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极养生说说
1、就靠来说,练错了就变成了“撞”。有些人还没搞清楚撞和靠的区别就跑去练习了。由于撞本身是蛮劲,屏蔽不掉反作用力,因此身体外部越是抗击打,越是用力撞,反馈回来对大脑及内脏产生的冲击也就越大。这样不要说养生,根本就是自残。
2、四象生八卦:由三个阴阳组合成八种形态即八卦,为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分别代天,地,雷,山,火,水,泽,风。用来指代万物。
3、从传统拳学的角度来讲,力起于骨连于筋,骨能起弓背的作用,筋能起弓弦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全套功法只有十八个动作,从气的起落、鼓荡开合、舒筋拔骨,每一式都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使周身劲力浑厚,劲力倍增。
4、太极拳行功走架,旋指、旋腕、旋膀、旋腰,撑档开胯,抻筋拔骨,缠绕拧翻,所有招式动作,无不在划弧走圆中完成。强化周身筋、骨、皮及其内脏各部器官的弹性。
5、初学架端正,再求气韵生。习文兼习武,功到自然成。
6、所以没办法打擂台,没法推广,达不到老百姓心目中的武林高手比武的形象,没人会看王八拳和搂搂抱抱的比赛,谁会出钱赞助啊。
7、歙县郑村老年人太极联谊迎元旦
8、曲则全……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9、接就是接劲(不是用手而是用脚接劲),一搭手,对方就身不由己,整个身子被粘了起来,脚跟离地,手中无所施。
10、速度快、透劲足有“身打”的技术,才具备这种“埋入”的破坏效果。这里要说的还有:这些东西的掌握是纯粹的技术活,学会就是几分钟的事。与拧不拧棒子、抖不抖杆子没有任何关系。
11、中国武术,延衍流长,流传迄今可考证史实有4200年的中华文明史,文武相承相传。然当今武门外人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大部分局限在将武术定义为观赏性与竞技性范围内。
12、活动腰府时要把握火候,不急不躁,不可牵强,以温养为度,练习太极正是极好的选择。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通过辗转虚实、断而复连的动作变化,外练筋骨,内通经络。在这一点上,太极与中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医治疗腰部疾患的药物里,通常有补益肝肾、通经活络的成分。太极的习练也是遵循强腰壮肾、慢功为养的道理。上面提到的俞医生练太极多年,配合中医药,治好了肾病,就是受益者之一。
13、气血不和,血压过高,血管硬化,或充血、或贫身等症,久恐发生危症,如经常练习太极拳者可免。
14、打太极拳可保持汗腺通畅,促进新陈代谢
15、太极拳是中国人独创的体育锻炼方式,100年前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只是到了近代社会才逐步传播到国外,目前有许多国家都推崇太极拳,其中水平最高的是日本。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太极拳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现在我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16、中丹田在胸腔,内有心、肺,藏气。心、肺是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核心。肺让血液在肺泡内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心让血液周流全身输送氧气、回收二氧化碳。细胞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能量,排出二氧化碳。中丹田是人与环境进行气体(能量)交换的核心。
17、看天地,狂风不是静,暴雨不是静,风和日暖才是静。天气始终在动,而静是一种状态,是阴阳调和的动。
18、太极是非常适合养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是缓慢的,不像跑步或者其他的激烈的有氧运动,可能会对身体的关节产生损伤。其次,太极拳不仅要求动作的到位,更要求一个感觉,这种感觉很微妙,大概就是需要心灵通透,呼吸顺畅,这样一套太极才能打的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是抛弃杂念,一心一意只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感觉。有时心情不顺畅了,就来打一套太极,等到身体微微发汗,就会有心境开阔,视野明亮的感觉。所以说,太极是非常适合养生的。不仅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而且能强生健体,延年益寿。所以,总得来说,太极不是只有老年人才能打,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是可以的(除去年龄较小的孩子),平时多运动,遵循养生规律,才能强健身体,减少病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19、胎儿在母体内的呼吸,称为胎息。胎息包含脐带呼吸、体表毛孔呼吸和细胞呼吸。此时的状态称为先天,神气合无思无虑。
