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词曲五首
1、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2、投稿十五天后若未被采用,请另投他处。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伶仃。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破碎的山河犹如风中飘絮,动荡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6、②[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7、明确: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的现实。全词饱含着作者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8、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9、领略五位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怀与志趣。
10、高飞:给特殊学生讲一个手语绘本故事:《妈妈要去打怪兽》
11、D.愁云惨淡万里凝(暗淡)
12、诗的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九年级下册语文20课《曹刿论战》微课+预习知识点
14、根据《乐府古题要解》,本诗在晋代已入乐。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此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15、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16、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17、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18、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乡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控诉了战乱和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19、示例“聚”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这两句话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暗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20、九年级下册语文14课《山水画的意境》微课+预习知识点
二、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诗词曲五首
1、九年级下册语文2课《梅岭三章》微课+预习知识点
2、明确: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最后一句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宣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滕忠美工作室:别样的班会课:《唤醒责任,即刻战“疫》
4、九年级下册语文课:《邹忌讽齐王纳谏》两课时
5、某班将于本周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6、九年级下册语文课:《陈涉世家》两课时
7、这一句写出诗人对以往历史的概括与评价: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王朝兴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8、展开联想和想象,合理充实内容。改写诗歌不能简单地翻译诗歌,要从编写故事的角度出发去改写。可以从这位老兵的从戎经历、家人的生活等方面展开联想,适当补充一些细节。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10、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乙)
11、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2、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13、赏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14、把握五首古诗词曲中的相关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15、liáo()落潼关()峰luán()踌躇()
16、③[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17、九年级下册语文5课《孔乙己》微课+预习知识点
18、开放性试题,能理解出国家的兴亡与老百姓的关系即可。示例:这是一组古今现实社会的对比。古代,国家兴盛时,统治阶级依然盘剥百姓,大兴土木,修建宫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百姓当然辛苦;国家衰亡,战乱频繁,百姓自然也辛苦。如今,人民当家作主,国富则民殷,如“两免一补”、“医疗保险”等民生政策的同台,惠及千家万户,百姓生活幸福,自然不再辛苦。
19、(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据此可拟写为: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
20、⑷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曲。
三、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一等奖
1、李晶岩工作室: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诗歌:《致敬,向你最美的模样》
2、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哪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现在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3、②“怒”字用得好。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明确:这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伤。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蓄足了抒情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6、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元宵节也是求子的佳节良辰。
7、(2)有同学根据上面的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8、BB项,“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此联用的是“双关”手法。
9、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文学家。他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
10、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
11、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下面的问题。
12、(4)《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句子是:?。
13、品味五首诗词曲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4、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
1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6、⑤[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17、明确:“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聚”“怒”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的特点。
18、这五首诗词曲,或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19、⑶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20、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四、初三诗词曲五首
1、说说下面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2、(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我心潮起伏。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我的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3、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4、(2)请自选角度品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5、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布局谋篇》微课+例文
6、品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
7、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⑦[寥落]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散。
10、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1、(5)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12、材料二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13、京口,今江苏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当时词人正任镇江知府,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便写下了这首词。
