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板桥关于竹子的诗
1、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2、国内、外艺术名家|艺术品收藏|文学|音乐|视觉
3、有些人是单纯赞美竹子姿态的优美,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但更多人喜欢的是竹子出尘气质与坚定的信念。就像苏东坡“宁可食物肉,不可居无竹”,可见这种植物多么深入人心。
4、一心读诗|人生处处皆风景
5、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6、诗句: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出自:清代·郑燮《题画竹》释义: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勇敢挺立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7、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8、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9、本文言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10、郑板桥的竹画与竹诗,风韵超然
11、这首诗啊,既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竹子执着顽强的品质。
12、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13、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14、他写的《咏雪》诗也十分别致:“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15、*春联大赛作品集《牛耕沃土》一书出版,尚有余书,欲购从速!
16、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17、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18、诗句: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19、*景福寺:诗词楹联碑记和赋一起征集,分别设奖,8月底截稿
20、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清代:郑板桥《题画竹》
二、郑板桥的诗写竹子的诗
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2、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清代:郑板桥《题画竹》
3、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这些当然是摘抄的~)
4、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5、乾隆十八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
6、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
7、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8、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9、白话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扩展资料文章赏析:
1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一作:韧)
11、*妈祖缘·两岸楹联作品征集启事,9月20日截止
12、款识:两枝老干无多叶,让尔新篁正展翎。铁骨霜皮终有用,他时留取造柯亭。板桥郑燮写。乾隆甲申。
13、磨:折磨,挫折,磨炼。
14、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15、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16、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17、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18、独树一帜是说在这三方面有不同寻常的作法。他的诗不屑于使用俗语,而且多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他最擅长画竹子,他作竹不仅是写神,而且是为竹写生,因而作的竹体貌疏俊,风格劲健,形神具备,意象孤高;他的书法则用隶书融入行楷,创出所谓的“六分半书”,写字如画兰,形体多样,潇洒自然,自成一家…
19、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20、诶,这故事可就多了,我们先从一位牛人说起。
三、郑板桥关于竹子的诗是什么
1、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2、当然是郑板桥的咏雪!!!!!以画竹而闻名的郑板桥,也喜欢用数字入诗,他的数字诗《咏竹》可谓别出心裁:“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写尽了竹子的风姿神韵。他写的《咏雪》诗也十分别致:“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这些当然是摘抄的~)
3、款识: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踈踈,何必重重叠叠。乾隆辛未九秋,板桥居士郑燮。
4、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把竹拟人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5、诗的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6、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7、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8、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9、竹子傲骨铮铮,死死地咬住青山,没有丝毫的放松。原来它的根深深扎在石缝之中。无论是千次打磨,还是万次攻击,它的身子骨仍然非常坚硬。不管你刮东西南北哪路风,它也无动于衷。霸气豪气才气都不缺,堪称史上最经典咏竹诗。
10、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11、清·郑板桥《竹》原文:
12、郑板桥在《郑桥桥集·题画竹》中说:“盖竹之体,瘦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千霄,有似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这里的“生”,指竹的外部形象;这里的“神”,则是内在气质。形神毕肖,移情予物,托物寓意,能增强艺术感染力。
1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清代: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14、一心读诗|春末夏初的雨
15、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16、《竹石》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17、出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
18、 释义:秋风昨夜渡过潇水湘水,惊动石头,穿过树林一贯发狂。
19、题识: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而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板桥老人郑燮。
20、出自:清代·郑燮《题画竹》
四、关于竹子的诗句郑板桥
1、有同学就好奇了,竹子和石头有什么故事呢?
2、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3、 释义:清风何必自己寻路,寻到青竹梧桐中。
4、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5、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6、“立根”,写的是竹子的“根基”牢牢地扎在破碎的石头当中。这竹子的力量该是有多大啊!因为顽强地生长,竟然连岩石都撑破了。
7、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8、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9、形势势力宿舍宿命郑板桥写的,借竹子赞美人不怕任何困难、坚强不屈优秀品质的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11、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2、郑板桥的竹画和竹诗,读来不仅仅是爽心悦目!
13、在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
14、释义: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15、在画家里面,他可算是一朵奇葩。因为他一辈子只画三样东西:兰花、竹子、石头。而且自称自己是“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敲黑板:名句哟)要注意了,这三样东西都象征着一种品格:兰花高洁;竹子长青;石头顽强。这几种品格合在一起,就成了他“郑板桥”的性格与脾气。
16、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17、 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以下是郑板桥咏竹诗十首,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8、任:任凭,无论,不管。
19、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清代:郑板桥《竹石 》
20、苏轼的表兄文与可就是因为画竹子而闻名天下,相传他画的竹栩栩如生,不需要眼中有竹,因为心中有竹,所谓“胸有成竹”便是如此得来。清朝文学家郑板桥也曾写过一篇关于竹子的诗,被后人久久传颂,如今年年入选课本。
五、郑板桥的写竹子诗
1、让语文滋润心灵,积淀素养,成就书香人生请关注“书香语文苑”
2、出自:清代·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3、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一些古诗呢?
4、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5、*第162期“三味奇杯”对联攻擂李来栓出句9月10日9时截稿
6、这首诗是郑板桥的得意之作,并且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不吝言辞地赞美竹子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喜欢与敬佩。竹子自古以来就是性格坚韧的象征。作者以此为题,不仅表现竹子的性情坚韧,同时自证作者清幽淡远的闲适心情。
7、 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8、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9、高清工笔画、白描线稿U盘套装
10、 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