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娃旅行的意义说说
1、我们从点点8个月的时候就带她去台北,后来去香港跨年,去新加坡,又去花莲看海,现在一岁9个月刚和我们从京都回来。其中除了新加坡是和我父母一起之外,其他几次都是我们两个人(京都还要算上妈妈肚子里那个小朋友)带着她到处逛。
2、如果说有点不同,那就是亲子游中,由于父母的参与程度更高,所以父母本身对这件事的意义和效用的决定作用更大。就像上课看老师,训练看教练一样道理。
3、“婴儿可以感受环境的变化,空气的变化,饮食的变化,家庭氛围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为将来提升孩子的适应能力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但是要回答优秀不容易。我的小孩从小跟我们一起在陕北的空军部队长大,每到星期天(那时周六不休息)我们都带她出营区去旅游,去公园,去爬山,去效游,去革命胜地。每到探家时期,还顺道到延安、西安、太原、洛阳、郑州、湖北这一路顺道参观、旅行。我们本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理念,想尽量多地带小孩看看世界,长长见识。
6、来说说逗爸逗妈的感受,在第一次带娃出去旅行之后,这事儿就上瘾了,这个真在于个人体会。
7、“天上的白云不见了,天上的星星出来了,远处的灯,也亮了,那月亮呢,妈妈?它是去泰国的海里睡觉了吧”从泰国回来后的一天,傍晚散步,两岁半的欧耶突然吟诗一首。是的,孩子们能背“风吹草低见牛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但却从未真实的去体验过大自然所赐予的美,也不会从中获得真实的美感。
8、大阪我去了3次,其实嘟嘟也去了3次了,3次妈妈都在,从旅行到公务,都是嘟嘟陪伴了我的大阪之旅,同时,大阪也见证了他的成长。
9、能不能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心累了放松心情。人累了就歇歇脚。
10、“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
11、如果说小小孩旅行了也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会比记住在家附近的玩耍更有意义吗?),如果说不必要旅途劳顿就可以刺激到婴幼儿大脑发育,我们真的有必要要带幼年的孩子旅行吗?
12、爱孩子,从了解他开始。从孩子的“需要”来理解他们的行为,进而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方法用对了,父母不必再发狂,吼叫,孩子将因你不一样。
13、弟弟一家每次开车来回奶奶家,也总是绕路周边带着孩子们到处玩,小姐姐和我们在一起时笑容如初,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也是有弟弟和弟妹以及家庭的爱意表达在支撑吧,不管是在路上,还是日常,有爱有家总是能让人稍微坚强一些。
14、这个意义在于:锻炼自己;提高生存能力;提高对于社会和人的认识能力;看看不同的风景和生态。
15、插一个关于“sayhello”的故事:儿童需要耐心解释,搭建“发展支架”
16、每周更新一次,《QueenD说》等你来♥️
17、“幼儿一定要旅行,真正的教养,在路上。”
18、如果这个问题是来自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么就告诉他们或者向他们证明你们可以自己照顾好孩子就好了。他们也不过就是担心孩子折腾病了而已,而这个问题也是父母确实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和他们好好讲讲自己为旅行做出的充分准备,让他们放心就好了。另外,邀请他们一起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后面会提到,也是个增进感情的机会。如果还是无法说服他们,可能说明准备确实做的不充分,那么就真的不要去了,还是那句话,坐飞机旅行不过是和去家门口公园差不多的娱乐方式而已,等孩子大点再玩也挺好的。
19、旅行的意义,其实除了改变你的世界观,其实也给你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对于一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过年以及国庆长假能改变一下生活规律的打工一族来说,旅行的意义是给平淡无奇的生活开一道缝隙,这缝隙里有靑草和花香的气息。无论是身居高层的精英,还是在基层拼搏的小白领,以及那些在房子、车子中挣扎的人,即使再忙再累,明明知道长假人多车多,旅行一次也是人累心累,可是又无法抑制那颗平时被繁琐生活压抑的想反击的心,那么一次远行,即是一次与平淡生活反叛的开始。
20、通过不知多少次的旅行,培养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小孩的性格变得开朗、热情、活泼、大方。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关键是增强了体质。
二、带小孩子旅游的意义说说
1、带着宝宝旅行,就是想让宝宝和我们一起感受这一路走来,当她还在我们怀抱中,抑或我们牵她的手,跟随我们的足迹欣赏世界的美好,而一步步长大;当我们老去之后,或变为被搀扶的对象,抑或做在轮椅当中,再重走这一幅幅记忆,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一家人,永远都要在一起……
