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唱歌吧,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干活吧,像是不需要金钱一样;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艾佛列德·德索萨
2、(10)见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年,第75页。
3、
4、上述种种对立又集中在逻各斯这个概念上面。
5、两个人乘坐小船看着半藏在海里面的太阳
6、尽管在课堂上的创设情境与生活情境存在一定落差,但“死亡图像”这一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仍可展现学生面对死亡课题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特点,及其死亡认知和态度的二元性结构。从个体角度而言,当代大学生对于死亡问题基本持较为理性的观点,这与当前科技的发展进步、医学知识的日渐普及等有较大关系。但从整体环境而言,中国目前无论从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于死亡话题都还是相对比较忌讳的,这对于生死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7、而个人品牌的塑造和推广,离不开一个响亮好记的名字和能代表个人的肖像照。毕竟,能直接面对面接触的人实在有限,更多是“见相如面”,通过网络的间接传播。
8、对生命的觉察及其对死亡的认知,既可以让人惊叹生命的神奇,但同时也可让人体会死亡的无奈,而“人类的最大痛苦和最大智慧,是对生的偶然与死的必然的自觉自知,于是,才有‘生’与‘命’的纠结,‘病’与‘康’的抗争,‘死’与‘亡’的事实与意义的二元分殊,诞生对生命永续的期待,对无限与永恒的渴望”。(11)生与死作为贯穿人生始终的终极性矛盾,迫使人们不断地探求各种应对破解之道,以摆脱生死难题的困扰:或者“以死观生”,从死亡的必然性去探求生命的价值;或者“以生观死”,将死亡的议题纳入“生”的总体范畴。对生与死的看法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生死态度,有些视死如“归”、事亡如“存”,有些则视死亡为陨灭和虚无,这些不同的死亡态度将形成不同的人生信念。
9、海昏侯尸体想象图
10、在QQ上遇到很多用佛教的大悲咒、楞严咒或者是道教的符箓、咒文等,说是能辟邪、保佑自己。这个与上述第三条是一个道理,符咒印文同样有孤独、虚无、虚病的象征,尤其是一般人不要用这些东西选为头像,禁止选用头像。心正则剑无邪,这是至理。心中无神佛,虽诵念咒百亿,魔障自来;心中有神佛,虽无一声之功,鬼魅难犯。
11、墓碑上不打算留照片,每次祭拜就把照片带过来摆到墓地,或者逢年过年不方便来墓地,就直接在家用遗像摆供祭拜了。
12、日落时,一句骷颅躺在盛开花朵的棺材里在阴森的森林里
13、上天如果要降世灾难,一定会通过某些现象使你感知到它的变化,也就是系辞说的‘天垂象,见吉凶’之理。因此天有天象,人有人样,地有地相,我们用六识看到的都是具象的,五彩缤纷,花花世界说的正是如此。
14、香瓜子图
15、>
16、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中的两个因素互为反向,视为矛盾;但是互为矛盾的事物又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对方,另一方也不存在,矛盾的因素又是互补的,呈现出扑克牌的头像式的双声性。矛盾是告诫人们在推理或作决断的时候,两者必居其不能共存;而“扑克牌头像”却要说明,在统观全局的时候,矛盾的双方都是参考系数,它们正是自身的映照──如,生与死、形式与内容、理性与非理性(包括疯狂)、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包括德里达的一些概念:言语和文字、在场和缺场、本源和边缘,它们两者对接为一体,互相理解,同生共死。如果认定事物只有一种因素,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都会构成康德的两律悖反式。看似孤立的两个事物,如果它们对立,则依存。
17、所以,在去中心化的这一未来趋势下,除了继续时刻被公司榨取剩余价值,同时还要留心塑造个人品牌。
18、但现在,市面上大都是这类图片:
19、首先,它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及木牍。他是能引经据典的,对于儒家思想也是有几分敬意的。墓中的一块漆木板上绘有孔子像,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像。漆面上还有文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受重用时,就积极进取。被舍弃时,就韬光养晦。”这块漆木板的正面是一块穿衣镜。也就是说刘贺每天都要看看这句话。
