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端午节诗句
1、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2、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译文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北宋·张耒《和端午》
4、13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一一边贡《午日观竞渡》
6、释义: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7、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
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10、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1、这里已被人遗忘很久“越山千万云门绝”,唐代诗僧皎然当年游遍越中山水后,在诗中如此高度评价位于绍兴县平水副城的云门寺风光。“十峰游罢古招提,路入云门峻似梯。秀气渐分秦望岭,寒声犹入若耶溪。”这是万历《绍兴府志》中记载的唐朝诗人秦系的诗句,描述的就是云门寺层层叠叠的秀色。位于平水镇平江村境内的云门寺,背依秀丽的秦望山,南临若耶溪,东西两侧青山相拥,风景独好。这个狭长的山谷茂林修竹,泉水叮咚,松涛阵阵,环境清幽,民居点缀其间,若隐若现,世外桃源一般。
12、齐天乐(宋•杨无咎)
13、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14、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5、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1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译文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浣溪沙·端午苏轼〔宋代〕
17、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8、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19、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端午日(唐)殷尧藩
20、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
二、关于端午节诗句的毛笔字作品楷书
1、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2、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3、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4、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如下:《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5、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许文通《端阳采撷》
6、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8、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9、枉将黍粽沉蛟窟,移与江村饷水荒。
10、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2、五丝(唐•褚朝阳)
1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4、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
15、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6、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7、《和端午》——宋代:张耒
18、念奴娇(宋•张榘)
19、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0、06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三、关于端午节诗句经典古诗
1、雨夜逻无骚音,绛纱蒙首去。
2、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3、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4、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5、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6、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节时写的一首诗词。此时已是仲夏,盐梅佐酒,与众人共饮。祝百姓们越来越好,众大臣共同辅佐创造昌明的社会,如果大家都这么忠贞不那么后世子孙一定会福泽绵延。
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8、正是浴兰时节动。一一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辇路晴光动,旌门午漏迟。营前挝鼓急,捷报万人知。
10、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11、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1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端午三首赵蕃〔宋代〕
1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5、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16、1劳动最光荣手抄报
17、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18、《上京次李学士韵五首》元/王士熙芍药阑前春信迟,燕京端午石榴时。双双紫燕自寻垒,小小白翎能念诗。《端午词》元/张宪榴花照鬟云髻热,蝉翼轻绡香迭雪。一丈戎葵倚绣窗,雨足江南好时节。五色灵钱傍午烧,彩胜金花贴鼓腰。段家桥下水如潮,东船夺得西船标。棹歌声静晚山绿,万镒黄金一日销。
1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0、0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四、关于端午节诗句的书法作品
1、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2、04五月五日午,赠我—枝艾。
3、碧艾香蒲处处忙。一一舒顿《小重山端午》
4、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5、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
6、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7、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译文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苏轼〔宋代〕
8、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9、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0、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
1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代苏轼《浣溪沙端午》
12、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13、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14、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
15、1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16、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7、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18、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9、《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20、小重山•端午(元•舒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