2、世界很大,会英语和汉语就能和很多人交流,也许以后还会加上别的语言。虽然在悉尼,麦当劳可以自助点餐信用卡结算、只需要听号去柜台拿,超市便利店都可以用信用卡,似乎语言障碍少了很多,人和人之间还是需要沟通吧。
3、小朋友间友谊,更加懂得分享的意义
4、人要成长要变得强大,那就必须得吃点苦头,吃一堑长一智,这句话怎么来的?你要变得聪明,你必须得掉进一些坑里面,然后你再爬出来,你踩的坑多了你就知道都有哪些坑了你,下次再碰到你就知道躲着了,一会摔的疼了,你第2回就知道自己不能摔了,就这么简单,如果父母什么事情都帮着孩子,那这个孩子很难成长的。
5、虽然不会玩闹,但是看到牛羊成群还是会目不转睛
6、说说学奥数——写在《为娘我当年奥数省我确定娃不是奥数的料》之后
7、带娃旅行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但不少家长都认为多带娃旅行才能见多识广,开发智力,锻炼能力,唯恐不及的带上小宝宝东奔西走。但正如作者所讲,旅行对婴幼儿来讲不是必须,一起家庭旅行更多是出于父母对不同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向往。如果爸爸妈妈们不喜欢远行,或者条件不允许,那么带孩子去家附近的公园,陪他们看一下午的蚂蚁搬家,去动物园、植物园、去乡间、去农场、去果园……对孩子来说都是丰富的经历,甚至在自家阳台,教孩子种种花草,也可以感受生命的神奇;
8、那么带小小孩出来玩,真正的乐趣是什么?
9、不要轻易放过在旅途中的种种“小困难”与“大挑战”,这或许是对孩子最好的锻炼机会。
10、我第一次出国是去柬埔寨,坦白说,当时选这个地方,一是因为我对古旧古旧的地方完全没有抵抗力,比如罗马、埃及,二是当时的出游时间是国庆假期,面对大幅上涨的出行价格,我就选择了还能负荷的柬埔寨。在我去之前,我看了几个关于吴哥窟的视频,我以为,我落地柬埔寨了,看到异域风情,我应该能说道说道。然而,我错了。
11、巴厘岛路旁随处可见的祭品
12、早餐时,桌边来了个不速之客
13、“旅途遇到孩子生病的话,完全搞不定!”
14、首先,我们要自省,我们弄明白了什么是旅行吗?
15、——张怡筠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者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
16、研学旅行的意义及感悟是道德养成教育。研学旅行是有组织的集体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是集体主义教育、生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我们学会生存生活。研学旅行让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连接了,让历史上的人物更充满了烟火气,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觉。研学旅行的含义概况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17、看这个世界,让我更懂得包容
18、不要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生活
19、在台湾吃坏肚子,临时停靠服务区拉满整面墙?
20、宝宝如今三岁六个月,每次无所事事的时候都会和她像朋友一样回忆小时候。
三、带娃旅游说说心情短语
1、游览车上,茜茜发现大人所没注意到的各国国旗,全部认得这些国旗,前一个月,奶奶刚刚教过
2、我9岁飞到美国,在中美加三国长大,中文英语都是母语
3、李坤珊亲子教养书系(带你长大+让孩子安心做自己)
4、旅行的意义,对每个成人来讲,可能都是不同的,但对幼年的孩子而言,我想,旅行的意义大概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吧。
5、延安研学旅行,让我们感受到课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以及如何发扬延安精神对孩子们成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同时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等有积极的意义
6、让我们来说说为什么不愿意带娃旅行的那三点:
7、想想也是,从二人行,到二拖再到一拖随着带娃难度的提高,我们在计划旅行时,对于交通便捷度、设施便利度、行程舒适度、娃的兴趣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父母自身兴趣的考虑也就越来越少。
8、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
9、旅行是否必要,千万个家庭有千万个答案,本身就是个开放性命题,毫无标准可言。爱旅行也好,不爱旅行也好,娃都在以“今天比昨天进步”的长势中长大了,只是有些成长的瞬间被忙碌的生活所掩盖,而在旅途中的成长,做家长的会深深印在心里,要我说带娃旅行的意义,那就是感谢娃给了我俩在多年以后留存的美好回忆!
10、在同一片湖水上,俨然生出两种不同的生活。在你亲眼所见之前,你远不会如此触动和相信。
11、还在谈恋爱的时候,我俩曾经计划按照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顺序周游世界:从古典时期的埃及、希腊,到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再到大国崛起的西葡、荷兰、英国……..看城市、看建筑、体验文明、品味文化。立意高不高?B格牛不牛?