20、“死亡图像”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在笔者所在高校开设的《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中开展,从2009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期间一共进行过7期,每期学生参与人数大概为85人,总参与人数近600人左右。该教学活动的核心是生死观教育,依据是图像叙事的理念,借以情境教学的方式,将学生潜在的死亡观念以图像的方式投射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意义。透过死亡议题的讨论,一方面可以了解目前大学生在对待生命和死亡等问题上的各种观点,进而有效地分析他们的生命观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特点,从而帮助其探索自身面对死亡的态度和情感,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深入发掘隐藏在个体生死观念背后所隐藏的文化结构,并以此为前提考察目前社会对待死亡的一般态度以及生命教育的总体环境,进而提倡一种生命化的教育理念,尝试为高校生命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一定的参考。
1、“所谓‘解构’,按照德里达的界定,就是一种‘双重写作’和‘双重阅读’。德里达就往往在人们认为是统一的文本中,读出不一致和混乱。以倡导视角主义多元论著称的德勒兹和加塔利,更是有意避免思想视角的单一和僵化。”(3)
2、其在内容上,打破日常话语模式,以死观生。长期以来,忌谈死亡成为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共识,为了避开这个负面的禁忌词语,古人在语言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委婉替代词如升天、谢世、羽化等。这些“死亡”替代词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成为了社会忌谈死亡这一传统的文化镜像。而在各种现代思潮的塑造和影响下,死亡更是成为了一个黑暗、虚无的存在,人们忌讳死亡、厌恶死亡,无法也不愿为死亡做好准备。人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怎样“活在当下”,至于死亡则是一个暂时无须考虑的“遥远”事件。于是,生与死的距离从纵向距离(生死连续)来看,总是“尚未到来”:死亡是未来式,永远不会和现在相关。一种没有死亡的“存在”,“思绪”总是被生命中所谓重要的事情所占据。人们习惯于把死亡议题往后无限推延,死亡的紧迫性被延迟在当下生活的宁静之中,自我与死亡的关系则呈现出一种“逃逸”的关系,这种“逃遁”关系给常人带来一种操持上的安定,使其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总是漠然待之;从生与死的横向距离(生死关联)来看,死亡总是他者的死亡,永远不会是我。正如托尔斯泰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曾描述伊凡的几位同事接到伊凡死讯时的心理反应,其中一个说到:“还好是他死了,不是我。”死亡变成了一种隐晦的甚至被遮蔽的事件。可是,当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刻,很多人却只是忧虑和恐惧,使得生死的品质难以体现。“死亡图像”活动一方面打破了时间上的“未来”预设,使作者能够从“先行到死”中进行人生筹划,并从连续性的外在时间中脱离,进入“非常态”的时间模式,真正从“内在时间”的体验中塑造最真实的价值期待;另一方面则拉近了与死亡的空间距离,直面作为“他者”的死亡状态,从而帮助图像作者在面对自己或他者的死亡中来处理其内在的心理冲突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并且藉由去检视死亡的过程中发展出较能理解、欣赏与尊重生命的态度。
3、无论是高速还是山路,都不能避免有道路问题。
4、“话语就是逻各斯”从柏拉图开始的传统观念认为:“思维和话语是一回事,只不过我们称之为思维的东西实际上确切说是精神自己进行的没有发出声音的内心对话。”(11)
5、佛珠;焚香
6、有一个时期,“三论”曾经冲击了一下国人无系统的散论,于是,近来国人似乎不是不讲体系,“一拍脑袋七八个体系,都是人家的,没有一个是自己的。”(刘东语)总是在阐释别人:孔子、孟子、老子,古人、洋人,计算机,就是懒得自己动脑筋。也还有一些人仍然对钱钟书“管锥”式的、李欧梵“狐狸洞”式即兴发挥的印象批评,或者叫印象式的经验感受推崇倍加。作为晚辈并不是不钦佩先生的学识和才华,实在是文学批评不可以只有点评,而没有体系,只见一斑,不见全豹,只有描述,而无原理分析。国人在没有系统约束的时候,感觉更惬意自在。解构跟解放了似的,“老开心”。可惜思维方式也就一直停留在古代。没有系统、没有结构就谈不到科学,如今连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病毒都是一个系统,是有体系的,解构他人体系也是有结构的,怎么国人还不醒悟呢?
7、“我”躺在棺材里,家属在一旁排队献花
8、一个实体变成虚体,1变成0,一切归无
9、无数条线向着中间的原点汇集:每根线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待我逝去,同我一齐去往洞的另一侧的新世界
10、还记得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体内的100多枚香瓜子吗?根据解剖,辛追夫人死因可能是因为吃了生冷的香瓜后引发胆绞痛,由此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猝死。但辛追夫人毕竟年老,正值壮年的刘贺也会这么脆弱吗?