1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5、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16、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17、阑干()yuán()门风掣()兜鍪()
18、沈文通工作室:给学生上一堂政治课:谁为我们守国
19、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表现主题。改写诗歌不仅可以改变体裁,而且可以改变人称,如用第一人称直接写出“我”的内心感受,还可以按照需要调整顺序。刻画人物时,可以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别人眼中的老兵的变化来体现世事的变迁等。
20、九年级下册语文课:12《词四首》
五、诗词曲五首教案
1、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布局,反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2、这首散曲是张养浩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他路经潼关时,正值关中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目睹眼前的凄惨景象,看到秦汉宫殿的遗址,张养浩不禁怀古伤今,写下此篇。
3、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国富民殷,社会和谐。请就这两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4、陈月娇工作室:声情并茂的讲话:《向“战”而行,感恩有您》
5、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6、⑥[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仲谋,孙权的字。
7、这首元曲最精彩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请你谈谈理解和认识。
8、九年级下册语文23课《出师表》微课+预习知识点
9、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
10、心在坤维②外,身游坎窞③中。
11、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结合全词对该特点做简要分析。
12、④昂扬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
13、(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1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15、(4)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
16、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7、明确: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弊病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18、⑴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词曲的趣味。
1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另版本: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明确: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六、诗词曲五首
1、(解析)考查字音字形。“踌躇”“掣”“衾”“雉”不要取下半边字的读音。“裘”“潼”可用形声字来辨析读音。“峦”不要写成“恋”。“鍪”“冢”属于不太常用的字,平时要特别注意。
2、示例三:品文化大餐展民族精神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句中的“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这一句是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5、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6、5B6(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2)关羽(3)高山流水(4)勾践破吴7白居易不答了这简直是拿古人折磨今人古人泉下有知肯定后悔留给后人这么多诗却用来扯淡
7、词的下片抒写了作者和胞弟的离别之情。作者由月的圆缺想到人的离别和团聚,发出了感慨。结尾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自慰,也是共勉。
8、赏析诗句,把握情感与主旨
9、明确:作者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然后对秦汉各朝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产生了深沉的感慨,最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惶恐滩⑨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⑩。
11、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12、A诗歌:单首20行以上,或者以“组诗”形式投稿,字数不得低于350字;古诗词五首以上,要求格律无误、古风押韵(新韵、词林正韵请备注)。
13、九年级下册语文4课《海燕》微课+预习知识点
1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所展示的画面,并谈谈这句细节描写的作用。
1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即”换掉好不好?为什么?
16、BB项,“神州”指“中原地区”。
17、九年级下册语文19课《枣儿》微课+预习知识点
18、C综艺:书画、摄影、朗诵、篆刻、微电影、音乐等均在征稿之列。
19、“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的“十五”“八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0、走到后院,满院的野谷,一地的野菜,远处是一个连一个的坟墓,我知道,那里埋葬着我的亲人。我找来了野谷和野菜准备做饭。在烟火中,我依稀看到家人围在我的身旁:父亲的目光多么慈祥,母亲的笑容多么甜美!二姐在为我们盛饭,大哥在与我游戏,小妹在和我抢泥人……一阵风吹来,火灭了,什么都没有了……走出大门,看着那条往东边延伸的羊肠小道,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衫。这原本应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家啊,此时为什么只有天空大雁的哀鸣?
1、D.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2、②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
3、明确:从正面和侧面来写当时天气寒冷的。正面:“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侧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4、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下面的问题。
5、夕阳西下,余晖吞噬了整个村庄。村庄里死一般的寂静,仿佛在哀悼,哀悼这一切的一切……
6、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下面的问题。
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8~9题。
8、④[干戈]指战争。干和戈本是两种兵器。
9、那一年,我十五岁。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我深情地看了一眼站在门前大柳树下的父母,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向那无情的战场。泪,流了一脸,我不知何时才能与父母相见。
10、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11、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会诗词·咏经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2、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即其前任,岑参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13、这首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14、注释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15、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哀,既感叹国运又感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最后一联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崇高气节和舍生取义的决心。
16、天净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北曲越调,用于剧曲.套数或小令。全曲共5句28字,第5句每句6字,第4句为4字句。第5句平仄完全相同。此调主要有正格和变格。本首采用的是变格,三平韵两叶韵。5句平韵,4句叶仄韵。标秤,目标和杆秤,指测量事物的器具。
17、写出自己虽身陷坎窞,藏于船中,但自己未曾放弃恢复国家、重建家园的念头,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
18、经过长途跋涉,我终于回到了阔别六十多年的家乡,回到了我日日想、夜夜盼的家乡。眼前的景象如滚滚而来的浪潮淹没了我的喜悦。这是我的家吗?原本该挂满迎春花的墙已经坍塌,野鸡停在房梁上,用它那豆大的眼睛疑惑地望着我。纸糊的窗户已经破败,留下一个巨大的圆形的洞,阳光从洞口射进来。父亲亲手为我制作的小木桌如今已腐烂,伴我度过十五个春秋的那张小床也堆满了稻草。我抚摸着丢在地上的破衣服,眼前浮现出母亲织布,一家人围坐一圈,其乐融融,聊天欢笑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