12、最大的变化就是会从她的角度来看一座城市,带着她玩只可能是慢慢地去欣赏一个地方,所以会体验很多自己玩感受不到的细节。
13、回到酒店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耐下心来,和茜茜解释,“茜啊,“hello”是英文你好的意思,就是打招呼的意思呀”,瞬间,娃小嘴里蹦出“hello!”哈,原来,她需要解释的!忽然反应过来,她才是刚满两岁的娃,很多成人看似简单的事情也是需要一点点给她解释哒。
14、讲真,我从来不知道一个孩子的潜力会有这么大。每天可以走六七公里不叫苦叫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随便打扰大人的谈话。(当然也需要靠4个球的冰淇淋这种利器)。而在国内的环境,不可能看到这种潜力。
15、我没有特殊的宗教信仰,但我会因为路旁放着的漂亮祭品,对他们的宗教突然有了新的认识。尊重他们的宗教,看到祭品小心翼翼地绕行,万万不敢踩到。
16、我最爱的事情就是去到我未曾去过的地方。
17、最后,附一段:摘自《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18、问:那么小出去会生病,抵抗力又不强,怎么办?
19、旅行的理由不需要阐述太多,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全部:走。
20、当然,旅行这件事是因人而异的,如果父母自身不爱玩,也不能强迫带孩子一起旅行。
四、带小孩旅行的意义说说
1、“一家人24小时腻在一起,大人陪着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去陌生的地方,一起用好奇的眼睛认识世界,这样美妙的时光,简直是提升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最佳途径!”
2、第一次去日本,嘟嘟不满两岁,大部分时间自己走自己玩。实在太累了就在背包里睡一下。第二次去,虽然外公外婆不放心地带上小推车,但基本没有用过,每天2万步,他扎扎实实跟我们一起走了下来,顶多是多吃点蛋糕冰淇淋巧克力(外出旅行放松要求)。第三次去,没有去任何旅游景点,仍然是每天1万步以上,妈妈谈工作的时候,他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看ipad,妈妈逛商店的时候,一个人在地板上打滚,或者勾搭一个日本小朋友一起玩。
3、在泰国时,有一间酒店的墙壁上写着这么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4、以下话锋有些变化,反正感动到我了,居然我是这么想的,好牛逼,文字让人学会思考人生:
5、不为什么,更不是必须要带孩子一起的。如果你们喜欢滑雪攀岩,喜欢丛林沙漠,喜欢异域风情,喜欢自由浪漫,那么最好还是等孩子大一些,然后腾出时间来自己出去旅游。很多目的地真的不适合小孩子,不但对你们来说很难照顾孩子,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6、新浪微博:DDDeejo
7、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不要眷恋前面的风景,不要回望来时的行程,鼓足勇气转个弯,或许就能转出生机,转出柳暗花明。
8、大多数柬埔寨小孩的童年就这样花费在不停地奔跑上。他们基本都没有鞋子,皮肤晒得黝黑,看起来那样小。但是就这样忙前忙后,只为了你的Onedollar。就算是犯懒的当地小孩,也没见到他们有过多的玩乐。大多像图上的这个男孩一样,在景点的一处石墩里坐着,这大概就是他们童年的玩耍。
9、自由也好,束缚也好,世界里没有桃花源,看当地的电视节目,看到了很多游戏或恶作剧过头的场面,码头广场上的多国籍街头艺人表演中也有很多黑色幽默的发言,最近澳大利亚开始允许出口医疗用的大麻,自由同时意味着风险,岛国的规矩也带来了有序和安心,珍珠长大后会在哪里?如何寻找两者的平衡?这是旅行带给我的思索。
10、那么,咱们去泳池。到了泳池边,对茜宝说:“咱游泳吧?”茜宝抱着妈妈大腿不让去。旁边的爸爸开始流露些许不耐烦,准备“强攻”了...
11、做文案工作已有五年有余,心里一直梦想将生活过的轨迹一一记录,当我们人老珠黄在黄昏下还可以历历在目。生过宝宝之后,很多宝妈和我一样都坚持带宝宝参与人生中的每次旅行。
12、记得,宝宝六个月第一次去草原
13、生活,是一次旅行,有时我们觉得它好漫长,好漫长,以至于许多人放弃它而去自杀;有时我们会觉得它很短,短的连我们自己都难以置信。
14、我早年在咨询公司长期出差,习惯了之后行李超少。所以哪怕一周的旅行我所带的也只是个小箱子而已。第一次带嘟嘟出门的时候发现家里的小箱子根本不够用。换洗衣物、儿童餐具、尿布、零食、书本、玩具,感觉要把半个家搬走那么麻烦。更不用提走路走到一半就要抱,就要吃,就要上厕所,就要发脾气,就要吵着回家。让大人感觉根本不是出去旅行,而是出门打仗的。
15、比如去野生动物园进行动物认知,从书本中,进入活生生的现实,孩子的飞跃不止一点点。第二天,野生动物园,孩子超级喜欢。看到奶奶前几个月教的书上的动物:长颈鹿,斑马,猴子,海星,各种鱼……
16、当然,旅行路上遇到的一切,总是会赋予我们新的生命与意义。不论它是好的还是坏的。毕竟,能在路上发现自己是如此狭隘而渺小,而不至于为自己的某些成绩沾沾自喜,也是好的。
17、答:问的就不该,是大人按耐不住想出去看世界,娃可没哭着喊着要旅行,非要让娃懂啥啊,娃说了,请不要绑架我的理解力;如果真有一天娃开始自己要求去旅行,那肯定他/她是真懂点儿啥了。
18、“还在母乳期,带她出去好麻烦,大人小孩都遭罪!”