11、有的宝妈用孩子做头像、有的猫奴狗奴用毛孩子做头像、有的创始人用自家logo做头像,有的佛系青年用山山水水做头像……
12、
13、忌用刀剑兵器作为头像
14、一个只有头部骷髅头
15、
16、在我当领导的生涯中,有几个同事都去世了。他们的微信我都留着,直到两年后,确认没有什么事情了,我才删除他们的微信。
17、在路上,一辆汽车变速驾驶,将在前面的行人撞飞
18、先说说遗像吧,这也是家属问我最多的问题。我们一般给家属两个选择方案,根据自身的家庭情况来选择。
19、
20、
1、“如德里达诘难列维·斯特劳斯的例子所示,解构理论可视为以某种中心自我消解论,来代替结构主义的一元中心论。结构主义在解构理论看来是力图把人们活动的普遍结构孤立起来的一种思想方法。结构被认为是由若干成分构成的一种本体,一成不变地存在于描述对象的同一关系中,而且这个本体不可能被拆散为零,分别赏析。因为界出这个结构的不是诸构成部件的个别属性,而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整体性。”(4)
2、那无论是超跑还是三轮,性能的发挥终归有限。
3、忌黑白头像
4、
5、表4自然事物设想死亡情境
6、一只死了的小鸟躺在一棵大树下
7、(图片素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8、忌用符咒印文作头像
9、亲人去世(多数)
10、一个黑白灰的正方体
11、其实,这场论争以及其他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的论争集中了现在理论界的许多争论,而这些争论也是扑克牌头像式的──人们各持己见,分别站在一个事物相反相成、互为映照的两端:对于人思维的本质,人们一直在讨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在语言表达方面,人们在争论它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在对作品和语言的理解方面,人们在讨论阐释的有效性和无效性;在事物本质上,人们在讨论是有结构的,还是无本质,无结构的;在理论建设问题上,人们在论争理论是否应该有系统性,无系统或非系统的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甚至比有系统还要完美?
12、句号;迷宫
13、表1与丧葬仪式有关的场景图像
14、与现代医学相关的场景
15、被动攻击 | 神经贪食症 | 情绪内耗
16、一只海鸥在红色的天空上飞翔
17、解构主义究竟是什么?由于新出现的概念很多,逻各斯中心主义、声音中心、延异、延衍等等,人们很难一下子把握住。笔者没有读过他的全部著作,仅读过一本《文学行动》和一些阐释作品,很难下确切的定义,我们先看看他人的解释。
18、死亡态度:积极与消极并存
19、一个躺在地上双眼以及嘴巴不断流出液体且双眼放空;另一个躺在座椅上双眼放空而且双眼以及嘴巴不断流出液体
20、本文数据来源主要是根据学生所描画的“死亡图像”以文字的方式进行概括和总结,并进行相应的分类归纳。根据学生所描绘的“死亡图像”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1)与丧葬仪式有关的场景;(2)媒介传播所产生的死亡印象。其中既包括传统媒介(如文学作品、神话)所涉及的死亡话题,也包括现代媒介(如电视、电影)的影响下所产生的死亡印象(这一部分又细分为具有恐怖、令人害怕、不安等的死亡印象;具有虚无、分界、结束等较不恐怖的死亡印象;自然事物设想);(3)“经验”事件后留下的影像(去世场景、车祸场景、丧葬场景等);(4)宗教意涵的死亡图像;(4)具有形上思维的死亡想象(5)与现代医学相关的死亡场景;(6)有关死亡的心理情绪表达;(7)临终场景设想;(8)死后场景设想。其中有些情形是相互交叉的,例如丧葬仪式有关的场景、临终场景、车祸场景等既可以是“经验”事件后留下的死亡印象,也可以是通过经文化或者媒体所导致的死亡印象。具体如下:
1、
2、入群方式:扫码入群
3、生死观作为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文化境域和多样的人生经历都会对个人的生死观念产生重大影响,而个人的生死观又将反过来影响其对于自己生存、生活以及生命意义的看法。因此,如何理性地面对生命体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如何善待和敬畏他者的生命,不但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重大人生课题,也是生死教育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探索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活、生命以及死亡等涉及人生重大问题的态度和观点,笔者在其开设的《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中对学生展开了“死亡图像”教学活动。透过“死亡图像”这一教学活动,一方面促使学生直面死亡问题并检视自身的生死观,另一方面则从侧面映射了死亡问题的时代气质和文化意蕴,这一活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死亡教育及其相关的文化传统,并进一步推动高校生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4、花从盛开到凋谢死亡的周期
5、为什么名人爱用自己的照片和名字
6、坟墓里面躺着的人变成一缕魂魄飞向天堂
7、到底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