20、养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西方医学的影响,国人开始忽视养生的实践,甚至摒弃养生的理念,认为这是陈腔滥调,迂腐不堪。殊不知,他们从未真正正确的了解过养生的真正含义。中医养生是什么原理?养生,通俗的来说,就是保养身体,通过适度的运动,再加上外在的调理手段,让身体的各种运作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息和养护;恢复应有的机能。而养生不仅仅是身体的修养,更是需要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文博记。通过提高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提升,让人身心得到静养与修养。带你揭秘太极与养生的秘密:
二、养生的说说句子
1、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
2、三丹田属于体腔,通过气弦与脊柱来进行锻炼。畅通的气弦,灵活的脊柱,这一弦一柱,像一张琴,具有生命的韵律,带动了丹田的锻炼,促进了新陈代谢,改善了精气神。
3、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
4、如伏案办公用脑过度、以致神志不清,精神倦怠,日久必得神经衰弱失眠等症,如经常练太极拳者可免。
5、太极拳的“靠”不是撞!(当然也不是在骂街)靠是“打”。是一种近距离的,具有穿透力的打,速度快、变转灵,是太极拳近身“明着偷袭”的技术。它并不像撞,体重大、皮糙肉厚就能占便宜。相比起撞,靠更加可控,几乎不存在被人引进落空的可能。两者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6、学拳六七年,功夫到中成。招熟求懂劲,融汇能贯通。
7、性情粗暴,举动狂妄,久必违法乱纪之人,如经常练习太极拳者可免。盖太极拳有陶冶性情之功效也。
8、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练习。每位立志习练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
9、大家迅速将手举起,成抱拳礼动作,“起势”,我们不紧不慢地放下双手,迈开左腿,连贯而不失节奏地开始表演。
10、太极拳是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强调全身心的放松。“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从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经络不通,就有不健康的地方,行动不利索、血液不畅通,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11、摔碎中药罐,练拳成宗师。病弱先通络,何须问名医!
12、我是一名太极爱者,首先何为气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它是人体内的一种天性的能量。而太极是一项意气运动,着重于对精气神的修练,行拳过程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随意走,进而推动血液运行,使气血运行流畅而致和平。而发劲是内外合一的爆发,必消耗气血,在行拳时,应因人而且应天时而且。年老弱者少发劲,秋冬应收藏阳少发劲。浅谈如有不对请友友们指教,谢谢!
13、一个圆,以曲线的形式环抱阴阳,所以周全,包罗万象。
14、养生不是用来给错误兜底的,养生需要的境界反而更高
15、太极拳是我们国家第一批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智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关于他的创造者是谁,一直是众说纷纭的。一说是明朝末年的武学家陈王廷,一说是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不过,不管他的创造者是谁,太极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儒家、道家思想的高度凝练。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太极,是经过简化的二十四式太极。很多人觉得打太极简单,其实不然。很少有人能将一整套太极打的行云流水,不出一点错误。
16、太极拳行功走架,竖项贯顶,虚领项劲,气沉丹田,坚实了血管管壁,疏通了经络,加快了循环频率,大动脉畅通无阻,毛细血管经久不衰。
17、一个动作,包含了很多对阴阳,上下、前后、起落,关节的旋转,肌肉的伸缩,气息的出入,劲力的传导,攻防的意识。
18、练拳就像练书法,一撇一捺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病以药攻,养以拳论。在肾病的急症期,一定要遵医嘱科学用药,肾病治疗越及时,康复的效果必然越好。如果转成慢病了,就要医养并重,药物、食疗加上太极拳,齐头并重。
19、肯定还有更傻的,现在还没发现……
20、肩圈主要保证肩肘腕手的灵活变换;腰圈主要保证腰的自如旋转和供给全身各部位发劲;胯圈主要保证下盘稳固,进退灵活,以虚实步伐配合上肢活动,支持发劲。
三、太极健康养生
1、虚空如水的气态,对方击我感到空洞无物)。
2、太极拳重视人体下盘功力训练,人利于气血下行,调整人体上盛下衰状态。“上盛下衰”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症状。常言“人老先从腿上老”,中年以上的人往往出现上盛下衰的诸种疾病。太极拳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即小腹部位),正是人体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化为精血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部位。