19、喜马拉雅FM频道|?Deejo
20、“只有共同面对外部世界,一家人的目光才一致协调。在一致的行动中,体会到家庭的凝聚。”
五、带娃旅游的意义句子
1、父母当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受苦也都愿意尽可能的帮助孩子,但你要知道哪些帮助是必须的,哪些帮助是不能做的,比如说孩子他对于景区的某些景色他不理解,为什么这个景色是这样的呢?以父母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说,以父母的经验来说,你可以解释这个东西你就应该去帮助孩子让他理解更多,但是当孩子他说累了我不想走了,只要是在他身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你就应该让他自己走,如果说她累了你就去帮他,那以后她就会对父母养成依赖的习惯。
2、总有很多东西无法挽留,比如走远的时光,比如枯萎的情感;总有很多东西难以割舍,比如追逐的梦想,比如心中的深爱。人生路上有很多未知因素,时时改变着我们行进的方向。
3、娃娃小的时候,到底需不需要去旅行?
4、这是起步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我们自己问自己,更多应该是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出的门槛。
5、Ageisnotthebarrierwhenitcomestotravel..
6、旅行的意义对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是为了玩,有的是为了放松心情,去散心,有的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有的是为了陪家人,还有的是为了给自己放个假,仅仅是单纯的去玩
7、Traveling–itleavesyouspeechless,thenturnsyouintoastoryteller.
8、我家先生说,学姐很擅长的一件事,就是把一件很有趣很高大上的事情,分析一通之后,还原一个很low很无聊的“本质”。呵呵好吧,希望你不觉得这篇无聊:)
9、“父母对孩子教育最大的意义,就是带给他更大的世界,并且鼓励他勇敢的去追求和探索。”
10、位于圣淘沙岛的亚洲最南端(北半球)
11、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你力量的源泉。
12、旅游能使每天不一样的心情迎接不一样的景色,新意带来惊喜,美食给景色助兴,心情被愉悦是旅游最大的收获!
13、旅行是最好的教育,你可以通过另一个镜头看这个世界。你会意识到家乡并不是唯一的现实,还有许多许多。
14、去草原心心念念的要去给小牛挤奶
15、先说费效。带娃旅行可以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但这些好处是不是只能通过旅行来获得,或者高效获得?好像不是。旅行可以提供丰富的经验,见到日常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事物。然而在信息时代,除了旅行,还有太多太多的方式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收获更多惊艳的见识。一部优秀的录影,一个设计有趣的游戏,一套安排精致的课程,都可能提供丰富的多维的体验和知识。旅行,也只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而已,而且可能是效率很低的一种。毕竟,少有父母专门从智力开发或者增长知识的角度,去策划一场亲子游。
16、记得《晓说》有一期节目中,高晓松畅想未来世界:人类已经解锁了神经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控制方法,并掌握了各种仿真模拟技术,所以未来人的生活只需要一个很小的空间,然后通过各种模拟信号和激素注入,来获得各种知识、信息、感觉和情绪,度过“丰富”的一生。看过一本科幻小说《艾比斯之梦》,里面也描述了不这么极端但类似的情景:人类用大量的时间在“虚拟的”情景中游戏,或者说是过“虚拟的生活”。我真的相信,未来有一天,旅行的意义会变化,不再是丰富体验、增长见识、休闲娱乐,不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7、宝妈,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你真的称职吗?
18、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之女梅思繁温情翻译,讲述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情感变化,巧妙的翻页、洞洞,清新的图画,温暖的笔触相结合,教会孩子认识和表达情绪!
19、太多的第一次,都值得回忆,每一次旅行,都是孩子自己去适应环境的过程,也正是免疫力提高的过程。
20、带宝宝旅行:旅途中的吃住行玩(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