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蘑菇不能食用
1、误区5: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2、目前已知的野生菌类上千种。还有很多蘑菇品种不能鉴别是否有毒。现在市场上常见的蘑菇有五六十种是可以吃的。
3、也就是这蘑菇,可千万不能乱摘乱吃哦!
4、方法6:与银器、大葱、大蒜、大米同煮可使其变色的蘑菇有毒。
5、而且它不光营养丰富,还味道鲜美、香气沁人,素有“植物皇后”美誉。
6、很难从外观上来区分哪些是可食鹅膏
7、发生食物中毒时要及时处置。无论在家或者在外就餐,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状,要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同时拨打0377—66907259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8、铅绿褶菇:毒性比致命白毒伞弱,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但也可能含少量类似白毒伞的毒素,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也有可能因误食而致命。
9、大家都曾见过这样的新闻,吃了野外自己采摘的蘑菇,产生幻觉甚至中毒身亡的事件。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科学家也是操碎了心。
10、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食品经营者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各类单位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其中。
11、狗尿苔又称“致幻蘑菇”,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其主要毒素为光盖伞辛类。由于中毒后引起跳舞、大笑,也被称作舞菌或笑菌。
12、有哪些类型?长什么样呢?
13、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农业大学的许建初研究员和盛军教授团队,联合多国研究人员开展的全球野生食用蘑菇科学考证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发表了考证与循证分类系统,形成了目前最为全面的野生食用蘑菇科学清单。
14、另外,雨后一些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15、食品经营者要落实对食品进货查验
16、误区1: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暗淡的蘑菇没毒。
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8、进食野生蘑菇后在数分钟到三天(72小时)内
19、有了科学清单,吃货们以后可以对照着吃了。
20、李翠珍提醒,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它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一般与树根相连,在广州地区从化、白云山、华南植物园等山地均有分布。白毒伞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是历年广州地区毒菇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
二、什么样的蘑菇不能食用
1、李翠珍介绍,有些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有些表现为流口水、大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有些表现为溶血、急性肾脏损害;还有些刚开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之后出现假象好转,若诊疗不及时,最后会出现肝、脑、心、肾等多器官损害并伴有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状态,甚至死亡。
2、蘑菇是一种我们生活中经常吃的食材,不同蘑菇的种类其营养价值也各不相同,蘑菇的做法也有很多,虽然说美味但是吃的时候注意事项还是很多的,因为有些蘑菇如果不注意一些禁忌事项就会给身体带来负面的影响。
3、气温、湿度都适宜菌类生长。
4、此种菌含胃肠道刺激类毒素,中毒后主要出现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病症。
5、①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6、随着温度湿度的升高,野生蘑菇迎来了茂盛生长期。很多人都觉得野生蘑菇味道鲜美,便擅自采摘或购买食用。不行!不行!不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7、接下来了解一下关于毒蘑菇
8、狗尿苔:又称“致幻蘑菇”,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由于中毒后引起跳舞、大笑,故群众称做舞菌或笑菌。生长在粪上又名粪菌。
9、但是有些食毒不明或可食鹅膏
10、白毒鹅膏菌:极毒,我国中毒较多。毒素为毒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是毒菌中毒防治重点。
11、根据情况而定。
12、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13、方法1: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
14、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原因之一。不要尝试用听来的所谓的“民间偏方”去分辨毒蘑菇,因为很多方法都是讹传,没有科学依据。即使是专家,在分辨的时候可能也需要用到专业的仪器才能将外形相似的品种分辨开来。
15、脚上穿鞋(有菌托)”的野生蘑菇
16、鹿花菌,其实它是可以吃的,但是需要处理好,如果吃没有处理的就可以。出现生命的危险。
17、目前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季,
18、铅绿褶菇毒性比致命白毒伞弱,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但也可能含少量类似白毒伞的毒素,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也有可能因误食而致命。
19、灰花纹鹅膏内所含的毒素主要是肽类毒素,会损害人的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
20、隐花青鹅膏同样既有菌环又有菌托
三、有哪些蘑菇不能吃
1、不小心食菌中毒怎么办?
