杏艳紫霞消。柳丝舞困小蛮腰。显得东风恶。野桥,路迢,一弄儿春光闹。夜来微雨洒芳郊,绿遍江南草。蹇驴山翁①,轻衫乌帽,醉模糊归去好。杖藜头酒铫②,花梢上月高,任拍手儿童笑。
7、“山当日午回峰影”一句,山峰本是静态的,而诗人用一个“回”字,写出正午群峰影子随日移动的动态,突出了山间的幽静和山行的情趣;“草带泥痕过鹿群”一句通过草上泥痕这一静态细节,描写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动态景象,写出了山间景色的清丽而又生机无限,笔法细腻贴切,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8、诗歌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表现田舍之“乐”的?请简要分析。
9、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0、原文: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1、方随练金客,林上家绝。
12、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13、D.整首诗观察入微,清新细腻,构思奇巧,移步换景中层次分明地写出诗人在村里村外的见闻。
1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5、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16、屋子旁的葡萄架能在夏天带给你一丝清凉
17、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18、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19、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20、田园,非农村,自然也!
1、《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