3、中医认为,腰为肾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意思是说,腰是肾的家,而肾很挑剔,它喜欢温暖、气机通畅的环境,如果这个家里总是冷冰冰,又不经常打扫,肾的后方补给就被削弱了,天长日久,就会出问题。要想让这个“家”暖起来,经常转动腰部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腰肾温煦有度,有助恢复肾脏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
4、技能准确型:射击、射箭。
5、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传上·第五章》
6、神包含目之眼神与脑之意神,意神包含有意与无意,有意包含人的显意识、思想、认知等,无意包含人的潜意识、本能、直觉等。
7、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体现了辩证,对立统一的思维。
8、就观者来说,看空发能否成功。(快速发身不能失重)
9、(散是松散,如水之容物,不顶不抗。
10、个人认为,爬山并不是最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
11、学习洪氏太极拳也就了解到洪氏太极拳的一些历史,洪氏太极拳创始人洪均生老先生。其颖悟过人,博览广习,独立创新,在习练陈氏太极拳拳法的时候创新融入了螺旋运动缠丝劲,使其具有强身健体又贴近实用,运用哲学观点把武术提高到武学的境界,阐述了武学中人的自然力的形成。晚年洪均生老先生总结毕生心得著述《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被太极拳界奉之为经典。享年九十岁,逝世后其创新拳法传及世界各地,被尊为“洪氏太极拳”。
12、松软沈稳的形势,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凡是一举一动,是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无论伸缩开合,或收放来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气的牵引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此是太极拳与他种拳不同之处。拿比较优秀的龙身蛇形太极拳来说:以太极阴阳为基础,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一招式都阴阳相合,即虚实、刚柔、动静等互为一体,拳路更加饱满丰富、拳式更加柔软圆润,思想性与运动性有机结合。太极治百病,活络筋骨通。防身能自卫,螺旋妙无穷。
13、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和虚实转换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疏通经络,激发经内气,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14、任何派别的太极拳都是有一定的养生的作用的,只是看谁更加接近于源头一些,有的人虽然动作打得很好看,招式很漂亮,但是却不明白太极拳的内涵,也就是说,只懂得招式,不懂心法。如果真正明白了太极拳的真谛,养生的作用是很显著的。
15、最后太极还有一个独特的作用,就是它是一种提升身体放松度的训练方式,就武术来讲只有先放松才会产生巨大的爆发力,这也是古代武者推崇太极拳的原因。
16、人们在提及太极拳的时候,总是把养生放到一个救命稻草的位置。这个不对没关系,起码能养生。那个不准确没问题,起码能养生,就是为了锻炼身体等等等等。确实,太极拳能够养生。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的健康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练习的方法一定要正确。不正确的方法非但不能养生,反而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17、北京传统杨氏太极拳培训基地招生信息
18、北京奥运早落幕,全民运动不可少。国家强大靠民众,身体强壮国家保。男女老少齐上阵,激情满满热情高。练得身体多健康,脱掉东亚病夫帽。练得身体多强壮,奥运赛场逞英豪。全民健身日到了,参加运动,健康拥抱!
19、速滑:速度滑冰(speedskating)是一项在400米赛道上较量滑行速度的冰上体育运动,从事速滑运动有助于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防寒能力。
20、太极的美,还美在心净,在练拳过程中,要求心灵进入纯净化,无忧无惧、无牵无挂、无障无碍。久练成习,一动手一动身,心灵便迅速进入纯净之境,太极之美不期而至。
四、养生的说说
1、气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呼吸之气,包含外呼吸与内呼吸,二是指能量。细胞利用呼吸作用来产生能量,供人体使用。
2、其次太极拳的动作有拉伸运动的效果,能起到激发身体活力的作用,这和瑜伽有相通之处。
3、一个个轻慢的动作,好像能把重重的力量都涩掉:一个个专注的眼神,好像除了自己全世界都消失了。
4、太极拳成西安人养生“助手”
5、养生范围大,如果你身体没疾病的话,只要平时注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类,早睡早起多运动即可,建议:你时间多的话可学学太极,对养生很有帮助,本人只能说这么,不知道你具体需要什么。
6、肩圈、胯圈的大小相同,腰圈略小。
7、有一项养生又有意义的运动项目,真的可以约起!