2、绝对不要采食“头上戴帽(有菌盖)
3、由分泌物上看,毒蘑菇盖或伤处,常分泌粘稠浓重液体,有赤褐色法,有刺激性之法等,蘑菇盖过后易变。无毒性的,一般比较干燥,破膜后分泌的液体呈白色,有特殊香味,一般不在菇盖后分泌。毒蘑菇伞的伞柄上有菇轮,且易折断,而蘑菇托的伞柄上生有囊胞,很难用手撕开。伞柄上无菇轮,无菇托,且无毒菌,伞柄易用手撕开。
4、此外,该研究着重探讨了全球食用蘑菇在属级分类单元的分布情况和安全可食用性。研究人员发现,红菇属和鹅膏属蘑菇记录的可食用物种数量位列前茅,但占其所有物种数量的比例仅为11%,同时红菇属和鹅膏属包含多种致死型蘑菇种类,这表明此类蘑菇具有较低的安全食用性,应该谨慎采食此类野生蘑菇。该研究也发现木耳属和鸡枞属未有食用性不确定和有毒的记录,并且可食用物种占其所有物种数量的比例均大于50%,表明此类蘑菇具有较高的安全食用性。
5、错!从本文的蘑菇照片就可看出,蘑菇是否有毒与颜色无关。
6、不熟悉、来路不明的菌类!
7、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8、错!如松乳菇、多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美丽牛肝菌受伤断面会变蓝色,却都是美味的食用菌。而许多毒蘑菇受伤断面不会变色或分泌汁液,却是有毒的。如剧毒肉褐鳞环柄菇、有毒蝇鹅膏的断面都不会变色,也不会流汁液。
9、中毒类型为急性肝损害型
10、一起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11、根据颜色不能简单判定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菌是剧毒蘑菇。
12、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13、切勿采、食野生蘑菇。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免发生意外,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有食用野生蘑菇习惯的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14、蘑菇被人们誉为“山珍”,营养素含量丰富,除大量的氨基酸、亚油酸外,还含磷酸腺甙、己糖醇、木糖醇、纤维素、钙、铁、镁及维生素,可治体虚纳少、痰多腹胀、恶心泄泻等症,并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油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尤其是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丰富,其性凉味辛,有消肿散血、清热解毒的作用,丰富的纤维素可促进大肠蠕动,增进排便量,有利于预防结肠癌和直肠癌。二者配食可抗衰老、润肤,植物纤维素可以缩短食物在胃肠道中停留的时间,促进肠道代谢,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堆积。
15、毒蝇伞因可以毒杀苍蝇而得名,内含毒蝇碱、毒蝇母等毒素。误食后约6小时以内发病,产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精神错乱,出汗、发冷、肌肉抽搐、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紧闭,头晕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状。
16、灰花纹鹅膏菌:灰花纹鹅膏内所含的毒素主要是肽类毒素,会损害人的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据说:只要误食这种蘑菇50克,就可使一个成年人死亡。
17、如果所就诊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蘑菇中毒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尽快将病人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18、因食用毒蘑菇送医抢救。
19、方法5:受伤变色、流汁液的蘑菇有毒。
20、尚无特效解毒剂和治疗方法
四、蘑菇可以食用吗
1、误区2: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2、据了解,最初人类对野生食用蘑菇的科学认识是基于世界各地民族社区对蘑菇的传统采集与利用,但是关于蘑菇可食用性特征的证据还不够完善,有的证据模棱两可,蘑菇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
3、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
4、白黄粘盖牛肝菌。这种的蘑菇也是有毒性的,但我们人吃了之后就会出现腹泻的情况。
5、方法2:生长在阴暗潮湿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
6、食用野生蘑菇应该保持三个原则
7、特别是下面这几种蘑菇千万不能食用!
