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d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中国共产d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d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中国共产d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d心民心、激励全d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
2、2016年10月,在江西于都长征源小学,放学之后,孩子们穿上红军军服,为半个月后庆祝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庆典,加紧排练。唢呐吹奏的曲调来自江西赣南的客家民歌,它后来被填上歌词,成为一首被广为传唱的歌曲,《十送红军》。
3、中央苏区地处偏僻,但那里绝不是个封闭的小山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人时刻放眼打量着这多彩又多变的世界,《红色中华》亦观察全球,报道世界。
4、车行井冈,山路盘旋,林海一山连着一山,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分布。极目远眺,五百里井冈层峦叠嶂,气势磅礴。
5、“所有农夫农妇儿童等都带着满脸的微笑争先恐后地跑上前来欢迎我们……”1933年3月30日,第65期《红色中华》用一个整版报道了苏维埃干部、红军战士组织春耕突击队帮助群众开展春耕的情况。
6、李明荣记得父亲告诉他,渡河的红军背着米袋子,挎着枪,有的还牵着马,但相互并不说话,也不能点灯,于都河上一片漆黑肃静。茫茫夜色中,20条渔船穿梭来回,整整一夜十多个小时,李声仁和其他渔民就这样把一船又一船红军将士送到对岸。
7、追寻八角楼的灯光,重走黄洋界的挑粮小道,信仰的光辉、奋斗的史诗、人民的伟力,辉映历史、震撼人心。
8、“她个头不高,热情活泼,操着四川口音自我介绍说:‘我叫李伯钊,来采访你’。”这是苏区时期一位红军将领眼中的红中社早期采编人员风采。
9、这次会议挽救了d、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d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11、 节日和庆典:在一些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红色文字被广泛用于书写祝福语、吉祥话或庆祝标语,以表达喜庆和祝福的情绪。(井冈山时期的四个口号)。
12、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共歼灭敌军七万多人,缴获枪支五万多支,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体,形成了一个拥有21个县城、250万人口的中央根据地。在重重夹缝中顽强生长的中国革命,终于赢得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红色天空。
13、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
14、1929年2月11日,由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3600多人从井冈山出发,辗转来到了位于瑞金以北六十里的大柏地。
15、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d的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红军的故事,无不凝聚着共产d人艰苦奋斗的本色、勤俭节约的美德和廉洁奉公的操守。
16、今年65岁的拿山镇农民兰冬妹,从父辈那里听说了太多红军亲民爱民的故事,“当年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翻身做主,靠的是共产d;现在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靠的还是共产d!”
17、此事被揭露后,《红色中华》在第134期发表了一幅《贪污分子郑德茂》漫画,画中戴着五角星帽子用“办公费”大吃大喝的郑茂德,脑海里正想着一匹骡子,贪污分子的丑陋形象跃然纸上。
18、1933年8月10日,《红色中华》创刊100期。为了庆祝“红中”百期刊,她写下了《把“红中”活跃飞舞到全中国》的祝愿:“‘红中’是从苏维埃与红军的胜利发展中,生长壮大起来的。从创刊号到百期刊的过程中,它是在逐渐的改善向前发展进步着。它的编辑比前活泼……它的发行,由几百几千而突破了三万,走向着四万,是一个群众化而得到群众爱护的报纸。”
19、徜徉在黄洋界脚下的神山村,4000亩毛竹林连山成片。竹笔筒、竹雕、竹匾……精美的竹工艺品,吸引着游客。
20、 不忘初心才能创造伟业。95年来,我们d靠什么团结带领人民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三次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靠不忘初心。历史告诉我们,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指导,没有中国共产d坚如磐石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d人前仆后继的奋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历史还告诉我们,正是凭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念和来自人民群众“铜墙铁壁”的支持,一代代共产d人才能以如虹的气势踏平坎坷成大道,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因此,不忘初心,坚持从出发点上汲取正能量,不仅是对我们d95年创造辉煌成就的经验总结,而且是永远值得共产d人继承坚守的优良传统。
21、犹如黑暗中的闪电,从此,中国共产d的声音,以及她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通过红中社的电波,越过万水千山,传向全世界。
22、“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当时流传的民歌,生动表达了农民分得土地后的欣喜。
23、34岁的周以栗是《红色中华》第一任主笔,他毕业于长沙师范学校,曾在周南女校等当教师。其间,他认识了徐特立、何叔衡等,并通过他们认识了毛泽东,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