8、昆明传统杨氏太极拳培训基地招生信息
9、尊道贵德,合情合理,守中用中。
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好好传承。
11、他们让你羡慕,让你敬佩,他们好像比我们年轻,却又拥有了年轻人所不拥有的稳重,他们的美丽任何词都形容,若要硬用词语,便变得不为真实。
12、如劳动太过疲倦不堪,日久必大受亏损,如经常练太极拳者可免。
13、所以增强小腹、腰、裆部位及下肢运动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的最基本的环节。腰脊和腿部增强,自然血脉流畅,精神旺盛,长久不衰,从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诸症。
14、问:按开机键毫无反应!
15、是的,一起打太极拳去吧!
16、篮球:篮球,英文(basketball),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创造,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体育运动。
17、11月29日,中马共建太极学院揭牌典礼暨中国邯郸学院、世界中华文化研究会总会、马来西亚森美兰精武体育会三方共建太极学院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马来西亚芙蓉市隆重举行。
18、太极拳和挥汗如雨的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相比,它是一项心平气和的运动,这是它最大的特点,太极拳的要求是慢练,这和传统的武术训练法是截然不同的,而其玄妙也在“慢”里。太极拳偏重于人的神经系统的锻炼,它可以营造安静、自然、愉快的心理境界,培养人忘我无他的精神气质。
19、百动不如一站:祛病养生从站桩开始
20、生命在于运动。关于运动的句子。——(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五、太极养生之道
1、”靠打“是身打,这是难练难学的地方
2、游泳:游泳(Swimming),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
3、现场观众表示,这次太极联谊会是一场传统太极拳的精神大餐,是一场弘扬太极拳的文化盛宴,是推动太极拳发展有益活动和全民健身的“助推器”!
4、一物降一物,绝招终不绝。技法求新变,闭门不可学。
5、隔网对抗型:乒乓球、排球、网球。
6、圈养寿命短,山野生命长。劝君多运动,太极宜健康。
7、搂着对手借着胳膊劲顶。
8、太极拳是一种柔软缓和的运动,无论男女老幼无不适宜。以表面看来虽是无什么精彩好看的地方,可是它对健康身体却有很好的效果。太极拳在练习的身势方面,是周身俱要柔软松开,这种柔软松开的好处,可以使呼吸自然地深长,气血流行自然地畅通,所以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9、若习太极艺,需下苦功夫。明师真传授,时间分外余。
10、2016年12月23日,黄山市武术协会歙县分会在郑村镇郑村农民文化广场举办《迎元旦太极联谊会》。
11、耐力型:竞走、游泳、滑冰、长跑。
12、学拳十年功,太极求大成。能化亦能发,江湖任纵横。
13、打太极拳可扩大肺扩量,不再中气不足,气喘吁吁
14、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研究员丁丽玲《生命时报》
15、有一种富有,是健康的活着
16、打太极拳时的呼吸能达于肾,两肾向身体背后两侧开张。太极拳不但能强壮肾脏,刺激内分泌,促使体内荷而蒙的再生,还能改善健康壮态,恢复青年活力,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17、坚持太极,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旅程,心怀若谷的人总能在云雾缭绕中寻觅到瀑布和小溪。生活中融入太极,拥有一种品格,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不纷争,不张扬,不抱怨,不哀叹。融入太极,让生活更简单,让心更纯澈,让情更真切,让爱更深刻。
18、中华太极拳门派众多,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是其中最富盛名的派别。其中陈式历史最悠久,杨式普及最高。无论何种太极拳,练习时除了手型脚型不同之外,理论上是相通的。
19、太极拳对和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比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疾病,在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都很大的现代社会,太极拳是一个比较优秀的身心平衡方式,
20、太极拳的基础功法由四大部分组成:身法、心法、功法和用法。在学拳过程中,四大部分需循序渐进学习,先练好身法,再修行心法,然后体悟功法,最后到实际上运用。层层递进,才能登堂入室,继而达到太极拳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