8、从颜色上看,毒草的色泽,常为红色、绿色、黄色,菇中间有突起物,菌伞通常是杂色的,表面有丝状物或小块的鳞屑。无毒性的一般不会用颜色鲜艳的菇盖,伞面比较平滑。
9、李翠珍强调,已中毒昏迷者不宜进行催吐,应加盖毛毯保温并立刻送医院。条件允许的话,可保留中毒人员使用的野生菌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10、方法3:有辛辣、酸涩、恶腥或其他恶味的蘑菇有毒。
11、严重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12、据了解,不同的毒蘑菇,因所含毒素不同,会有不同的中毒表现。
13、所以咱们普通老百姓吃的蘑菇肯定是大棚里的了。这些网络上的谣言比较泛滥。不要轻易相信。
14、毒蝇伞:因可以毒杀苍蝇而得名。误食后约6小时以内发病,产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精神错乱,出汗、发冷、肌肉抽搐、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紧闭,头晕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状。
15、但是这是和如何食用蘑菇有关的,蘑菇只有正确的食用才是有利于身体的营养吸收的,那么蘑菇怎么吃营养价值高呢今天给你介绍几种常见蘑菇的最佳吃法
16、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17、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
18、方法7:白醋能使蘑菇汁变色或牛奶能在蘑菇上结块就是毒蘑菇。
19、补充维生素A。碱性蘑菇有“维生素A宝库”的美誉,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里面胡萝卜素还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对有便秘的人会很有帮助。可以调节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下降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食用碱性蘑菇,这两项血生化指标就会回升。
20、 毛头鬼伞 毒蝇伞 美丽粘草菇 狗尿苔 块鳞灰毒鹅膏菌 白霜杯伞 半卵形斑褶菇 豹斑毒伞 介味滑锈伞 毛头乳菇 赭红拟口蘑 臭黄菇 白毒鹅膏菌 白毒伞 铅绿褶菇 网孢牛肝菌 斑蘑菇
五、哪种蘑菇不能吃
1、毒蘑菇出现在餐桌上的例子也不少
2、其它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极为相似
3、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蘑菇中毒的特效药,与早期催吐、洗胃、导泻、透析减少毒素吸收等治疗手段相比起来,收住手,管住嘴,不采不吃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4、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5、毒蘑菇的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他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6、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导致死亡的种类
7、如头昏、乏力、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8、将采摘的鹇野蘑菇撕断菌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
9、误区6: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蘑菇才是有毒的。
10、有毒的蘑菇撕开会变色,一般呈紫褐色。
11、毒蘑菇是不能吃的(下面介绍如何辨别毒蘑菇):烹调时可在锅中放入几粒白米。若白米发黑,说明它是毒鱼,不可食用。假如米没有变黑,那也不一定非无毒,应谨慎食用。观察生长区: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干净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而有毒的蘑菇则常生长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12、我所知道的不可食用菌类有以下几种:
13、毒蘑菇品种达上百种,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不易鉴别。毒蘑菇一般生长在潮湿肮脏的地方,能使米饭大蒜银器变黑。无毒的一般生长在矮草丛中或松林地下,盖是扁或圆的,肉厚而嫩,颜色多是黄、白或古铜色。掰开后浆汁清亮如水,不变色,味道清香
14、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红菇中的一些有毒种类就生长在松林中。
15、小时候采野蘑菇都是跟着大人或老人,他们说啥样的没毒就采下来。自己也就认识几样没毒的蘑菇?。草蘑菇、松树蘑菇、红棕蘑菇,鸡腿蘑菇也叫柳树棒,还有一种杨树下的本地叫雷蘑菇。毒蘑菇就认识狗尿苔。
16、前段时间,我市连续出现阴雨天气。在潮湿的环境里,有些地方长出了一些诱人的小蘑菇。这些蘑菇能否食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醒,在不了解蘑菇具体名称和品种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食用。
17、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着吃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也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随意搭配
18、在毒蘑菇含的毒素中有胃肠毒素、神经精神毒素、血液毒素、原浆毒素等。这些毒素,有的引起消化系统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导致神经、精神症状,如手舞足蹈、幻觉、精神错乱等;有的损害心、肝、肾;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
19、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⑤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供检验,查明中毒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